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甲午崛起>1193 华皇对曾纪泽的期许

额,超人?

曾纪泽一头雾水,没有听过这个词,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懵懵懂懂的点了半个头,华皇的眼界,他已经很佩服了。

佩服的点在于,华皇看人准确,看事情客观,很少带有个人喜好,或者说,很少将个人喜好和工作混淆在一起。

萌总裁拍了拍巴掌。

王占奎即开门而入,“陛下。”

萌总裁对王占奎道:“把我每天看的两本书拿过来。”

王占奎点头答应,然后下去了。

曾纪泽好奇,不知道陛下要给自己看什么书?

“我刚刚开始做皇帝的时候,内心是不安的,但是我现在这种不安的情绪,越来越少,活的越来越自信。”华皇笑着对曾纪泽道。

曾纪泽嗯了一声,“陛下天纵奇才,这么年轻就成就了旷古的功业,刚开始不安是因为还不熟悉,随着对全国的掌控越来越熟悉,便自然会安心了。”

华皇摇头道:“这不是关键的地方,等会你看过我的两本书,你就知道为什么我越来越心安的原因了。”

曾纪泽哦了一声,不知道是哪两本书,会有这么的力量?

王占奎不到一会就回来了,手里面拿着两本书。

曾纪泽一看书名,眼眶又红了,眼泪就出来了。

华皇没有要引曾纪泽哭的意思,是曾纪泽睹物伤情,因为两本书的书名分别叫做《曾文正公日记》和《曾文正公家书》

后世有类似的作品,但都是后人整理的,肯定没有华皇手中的这么全面,这是统计局帮助整理的。

“你看一看,没有什么问题的话,这两本书会放入华国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中。”萌总裁对曾纪泽笑道,“这个得征求你的同意。”

“陛下,这是对曾家的厚爱,我怎么会不同意?多谢陛下。”曾纪泽从华皇手中接过两本书,感觉沉甸甸的。

曾国藩的家书,共有上千封。

后世当然找不到这么多,而且,这两本书还是华皇亲自参与编纂的,现在只是样本。

《曾文正公家书》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共10大类。

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

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

华皇认为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

诸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

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了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

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

曾国藩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

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学理论,其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曾国藩的家境还行,但是曾家绝不是什么大地主家庭。

传统时代,农民们想要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困窘生活,几乎只有供子弟读书一途。

曾国藩祖父曾玉屏中年之后的全部期望就是子孙们靠读书走出这片天地。

他不惜血本,供长子曾麟书读书,“穷年磨砺,期于有成”。

然而,曾麟书资质实在太差,虽然在父亲的严厉督责下,兀日穷年,攻读不懈,却连考了十七次秀才都失败了。

作为长孙,曾国藩身上背负着上两代的希望。

然而曾家的遗传似乎确实不高明,曾国藩从十四岁起参加县试,也是榜榜落第,接连七次都名落孙山(曾国藩的四个弟弟也没有一个读书成功)。

曾家已经习惯了考试失败后的沮丧气氛,他们几乎要认命了。

然而,二十三岁那年,曾国藩的命运之路突然峰回路转。

这一年他中了秀才,第二年又中了举人。

又五年之后的道光十八年,二十八岁的曾国藩中了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刚过而立之年的曾国藩和每个普通人一样,有着大大小小许多缺点。

一是心性浮躁,坐不住。

曾国藩天生乐于交往、喜欢热闹,诙谐幽默。

在北京头两年,他用于社交时间太多,每天都要“四出征逐”,走东家串西家,酒食宴饮,穷侃雄谈,下棋听戏。

虽然他给自己订了自修课程表,但执行得并不好,认真读书时间太少,有时间读书心也静不下来。

“我完整的看过曾国藩日记。”华皇对曾纪泽道。

道光二十年六月,曾国藩在日记中说,四月份“留馆”之后,他“本要用功”,但“日日玩憩,不觉过了四十余天”。他总结自己四十多天内,除了给家里写过几封信,给人作了一首寿文之外,“余皆怠忽,因循过日,故日日无可记录”。

因此,他在日记中给自己立了日课,每天都要早起,写大字一百,温习经书,阅读史籍,还要写诗


状态提示:1193 华皇对曾纪泽的期许--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