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随即领令而出。
曹操没想到这么快就支走了吕布,心中暗道:“今日真是这老贼活该丧命于此啊!”
随即二人有谈论了些朝政,董卓对于曹操的见识愈发的赞赏。
董卓毕竟年纪大了,谈着谈着就有些困了,随即就有些恹恹欲睡起来。
曹操见董卓瞌睡,便想拔刀刺之,但是因为前两次前车之鉴,畏惧董卓力气大,便未敢轻动。
董卓身形胖大,不耐久坐,不久以后倒身而卧,转面向内。
曹操心道:“此时正是好时机!”急忙掣宝刀在手,正待要一刀刺下,不想董卓只是瞌睡,还未真正睡熟,偶然之际被看衣镜中‘七星宝刀的刀光’晃得眼睛一花,隐隐约约瞧见似乎曹操在背后拔刀,不由得一惊而起,回身大喝道:“孟德何为?”
此时恰巧吕布寻马回来,已牵马至阁外。曹操见事不可违,心生惶恐,于是持刀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特献上恩相。”
董卓闻言心中稍定,接过七星宝刀来看了一下,见其刀长尺余,七宝嵌饰,极其锋利,果然是一柄难得的宝刀,“好刀……果然好刀……!”见吕布走进阁内,便递与吕布收了。
曹操解开刀鞘递给吕布。
董卓这才想起刚才‘他吩咐吕布找马’的事情,一把拉住曹操的手,“来来来,看看奉先选的马匹如何呀。”说着便引操出阁看马。
曹操心思怎么可能在马上?他现在心里七上八下的,实在是惶恐至极,只不过是面上强制镇定罢了。
董卓看了看吕布选的马,便笑道:“奉先果有眼光……好马,选的真的是一匹好马。”
曹操拜谢道:“谢董公此马,我可否试骑一下?”
董卓应允,吩咐手下将鞍辔放好。曹操遂牵马出相府,没敢回府,直接加鞭望东南而去。
吕布待曹操走远了,想起他方才瞧到的情形,略有些犹豫的对董卓道:“义父,适才曹操似有行刺之状。”
“鞥?”董卓闻言一怔。随即回想起方才的种种行径,便略有些踌躇道:“我也有些疑惑。但是我待他甚厚,想他不至于如此吧?”
“义父,知人知面不知心。我怀疑那曹操原本是要行刺与你,但是被揭破之后,故意装作献刀,意图蒙混过关。”
董卓闻言神色一变。
正说话间,适李儒至,董卓便将此事告诉了李儒。
李儒沉吟了少许说道:“曹操在前朝弘农王在位的时候,便无有妻小在京,只独居寓所,可见他在太平之时,便早有算计。自他归丞相后,我与其几番交流,便知其乃生性多疑之辈……丞相可令人去召他前来,如果他心中坦荡,只身前来,则是献刀;若是他推托不来,以他多疑的性格,则必是行刺无疑,那时便可擒而问之也。”
董卓点点头,“派人前去召他。”
随着董卓一声令下,府中即差‘狱卒四人’往唤曹操。去了良久也没有等到曹操,随即狱卒去街上打听,探得原委,便回报道:“曹操不曾回寓,而是乘马飞出东门而去。门吏问之,曹操说‘是丞相差我有紧急公事出城’,门吏不敢拦他,他便纵马出城去了。”
李儒便道:“操贼心虚逃窜,行刺无疑矣。”
董卓大怒道:“我如此重用他,他……反欲害我!嗨……!”一时间气得胸脯急剧起伏了起来。
李儒道:“丞相,此事可能还有同谋之人。”
董卓闻言一怔,“同谋?嗯……务必拿住此贼,捉拿同谋!”随即命令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捉拿曹操;言凡是擒献者,赏千金,封万户侯;窝藏者同罪。
且说曹操逃出城外,墙旁有自己画像,便带一斗笠,随押草民众,想要蒙混过关。结果被一幼稚儿童叫破,随即守关军士一拥而上。
曹操大叫道:“你们为什么抓我?你们抓错人了。你们抓错人了!”然而无人听从于他。
没过多久,他便被带到县令面前。曹操申辩道:“我是客商,复姓皇甫,你们抓错人了,快放我出去!”
县令熟视曹操,沉吟半晌,“倒是有些相像。”
曹操闻言喜道:“对对对……天下相像之人极多,你们错拿于我,我并不怪你们,快放我出去!”
县令哼笑了一声,吩咐左右道:“暂且监禁起来。”
曹操闻言大惊,“哎……你们抓错人了,你们抓错人了。明知抓错人,为何还要关我?”
众差役无人理他,直接抓住他的肩膀将他拖了下去。
至夜分,县令唤亲随人暗地取出曹操,直至后院中审问,见其形象略有萎靡,便笑道:“曹操,你还要装到何时?”
曹操低垂着头,无奈道:“你们认错人了,我复姓皇甫。”
县令大笑道:“何必隐瞒……我当初在洛阳求官时,便认得你是曹操,如何隐讳!”
曹操闻言心里暗恨,却不再说话了。
那县令见他不说话,沉吟了少许,问道:“我听说丞相待你不薄,为何你要自取其祸?”
曹操闻言冷笑了一声:“燕雀安知鸿鹄志哉!”
“呵呵,你自比鸿鹄,安知他人就是燕雀啊?”
曹操不耐道:“你既然拿住我,直接解我去请赏就是了。何必多问!”
“你怎知道我要去请赏?”
“哼,赏千金,封万户侯,这还不够吗?”
县令闻言屏退左右,谓操曰:“你休小觑我。我非俗吏……我只问你一句,丞相既然如此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