顶点小说>军事历史>科技大唐>第一章 长安

第一章长安

长孙澹和王铁胆二人打马北上,沿着自己铺好的水泥路往襄阳去了。

这次回去的路全部是陆路,从襄阳往西北而行,沿着汉水走了一段,就折向西北,从武关过商州进关中。

这条路是由关中通往江汉和江南地区的必经之路,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武关发生的战争不比函谷关少,关中取的就是函谷关、萧关、大散关和武关四关之中的意思。而作为汉唐统治中心的关中地区,武关作为四关之一其地位可想而知。

此时的武关距离秦国伐楚以及刘邦入关中的历史已经有些岁月了,可是关城却明显是刚刚修葺过得,青砖青瓦耸立着,扼守着关中的门户。

商州本不出名,可是却有一位名人与此地有密切的联系。

作为大秦帝国强盛的奠基者卫鞅因封地在此地,通常我们称呼为商鞅。

路过商州的时候,长孙澹心头上始终思考这这些问题,自己注定是要做改革者的,可是著名一些的改革者其下场似乎都不太好,比如商鞅、王安石、张居正。

毫无疑问,商鞅是一位伟大的改革者,奠定了秦国强大的基础,可是在改革中却触犯了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同时得罪了太子,最后落得五马分尸的下场,更为讽刺的是,让他逃无可逃的是他自己制定的政策,而且新上台的秦王仍然沿用他的策略。

长于谋国,短语谋身,说的就是商鞅。

自己的前路在何方?

李世民的心胸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他的继任者呢?

李承乾没有过关,李治默许抄了长孙家,难道这注定是一个误解的局吗?

自己该何去何从,以前一直不敢想,可是现在却不得不去想了。

想了一路也没能想明白的长孙澹已经过了蓝田,长安城就在眼前了。

再次看见长安城的时候,长孙澹依然被她的宏伟震惊着。

蔚蓝的天空中挂着几多白云,高耸的城楼倒映在护城河中。

城门口人们有序的进出城,中门紧闭,两侧的城门一个进一个出,几名卫兵注视着进出的人群,人群有序的叫着进门税,倒也没有不守规矩的士卒为难进出的行人。

现在是贞观五年七月,伟大的李二陛下将周边的大敌除了高句丽外基本筛了一遍,这些人还给伟大的李二陛下送上“天可汗”的尊号后就只顾得躲在自己的屋子里瑟瑟发抖。

去年和今年除了极少的几个地方外,全国都丰收了,一改贞观三年以前年年灾祸的时令。

贞观之治的景象已经基本展现了他的风采。

离开了一年多,长安的面貌倒是基本没变,只是这街市上的人流更多了,异族之人也多了很多。

长安还是那幅大气磅礴的模样,让很多第一次看见长安城的人不由自主的发出一声“啊!”,以及再也合不上的嘴,旁边的市民就会用看土包子的眼神瞟上一眼。

回了长安城,长孙澹先是回了家。

不管怎么说,这赵国公府还是他的家,这长孙无忌也毕竟还是他的父亲。

先见过了福伯和张婶,得知这张忠和吴江东也刚回来不长时间,但是在吴江东的坚持下,福伯同意了吴江东在西市开设茶叶铺的建议,这吴江东和张忠这几日却是在忙着这件事。

稍事休息,长孙澹就去了长孙无忌的书房。

恰好是休沐日,长孙无忌刚好在书房。

“刘公子,老爷请你进去。”这次张管事的态度很是亲切,满脸带笑的请长孙澹进去。

“多谢了。”长孙澹实在没有和他计较的必要。

“不敢!”张管事倒也是会做人,这见风使舵的本领也是不弱。

长孙澹进去的时候,长孙无忌正埋首于文案之后。

“六儿回来了,你先坐一会儿,待我处理完这份公文再说。”

“是。”长孙澹不再做声,静静的打量着长孙无忌,本来三十七八岁的长孙无忌此时看上去年龄远比实际的要大,两鬓也出现了几丝白发,体型也比长孙澹出发的时候要胖一些了,但脸色却黯淡了。

“从江陵一路赶回来辛苦了。”不大一会儿,长孙无忌抬起头。长孙无忌先问的是路途的情况,不论怎么说,这长孙澹毕竟是他的儿子,有些话做父亲的一辈子都是说不出来的,但是当我们明白这些关心的时候,也许已经迟了。

“还好,这一年多基本都是这奔波过来的。”长孙澹没有做过父亲,不能明白这里的深意,也许有一天回忆起来的时候回明白。

“这一年多在外面闯荡的怎么样?有什么有趣的事吗?”

“有啊,很多的。”戛然而止,没有说具体的内容。

“是啊,以前跟着陛下东征西讨的时候也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在这里顿住了,隔阂一旦产生,要想弥合却是不太容易的。

“哦,不说这些了。一年来,你身子又壮了些,也变黑了。”长孙无忌从沉思中醒悟过来,作为父亲,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但更重要的是孩子健康平安的长大。

“这些没什么的。”长孙澹有些脸红了。

“这些年苦了你了。”长孙无忌突然说了这么一句出来。

“没事。”长孙澹没有多说,他怕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虽然自己名义上有了一个大富大贵的家,可是名义上的父亲六年见面的次数没有自己的年龄多。家不是房子,而是住在房子里那些让你牵挂的亲人。

“你的事情我都知


状态提示:第一章 长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