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青春校园>为头越>第四章 改编

第二天,在山上,在没用完的作业本上,他已经写下了十个笑话。

但是,这依然解决不了大问题,《故事会》是月刊,一期能用你一个笑话,小笑话的稿酬有多少呢?顶天10块吧。虽然对此时一个12岁的小孩来说,10块不是个小数目,但对他面临的状况,只能算杯水车薪。

还得想辄,得写些长一些,稿酬至少几百块的。

那么内容又是个问题,不但要不离当今的主流,又要契合他的年龄、阅历。

以他这个业余水平,当评论家倒还可以,自己写,也不是不行,就是被杂志采用的几率肯定低,那就不符合要尽快赚钱这个主旨。那就只能借鉴,或者抄袭。

刚从中专出去的那几年,工作之余,他还会买一些文学类的作品,等到后来到处跑销售,特别是自己开店之后,看的除了新闻就是网文。新闻显然是用不到,至于网文,动辄几百万字,他当然记不全,不过刚好可以精简成中篇或长篇。

他回忆了下,然后觉得还是有问题。穿越、玄幻、魔法、仙侠题材的,目前能采用的杂志估计是凤毛麟角。纯武侠的倒可以,可是纯武侠的网文太少啊,有金大大他们珠玉在前,有勇气写纯武侠的,委实不多,至于出彩的,那就更少。

而且,他目前是12岁,生活阅历基本没有,就写一些争霸天下、打造后宫、或者纵横异界的文章,也不合适。

成为奇才,或者神童还可以,他可不想被人当成妖孽。

那怎么办呢?

学生,学校,贴合实际,符合主流价值观,他想啊想啊,这样的文章没想到,这样的电影倒想到几部。

98年刚参加工作不久,他看了张艺谋拍的那部,由非专业人员本名出演的《一个都不能少》,后来又看了倪萍的《美丽的大脚》,因为比较贴近他儿时的生活,所以他印象很深刻。

如果说《美丽的大脚》中偏于理想主义的东西多一些,那《一个都不能少》,就真实,或者说现实的多,也更贴近日常生活。所以他至少看了三遍,第一遍是看,第二遍是欣赏,第三遍,则是带着点恶趣味,来找茬,来挑刺。

毕竟不是专业演员,以前也没有演出经历,表演上生硬的地方还是不少的。能找出一个国内知名导演作品的瑕疵,也是有点不那么合适的成就感的,呵呵!

所以,哪怕是现在回忆,这部电影的情节他能说个**成出来,所以完全可以依据这部电影,改编出一个故事。多的是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那电影改编成文学作品,就让我来吧。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电影开头的时候,他没有看到“根据某某的某某作品改编”之类的字样,那意味着不存在抄袭的可能。

况且张导演那么多大作,就先借这一个故事用用,对他不会有什么影响吧!冯一平给自己找理由。

他也不是专业的作者,写的很慢,同时,因为之前用惯电脑拼音输入法的缘故,经常提笔忘字,后来不得不把字典也带到山上。

就这样,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他总算是写好了近三万字的小说,就叫《一个都不能少》。

电影和文学作品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载体,有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电影中,因为时长限制以及非专业演员的局限,有些细节就不那么讲究,有些情节也不那么顺畅,还是有些可以细化和改进的地方。

比如村子里面,就村长一个大人出镜的多,其它家长,除了张继科卧病在床的母亲,一个没提到,现实中这样当然不合理。特别是把全校的小孩子带到砖厂去搬砖,家长们不会发现,不会阻拦?冯一平在这里发挥了一下,使故事看起来更合理。

又比如,魏敏芝在电视台门前见人就拦,找台长,一天过去,台长杳无踪影,隔天就突兀的出现在办公室,而且对这事一无所知,在下属的提醒下才知道。马上把那个应该完完全全本色出演,没有加一点修饰的女门卫叫过来批评一番,然后想办法帮助魏敏芝。情节转折的太过突兀,有些生硬。

冯一平又加了一些料进去。魏敏芝因为钱不够,没买票就挤上上去市里的车,路上售票员查票,要赶她下车,她对着售票员讲了她的情况,但是不买票的情况,售票员见的太多,已经麻木了。所以售票员不相信她说的,即使是她说的是真的,也不为所动,仍然要她下车。

这时车上有两男一女,三个生,替她出了钱。中学生嘛,总是有些热血的,再加上是两男一女三个中学生,男孩子本来就想在女孩子面前表现,两个男生,又有些竞争的意思,所以就争着付了。

魏敏芝到了市里,中学生则回到了学校,女中学生把路上遇到的这件事告诉了她同桌的女孩,女孩回到家里,在餐桌上,把这个故事讲给他刚回家的父亲听,她的父亲,就是电视台台长。

这样一完善,冯一平觉得顺畅的多。

冯一平又花了一天的时间通读、检查了好几遍,自觉没问题,这才定稿。

至于《美丽的大脚》,因为中间参杂着不少感情纠葛,比如张美丽和王树、夏雨和丈夫,对他一个12岁,嘴上的绒毛还没张全的小朋友来说,暂时不太合适写这样的故事。

故事定稿,跟着的问题也来了,该寄到哪家杂志?冯一平有印象的,也觉得比较合适,是《收获》。这是由巴金先生创立的一本杂志,是本纯文学杂志,他以前买过好些期。

<

状态提示:第四章 改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