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一个师72门山炮,徐烈看了自己都很无言,在这样的超级火力面前,不要说聂士成、袁世凯等人的军队,哪怕就是列强诸国,也不可能讨得半点好处吧。
蒙山军这次的总编制是四师三旅,其中旅级编制,在徐烈的感觉中,目前蒙山军司令部直属部队可定为旅级,此后,有军一级编制时,军的直属部队亦可使用旅级编制。
司令部的三个直属旅,分别为炮兵旅、教导旅、警卫旅。原侦察团扩编改编为教导旅,司令部此后将不再编制侦察部队。
炮兵旅,总人数4500人,编制2个炮兵团,每个团辖36门105榴弹炮。是的,炮兵旅装备的不再是75毫米山炮,而是105毫米榴弹炮。
这个口径的榴弹炮,杨改革正好找到了密西西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非洲某国生产的m2型105毫米榴弹炮,这款诞生于1940年的榴弹炮,到了20世纪七十年代,已经算非常落后了,即便是龙国,当时也用上了熊国二战后的技术产品,惟有非洲这样的落后地方,才可能找到这种古董型火炮。
教导旅与警卫旅,编制可完全一样,分别是120人的旅部,外加两个标准团,人数均为7304。
区别在于内部结构与装备。
教导旅,是完全按照野战部队标配编制,团属重型火炮等全都有;警卫旅取消了75毫米山炮、105迫击炮两类重型火炮,即便是重机枪,都特别每个团编制了一个重机枪连,主要用于保护首长要塞,用于防守作战,而不是用于进攻作战。
在功能方面,教导旅既是全军的尖刀、模范,更是培养军事干部的摇篮。而警卫旅的功能,则比较单一,就是保证证司令部及主要首长的安全。
按照以上系列编制完成,蒙山军仅作战部队系列,就会有8400人左右。显然,蒙山军目前包括俘虏在内都没这么多人。
但,徐烈有办法,他先把各部队架子搭起来,各师先成立1-2个完好的野战营,每个营839人,这个是绝对没问题的。然后,由这些人开始“开疆拓土”,迅速占领周边地区。
这个周边地区,是指蒙阴青驼峡以西地区,莱芜洋河以南地区,东至沂源、沂水、沂南、莒县全境,并直到原时空的日照港。
由于清军绝对主力都被蒙山军打败了,徐烈此次开疆拓土的行动十分顺利,各县县城大多象征性地抵抗了几枪后,便打开城门迎接蒙山军。
而军事占领上述地区总共所花时间,不过一个星期罢了。
确实是“占领”,因为几个县城的抵抗实在太弱了。一个县城,就一队绿营,多者几百人,少者百十人,在面对仅仅一个星期就拿下了朝廷十万大军的蒙山军来说,谁还有那个胆量去抵抗呢。
但是,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如果仅仅是占领这些地方,徐烈早就占领上述地方了,而不是等到现在。
之所以多等了半年左右的时间,是因为徐烈缺少行政管理的人才,同时蒙阴当时的一些做法也有待观察与总结。
原时空里,哪怕就是龙国,对如何治理社会也有了相对成熟的经验。徐烈现在能够随时获得原时空的智力支持,自然不能在起步的时候就搞个草台班子,更不能在治理地方时犯严重的错误。
原来只有蒙阴一个县时,因为徐烈随时都在蒙阴,很多事情也是商量着办的,地方治理显得不那么重要;但是,治理地方由此前蒙阴一线,突然扩展到莱芜、新泰、沂源、沂水、沂南、莒县、蒙阴七县,再以原来的方式治理,肯定是不行的。而这七个县,也让徐烈此前治理的人口,一下子从20万扩张到了150万。
所以,徐烈在决定占领这些地方之前,必须准备好自己的政务系统,又或者叫文官系统的东西。
这个年代,朝廷在文官治理方面,依然采取的是六部制,神马工部、户部、吏部等,当然最近十几年又增加了总理衙门、邮传部什么的。
清朝这个总理衙门,不学历史的人要在这里发晕,以为是原时空各国的总理府,实际上,这个总理衙门全名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说白了就叫外交部,再说大点最多叫“外交事务委员会”。
而说到地方治理,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块。
一块是建设,神马工业、商业、矿业、交通、城市等,均可归结为这一块;
一块是民生,神马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民生、户籍、治安等,增色可归结为这一块;
另一块则是财税,因为这一块前两块的前提与基础,显得特别重要。具体地说,所谓财税,是由建设来挣,由民生这一块来花,但财税既不同于建设,又不同于民生。
由此,徐烈在县一级政策的设置中,行政首长的职务一律设置为一政二副,同时设置一个秘书长,偶尔代行县长职权,拥有协调、召集之职能。
而目前徐烈所占七县,在行政上也需要一统,徐烈从原时空获取经验,直接取名叫“沂蒙特区”。
特区主任由此前的蒙阴县长杨澍担任,在这个职位上,徐烈同样问了袁勇这个最早的蒙阴知县,但袁勇还是决定****的参谋长,不愿意转到政务上去。
此前的7名知县,有三人坚决不加入徐烈的沂蒙特区,有三人羞羞答答同意,只有一人非常主动积极,这人名叫何文,亦属进士出生,难道的是这家伙竟然只有37岁,所以徐烈便将其一举提拔到特区副主任的位置上;另一名副主任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