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少年帝国>刘武梦碎篇
的同志。对!就找他去,看看有没有办法?

袁盎等一帮人被召进宫里后,刘启简单陈述了他和窦太后、刘武等人吃饭喝酒一事。然后故作糊涂地问道“你们说说:太后对朕说的那句‘安车大驾,用梁王为寄’是什么意思”窦太后这句话如仅从字面上理解,还可以这样翻译:皇帝无论坐大车或小车,都要让梁王坐在身边…

袁盎一听就笑了。皇帝装傻,但他们不能装傻。于是袁盎告诉刘启“梁王这么大一个男人,太后整天让他跟着你,当然不是想证明你俩手足情深。明白地说:老人家就是想陛下把皇位传给梁王”答得不错。刘启心里笑了,这正是他想要听到的话。袁盎既开此口,接下来自然就不用他这个皇帝操心了。因自有袁盎这帮人主动开口替他跑腿。是啊,不跑腿,养你那么辛苦干嘛?不跑腿,当然也不会把你们都召到家里来了。

刘启故作惊慌的问道“既这样,那现在怎么办”只见袁盎一笑,安慰刘启道“陛下放心,对付窦太后,臣自有招”刘启就知道袁盎有招。那么袁盎到底有什么招能搞定窦太后呢?事实是袁盎所谓的招根本就不算招,说到底,不过是袁盎有胆。因袁盎要对付窦太后的招,不过是劝谏!

袁盎是这样认为的:窦太后是个读书人,应该能讲道理。而他要讲的,正是只要是读书人都能明白的历史真理!当然,袁盎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群人。以他为首,十多个大臣个个端着历史教科书走进窦太后的寝宫。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袁盎也不多废话,各就各位后,他首先向窦太后发问“请问太后:汉朝制度,法周还是法殷”窦太后“当然是法周”袁盎“那么你应该知道周朝立太子的规矩吧”窦太后“周制:太子死,立嫡孙”袁盎得意地笑了。很好,窦太后已落入了他的语言圈套!

袁盎开始讲历史故事了“太后应该听说过春秋时,宋宣公不守周朝规矩的下场吧?如您不嫌我话多,那我就再给您讲讲这个故事吧:宋宣公死前曾说过一次灾祸的话‘父死子继,兄死弟及’于是他死后,将王位不传给亲儿子,传给了亲弟弟宋穆公。宋穆公死后,又把王位传给了宋宣公的儿子宋殇公。结果宋穆公自己的儿子却说‘父死子继,天经地义’于是,就杀了宋宣公的儿子,自己成为宋庄公。后来你杀我、我杀你,宋室祸乱,五世不绝。一直到庄公的儿子宋桓公时才稳定下来”这就叫:小不忍,害大义!所以说:《春秋》、历史是一面镜子啊!

此时,窦太后终于明白袁盎一行人说这番话的目的:什么话都好说、什么规矩都可以破。偏偏是传帝位一事,老规矩是不能破的。一破,保不准国家也跟着破。流芳千古或是遗臭万千,只在一念之间啊!

兄终弟及,那是殷朝的规矩;父死子继,那是周朝的规矩!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规矩,两套一起用,只能有一个结果:国家不安,祸乱横行!毁灭规矩的人,有可能被规矩毁灭!

窦太后终于无话可说了,刘武接班的事就算了吧。从此,窦太后再也不提将刘武托付刘启的话。再接着,刘嫖和王美人终于得到了她们想要的结果:刘彻立了太子、王美人封了皇后。

刘武的天子美梦,就此被天杀的袁盎搞砸了!不甘心的哥能允许我发动梁国的百姓,筑一条只要能容纳一车之地的甬道,由梁国国都睢阳城直通京城长安的长乐宫,这样我就可以随时来看我日夜思念的太后了”此议再次被袁盎等人驳回。

袁盎替刘启保住了太子之位不流外人田,可他得到了什么?事实上他得到的东西还真不少,至少有两样东西摆在面前:一是刘武的恨;二是刘启的丢弃。

前者可理解,后者则似是百思不得其解了?其实只要用心想想,答案马上就会出来了。此时的袁盎已完成了自己特有的历史任务。用官场一句套话来说:袁盎的利用潜力和价值已经用完,那么结果只能是:该是打发他走的时候了!

于是,刘启马上给袁盎安排了一新岗位:楚国国相。

今天的楚国,已不是从前的楚国;今天的刘启,不是从前的刘启;今天的袁盎,亦不再是从前的袁盎。袁盎做了一段时间楚相,只有两个字:郁闷。

郁闷是因他屡屡上书,刘启却不再睬他。刘启之所以不睬他,是想让他好好安度晚年,别瞎折腾了。可袁盎身在其中,却全无知觉。最后袁盎发现:他和刘启的蜜月友谊,似也就到此为止了。

既这样,还有玩下去的必要吗?袁盎决定称病辞职。很快刘启批准了他的请求。于是,袁盎作别官场,郁闷回乡…

回头看袁盎这多半生,上过刀山、下过火海;保过皇室、卫过国家;被人整过、亦整过人;有如船行波浪间,起伏不定,摇晃不安。历经种种,有惊无险,如影如幻,仿若梦里。

所谓政客,戴上官帽就是人样,脱下官袍,分明就是个大流氓。袁盎回到家乡,无官一身轻,闲得乐逍遥,斗鸡走狗,三教九流,来者不拒。

然而此时,有一双遥远的眼睛正仇恨地注视着他。这是死神的眼睛!袁盎并不知道:他的死期即将来临!

袁盎的死神,来自于遥远的梁国。皇帝梦被搅破后,刘武一直对他恨得牙痒痒!在所有yù_wàng中,仇恨的驱动力无疑是最强悍的一种。另外,想杀袁盎的其实不仅仅只有刘武。有两个人也对袁盎恨得牙痒


状态提示:刘武梦碎篇--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