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里玉原本打算劫了员外府之后就去追张无忌和杨不悔,但是他没想到这一劫劫出了一个大摊子。
分了员外府的粮食和财产之后,这支起义军已经有了两百人的规模。
除了没有退路的家丁和护院,还有分了食物和粮食的奴仆及苦工。
乱世最不缺的就是贫苦大众。
摊子增大,麻烦也随之加大,贾里玉他们劫了员外府,杀了元朝官员的事情很快引起地方官员的注意,一支千人队的围剿军队随后就大聚出动了。
贾里玉和朱元璋等人得到朝廷围剿消息的时候,正在聚会商讨起义方略,探子如临大敌地跑回来禀报:“朝廷派了大军来围剿咱们,现在距离营地只有十里不到!”
这个探子是贾里玉挑出来的,心理素质还算过硬,习惯于被压迫的百姓见到朝廷的军队,第一时间想到的只有两条路,一是逃跑,一是投降。
这个探子在得到消息之后还能主动回来禀报,说明贾里玉没有看错人。
听到这个消息的众人纷纷转头看向贾里玉和朱元璋。
由于贾里玉在组军时展现出了卓越的组织和分配能力,使得他在这支三百来人的军队里迅速建立威信,成为大家默认的统帅,而朱元璋因为年龄和过人的智谋,暂时承担着军师的角色。
“贾兄弟,你有什么避之策?”朱元璋开口问道,他心里其实有了退敌的想法,之所以先问贾里玉,除了表达对统帅表面上的尊重之外,其中不乏考校的意思。
贾里玉想了想,说道:“鞑子军数倍于我们,正面应敌肯定吃败仗,以我之见,可以十六字破敌。”
众人忙问:“哪十六字?”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贾里玉直接借他山之玉谋局,此时此景,正当这十六字。
朱元璋和徐达听罢,暗暗揣摩一番,然后脸上都显惊叹之色,朱元璋眼中复杂的光芒一闪而过。
徐达道:“贾兄弟所提,的确是当前应敌的上上之策,我赞同。”
朱元璋也点点头道:“可行。”
其他人见这三人都取得统一,自然不会再反对,只有汤和略显意犹未尽地骂道“那就先暂时放他们一马。”
贾里玉笑道:“今天的撤退是为了明天的前进,他们好心送来这么多兵器,我们到时候可不要跟他们客气。”
“哈哈,贾兄弟说得好,这帮狗鞑子就是来给我们送兵器来了。”
说着话大家按照之前的进退部署有序地撤了。
元军的千人队有命在身,自然是穷追不舍,结果追起来,他们逃得比兔子还快,一旦停下来修整,他们就突然冒出来打杀抢掠一通,十分可恶。
追了几十里,反贼没抓到几个,自己这边倒损兵折将近一小半,领兵的将军大感头疼。
“要不把那个鞑子将军杀了吧。”汤和这几日打仗打得特别尽兴。
“不能杀,所谓蛇无头不行,一旦我们将那个将领杀了,他们会立即撤军,那些兵器我们就拿不到了。”贾里玉解释道。
大家听了都觉痛快,堂堂一个朝廷将军,性命却掌握自己手里,让他生他就生,让他死他就要死,那种生杀予夺的感觉让大家十分满足。
这次剿贼前后持续了半个月的时间,元兵的千人队已经剿得只剩五百多人,而反贼那边用抢到的武器一路招兵买马,现在也有了将近五百人的规模,若非新兵作战力不足,他们已经要发起绝地反击了。
特炎将军深思熟虑以后终于决定放弃剿匪,沿路捉了一批难民,斩了一些饿殍的人头充当匪徒罢了。
就在特炎将军撤军的当天晚上,反贼全面反击,将最后的五百人杀的只有一百多人,特炎更是被当场斩杀。
这次剿匪,终以反贼大获全胜告终,经历这一战,不仅队伍壮大了,贾里玉的声望也初步奠定。
不过因为他有别的事情去做,暂时不可能跟着他们一直起义下去,这日吃完饭,他终于要跟大家告别。
“诸位大哥,小弟今日就要跟大伙告辞了,心中虽然不舍,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能言而无信。
等我将不悔妹妹送到昆仑,再回来与诸位大哥共谋大事。”
这些时日并肩作战,贾里玉有勇有谋,将鞑子军耍得晕头转向,打得落花流水,深得众人的信服。
此外贾里玉武功高强,在敌军中来去自如,当有人遇险的时候,他往往能及时赶到解救,徐达、汤和、花云都蒙他出手相救过。
因此,今日听说他要离开,众人都是十分不舍,但他此去又是为履行承诺,大家也不好强留,行走江湖,信义当头,他们不能阻止。
“贾兄弟,你办完正事一定要回来找哥哥们。”
“那是自然,无论如何,大家将来还是要并肩作战。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一贯沉稳的徐达,听了贾里玉这句话也激动起来,道:“贾兄弟说得没错,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贾里玉和众人对了一壶酒,转身牵马就走,即便是心中对贾里玉有所忌惮的朱元璋也流露出一丝怅然。
贾里玉快马加鞭,狂奔三日,仍旧没有见到张无忌和杨不悔的影子,他在义军中待了一月有余,骑马所行又多是大路,追不上或者错过也是有的。
其后又奔行了两日,来到一座小集市,因为地处边陲,暂未受战火波及,这小小集市倒颇有人烟。
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