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千古一臣>第十七章 一人得道(四)

“鳌大人这是哪里话,今日多亏有大人在,才得镇得住场面,鳌大人真不愧是满洲第一巴图鲁!”陈恂的表情从开始的愤怒变为震惊,又从震惊变为眉开眼笑,只用了不到一息的时间。

“这位一定是陈大人的父亲吧,不用如此多礼,快快请起!”鳌拜礼节性的将还跪在地上的陈昌言虚扶起来,在转身之际眼中又闪过一道厉芒,这小子变脸的功夫比老子还牛,竟然已经达到一息三变的层次,他真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吗?

“鳌大人武功盖世,真乃国之栋梁,如我大清兵将能有鳌大人一半的风采,这天下所有的土地尽属我大清朝也如探囊取物一般。”陈恂边说着恭维话边搀过父亲,偷偷朝他使个眼色,向街口方向瞟了一眼。

陈昌言虽没做官,但无商不奸,立时明白孩儿的意思,假意告罪一声说是叫人备茶,却是回店安排去了。

鳌拜岂能听不出陈恂话里暗藏的玄机,前面的话并没有毛病,唯独这最后一句分明在喻示他得天下如探囊取物,这样的话要是传出去,自己立刻就成了众矢之的,就连皇家也不会放过他。心中虽恼脸上却依然挂着春风,连连摆手道:“陈大人此言差矣,老……夫只是一介武夫,有勇无谋,也只能靠这身蛮力替皇上分忧。到是陈大人年少有为,让人羡慕啊。”

“呵呵,鳌大人有何羡慕,您贵为议政大臣,世袭二等公,领侍卫内大臣加少傅,受顾命辅政,可谓是位极人臣,他日当朝首辅之位也非您莫属,试问天下,谁敢与您争锋!您才是我们要羡慕……的楷模!”陈恂险些从嘴里溜出羡慕嫉妒恨的词来。

鳌拜暗暗点头,小子这番话说得还蛮中听,正飘飘然之际,忽然警醒,老子这点心思他怎么猜到的?就算老子确实这么想的,你也不要现在就说出来,这不是坑我吗?他有心反驳,可又觉得会灭自家威风长他人志气,现在正是四大辅臣招兵买马之际,朝堂上有多半的官员还在持观望态度,自己如果此时示弱的话,只怕辛苦营造出的声威就会付诸东流。可如果不反驳的话又觉得总有些不妥,这分明是要宣战的口号,自己可还没准备好呢。

就在鳌拜一时拿不定主意该如何回答时,本该守在街口的大内侍卫来到两人面前。“陈大人,天色已晚,咱们还有一件皇差没办完,你看……”

“哦……对,对!”陈恂一拍脑门恍然大悟道:“光顾着跟鳌大人聊天,险些把皇上的大事忘了,鳌大人,您屋里请,暂由家父陪您聊着,我先去办事,办完后再回来陪您,实在对不住!”

“陈大人有事尽管去办,咱们以后的日子还长,本官今日也正好有军务要忙,只是顺道过来看看,就不叨扰了!”鳌拜拱拱手算是道别,又朝两位大内侍卫点点头打了个招呼,转身大步离去。老子官居一品,跟一个商人有什么可聊的,再说让我等你回来,到底你是首辅我是首辅!

陈恂目送鳌拜离开后并没有停留,和父亲拜别一声领着四名大内侍卫也离开了。虽然他知道鳌拜早晚会倒台,但那是几年之后的事情,现在人家根正苗红,势气正旺,自己还是不要去得罪得好,如果让对方知道自己并不是着急办皇差,只是找个借口轰人,那还不得记恨上自己,所以表面工作一定要做足。

陈恂依然采用的步行方式,引来路人无数目光,对这位身穿黄马褂,由大内侍卫保护的少年纷纷打听,这也是陈恂没有坐轿的主要原因。陈家虽说没有官轿,但由一个民轿改成官轿并不困难,快的话半个时辰足矣,陈恂这样做的原因无非是为显摆,一是少年心性,二是为了给陈家立威,免得再有不开眼的人惦记陈家。

固然身上这黄马褂已经赐下,但如果不是办皇差,可不是想穿就能穿的,虽说现在他已是皇上伴读,又深得孝庄信任,但地方官吏并不知道啊,自己看似风光,却无实权,全靠皇威撑着,狐假虎威。人家给你面子是看在皇家脸面,不给你面子还真没辙,总不能有个小官小吏来陈家找麻烦,咱就得上达天听,让皇上或太皇太后降旨治罪。

什么叫招摇过市,如今正鲜明的体现在陈恂身上,他此时恨不得全京城的人都能知道自己,要不是还顾及脸面的话,他都想找一名下人举个牌子跟在身后,上面写着自己的大名,三国时将军带兵打仗不都是举个旗子,上面写着自己的大姓吗?

陈恂的目的达到了,老百姓们经多方打听,终于知道这位少年的名字,一传十,十传百,不到三天时间,上至各级官员,下至贩夫走卒,都听说京城里新出了一位年仅七岁的陈大人,虽然不知道这位陈大人官居几品,身居何职,但陈大人身穿黄马褂招摇过市的英雄事迹广为流传,深深的刻印在人们的脑海中,毕竟这位陈大人是大清有史以来第一位穿着皇马褂逛集市的人,这也算是皇家亲近百姓的一个重要体现,能穿黄马褂那都是什么人,这样的人肯来咱老百姓逛的集市上,意义非同一般!由此被百姓亲切的称呼为亲民大臣!

古有甘罗十二岁拜相,今有陈恂七岁为臣!一时间街头巷尾到处谈论着陈恂的名字,而陈记钱庄更因此出名,再加上有皇上御赐金匾,这就等于皇家给作了担保,陈记钱庄顿时声名远扬,门庭若市,不到三年的时间,同条街上共八家钱庄,已被陈记钱庄收下六家,不论是规模还是人气,一时无两。


状态提示:第十七章 一人得道(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