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回到宋朝我是哲宗>二百九十二章 血战乌列什特城

第二天的的朝阳不会因为秦铠锋和呼延灼两人的迷茫而停止他升起的脚步,经过一夜无眠的惆怅,最终还是老道的呼延灼对秦铠锋说道:“秦将军,依老夫的意见,我们只能强攻乌列什特城了,不过还需要配合战术,我们不能真的在这里等一个月,等野战重炮来了之后,我们再行攻城吧,若是如此,那陛下怎办,眼下正值四月,阿姆河水位最低,河面最窄,极为适合陛下等人过河以便攻占阿姆城,但是,若是我们这拖拉一个月,向西进兵再过一个月,到时候,我们怎么渡过阿姆河与陛下回合,所以,我们不能在用逆反战争法则的思维来考虑事情了,战争不可能不死人,我们现在能能做的,只有尽可能的减少死亡兵士的数量。”

秦铠锋耷拉着脑袋,对呼延灼的话思索了许久,才对呼延灼说道:“好吧,那呼延将军的作战计划是什么,还请不吝赐教。”

“士兵大规模对城墙发起仰拱,并且加大火炮的支援力度,派遣兵士将炸药囊(类似于炸药包的东东)带到城门处,炸开城门。”

“炸开城门?!呼延将军,这得需要我们多少兵士付出生命!此计,牺牲太大了。”秦铠锋不同意的说道。

“秦将军,塞尔柱突厥国可不是高丽那种羸弱的弹丸小国,这个国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若是你抱着打高丽的那种几乎不死人的想法,恐怕是行不通的,包括你的下一个战略打击的目标,伽色尼王国,他们常年与塞尔柱国作战,其国家民风剽悍,战力更是不可小觑,到时候你带着兵锋而至,作为一个弱国,他们不会傻傻的走出城来与你的数万铁骑和火炮在野外进行作战的,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战争铁的法则。好了,你自己好好想想吧,我会命令全军士兵停止进攻一个时辰,休息,吃饭,一个时辰之后,我的五路军就正式向乌列什特城发起进攻。”呼延灼说完,一摆自己的披风,便走出了自己的军帐。

其实呼延灼说得对,平时一座城市的驻军最多也不过两万人,少的甚至只有五六千人,而乌列什特城,却有着六万之众的守军,所以,他们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誓要将宋军阻挡在此,为将来的战略计划赢得时间,而秦铠锋根据以往作战的经验,由于宋军兵士精湛的作战能力,出色的军事执行力,精良的武器铠甲和医护兵的及时救治,造成了每一次作战他们都极少出现死亡情况,所以,当这次呼延灼对秦铠锋说要强攻城墙,炸开城门的时候,秦铠锋自然是已经预见了大规模的战斗伤亡情况,所以,一时难以接受这个现实的秦铠锋,陷入了纠结之中,但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令再一次的战胜了他内心的恻隐之心,恐怕这一次,他需要真的去面对自己一方所出现的大规模的战斗减员的情况了。想明白这一点,秦铠锋大步的走出军帐,开始与士兵们一起吃饭,休息,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开炮,目标城墙,压制他们,步兵攻城!!”

一个时辰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统帅的命令下,大群大群的士兵扛着云梯快速的冲向了眼前这些与以往接触的完全不同风格的城墙,赤红的双眼,高昂的士气,在火炮的爆炸声和鲜血的渲染之下,变得更加旺盛。

“爆破部队,给我炸开城门!”秦铠锋手中方天画戟一挥,数百名刀盾手挂刀执盾,手持炸药囊,向着城门猛冲过去。

而守城的塞尔柱兵士们同样用自己极为勇猛和坚韧的性格抵御着宋帝国军队的攻击,城墙之上的塞尔柱兵士顶住不断落下的炮弹,手中的滚木礌石,如同暴雨一般,对着攻城的宋国兵士倾泻而下,无数的推杆,不断的将支撑在城墙上云梯推离城墙,造成宋军大量的伤亡,而更有甚者,大量的油罐子突然被扔出了城墙,紧接着就是点燃火把,乌列什特城的三面城墙之下,顿时化为一片炼狱一般的景象。当守城的塞尔柱兵士们见到那些突然手持炸药囊的宋国兵士冲向城门的时候,大量的热油被倾泻而下,随着大量的热油,一支火把也随之而下,城门洞那里瞬间一片火海,虽然不断的有医护兵用担架将受伤失去战斗力的宋军兵士救回自己一方的阵地,但是誓死抵抗的塞尔柱人,让宋帝国付出了很大的伤亡。

“炮手,目标城墙油罐,开炮,压制他们!!”看到自己的兵士们不断的倒下,秦铠锋睚呲欲裂,不断高声的对炮兵们下达着集火的命令。

“嘭——”

一声巨响,一座城门应声而碎,而城门处的宋国兵士们自然是难以幸免,此时的秦铠锋已经顾不上那些兵士们的生死了,对着炮手高声命令道:“炮兵集火,目标城门,给骑兵扫出一条路来!”

大量的炮弹瞬间集中在城门洞之中爆炸,前来堵门的塞尔柱兵士们,也同样在这一瞬间被这些炮弹炸成了碎肉,同时,在两轮炮击之后,随着秦铠锋手中画戟一挥,骑兵,开始冲锋了。

凭良心说,城市巷战的双方死亡率是高于野战的,尤其是双方这种一方要誓死守卫,另一方则是复仇而来,那可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巷战这种有利于小团体作战的战斗形式之下,宋军平时训练时的小团队协同作战的成就,便在这里显现出了他们强大的威力,十几个人为一个攻击班组,在各自班组长的带领指挥下,刀盾手,长矛手,弓弩手,长刀手,配合之间进退有度,攻防兼备,让相对混乱的


状态提示:二百九十二章 血战乌列什特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