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沿着御街继续前行,已经可以看到北宫了,而人群也越来越密集,彩棚亦如连营一般一个挨着一个。赵昺前世从史书传奇中知道宋朝的鳌山是何等壮丽,见过现代城市中举办的大型灯会,也在琼州看过搭在宫前的鳌山,但是今日只是遥遥望见,还未近前就被震了一下。
鳌山本意是指上古神话传说中海中高山,据《列子?汤问》记载:渤海之东有大壑,乃无底之谷,中有五山,常随波上下往还,天帝令十五巨鳌举首而戴之,五山始峙不动。而宋朝鳌山彩灯的造型通常是以此作为蓝本,将传说搬到了现实世界中。
这座鳌山与赵昺在琼州所见的一比,那座只能用寒酸二字来形容,而现代复制的所为鳌山简直可以说就剩个名字了。眼前的鳌山以他看高度不下六、七丈高,几以宫墙等高,整座作品由无数的彩灯组成,巨鳌背负着山峦,上面绘有山石树木、亭台楼阁、各种神、佛雕塑等。山上还设有舞台,由乐工伶官演奏、表演,足见整个鳌山灯有多大,气势之恢宏无法用言语表述,燃起的各式灯笼散发着耀眼的万丈光芒。
想想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自己只离宫不过十数日,这么一座高达数丈的鳌山便搭建起来,并装饰完毕,而灯笼能贡至御前,自然也不会是凡品,这得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日夜赶工,才能够完成,可这一切只是为了博得皇帝一乐,满足其个人爱好而已。
赵昺感叹之余,就是心疼,即使先不说堆砌起这座巨大的鳌山灯用了多少人力和物资,只点燃灯笼所需就是一项巨大的开支。要知道在大宋,乃至数百年之后,都没有便宜易得的石油蜡烛,而是使用虫蜡。即便此时蜡烛不比汉唐时期是稀罕物,但每条百五十文的价格也非是平常百姓家消费起的。
当下这座鳌山上点燃的蜡烛大者如屋椽,小者如儿臂,数量更是以万计数,而全城各处皆要放灯,公共区域的照明也要由临安府负责,一夜的所耗的灯油以千斤计。按照惯例要放灯五日,稍加计算就可知耗费的银钱有多少了。而灯山所制的灯笼,便宜的也要十贯钱,贵的要百贯钱之上。
一个灯火粗略计算耗费就要达数十万贯之多,赵昺又是节省惯了的,而这对于他而言实在没有什么意义,岂能不让他心疼的要死。要知道帅府军初到琼州的时候,这些钱都可以支撑他们一年所需,并可以打上几仗了,但就为了一乐白白的浪费了,真堪比割肉一般的疼……
“臣等参见陛下!”再向前行,离近北宫之事突然豁然开朗,前方已有护军亲卫旅官兵辟出一片空地,文天祥率众臣施礼道。
“众臣免礼吧!”赵昺挤出一丝笑容抬手道。
“请陛下乘辇预赏,亦让万民一睹龙颜!”这时礼部尚书徐宗仁上前施礼道,而说话间已有四个小黄门抬着一架步辇来到近前,恭请陛下上辇。
“不必了,朕与众将乘马便可!”赵昺摇头拒绝了乘辇的建议,招手令人牵马道。
“陛下,这不符规矩吧?”徐宗仁却是一愣道。
“规矩?!规矩不都是历代皇帝所规制的,如今朕就不能改下规矩吗?”赵昺笑笑对徐宗仁道。
“这……这也无不可!”徐宗仁听了稍一迟疑点头道。
“甚好!”赵昺点点头,这时陈墩已经带过马来,他翻身跳上战马冲徐宗仁点头笑道。
“陛下一切小心!”徐宗仁躬身施礼道。
“众将听令,随朕预览灯山!”赵昺一提缰绳,战马前蹄腾空,原地调转了马头,他抬起右手攥拳下令道。
“谨遵御令!”赵孟锦等众将立刻立正敬礼,翻身上马,即刻调整队形,排出两路纵队。
“前进!”赵昺抽出战刀,猛地向下一劈下达命令,然后调转马头托着战刀当先前行,众将也即刻催马跟上。
“我皇威武,万岁、万岁、万万岁!”战马一动,这时欢呼声四起,周边百姓跪行大礼,山呼万岁。
“敬礼!”赵昺立刻在马上高呼一声,众将也随之拔刀在手,向下斜劈,行骑兵刀礼。
“威武、威武,我皇万岁!”周边负责警戒的军兵,及随扈前来的护军,也即刻托枪立正,行持枪礼相和,高呼万岁。
“我军威武!”经过前些日子参加数次大典,已然清楚其实现代和古代没啥区别,无论是跪拜行礼,还是山呼万岁,那是皆有安排的,并早已定好了口号,由教坊司的人作托,就如晚会中的专司调动观众情绪的副导演一样领着众人高呼,其他人即便不明就里,也便跟着一起行礼、山呼。而他能听得出,这些兵丁的高呼声却是出自本心,无需那些人的引导的。
若是赵昺一人,他也就走马观花做做样子便罢了,但是领着众将便不同了,一者因为这些将领早前或是常驻地方,或是低级军官,根本没有机会进京观灯;二者由众将相陪,也是他想表明自己对武人宠信之意,同时也是给那些文人暗中施压。
不过赵昺还是觉的机会难得,被五光十色的花灯所吸引,彩楼、登山之上各有教坊司和宫中派出的伶人演奏新曲,或悠扬、或欢快的曲调飘荡在喧闹的人间。在宫门之上业已搭建起了五色琉璃阁,窗户间垂挂着以水晶串成的帘子,经过折射散发着七彩流光,交映璀璨,殿中还设有宝座,显然是给他预备的,加上香烟缭绕宛如五彩祥云,让他恍然间有种身居天宫之感。
行走在流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