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青春校园>三藏法师>第七话: 敦煌石窟
又如何成就大功德?

独孤达对玄奘打碎佛像之事,耿耿于怀:法师,你认为我该怎么做?

释回所有的苦役,愿意留下来完成大功德的人就让他留下,不愿留下且身心感到痛苦的人,就让他们回家。

独孤达心中不悦,窟内佛像都是他辛苦收集的艺术品,每一件都是他的心肝宝贝,竟被玄奘任意破坏一尊,心里甚不高兴,但他并没有表现在脸上。

法师所言甚是,待我参详一番,如果决定,必告诉法师。

既然法师不喜欢看见石窟里的景象,那就回敦煌城,看我的收集,我已经收集上千卷的佛经,并命人翻译成中文,法师必定有兴趣。

真的。

独孤达带玄奘回官府,他特别空出一栋阁楼收藏佛经,大约有上千卷。玄奘走进阁楼,被眼前景观吓一堆满佛经,心中感动,这是知识宝库,对佛经爱不释手。隔壁间是译经房,里面有上百人,有儒家子弟也有佛门子弟,他们进行工程浩大的译经工程。

敦煌为中西交通中心,收集中西各方经典较为容易,独孤达特意命人收集佛经,这些佛经经典都是他的宝藏,是他的最爱。

法师认为如何?佛经翻译是不是大功德?

的确是大功德,佛经里记载着许多的知识道理,只因大多都是梵文,平民百姓不能了解其中含义,如今将它翻译成中文,就有更多人接受佛理领域,可进入佛学世界,接受佛法恩典,此乃大功德。

玄奘如此一说,独孤达不禁洋洋得意。玄奘随手一翻,翻一本刚译好的《莲华经》一卷。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币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一切自在.心得解脱.慧得解脱……

《莲华经》是他未曾读过的佛经,玄奘爱不释手。但想起此次来的目的,他必许有话向独孤达直说。

刺史大人,其实小僧这次来的目的,并不是来参观敦煌石窟,也不是来看佛经翻译,其实有事要跟刺史大人商量。

难道是通关之事?现在大唐颁发禁出国令,任何人都不能出国,恕小人不能帮助法师。

这倒是其次,小僧希望刺史大人开放敦煌城,让回纥人进入河西走廊,一起开垦农地。

独孤达吓一跳,玄奘竟提出这种要求,回纥人矫勇善战,且生性凶残,若开放让回纥人入城,汉人的安定生活一定不保,一时脸色大变。

回纥人生性凶残,怎么可以……

常言道:人性本善,没有人是天性凶残。只因回纥族生活在沙漠不毛之地,生活困苦,无法温饱,才会做出凶残杀人劫货之事。只要大人开放河西走廊,让回纥人进驻,安居乐业,开垦农地,与汉人一同生活,回纥人就不用再做杀人强盗凶残的事情,此乃大功德一件。

独孤达犹豫不决,事情并没有玄奘想的那么简单,如果回纥人背信忘义,起兵做乱,凭敦煌城的军队,是无法抵挡回纥大军。独孤达陷入两难之中,他不知要如何回答玄奘?他犹豫不决。

法师,这事事关重大,我不可以轻易回答你,待我仔细思索一番,再回答你的问题。

独孤达独自一人回到房间,整个人陷入苦思之中,这个重大的问题,他不知该如何抉择?玄奘说得没错,若让回纥人与汉人和平相处,的确是大功德一件;但这有重大的危机,回纥人狼子野心,若想攻下敦煌城,敦煌城被攻陷,不仅刺史大人作不成,而且还会人头落地,独孤达并不想赌这一把。

思索了一整夜,独孤达彻夜未眠,陷入苦思。参军史达经过独孤达的房间,发现刺史房间灯光还亮,知道独孤达正思考重大问题,辗转无法入眠,敲门请求进入。

门外的人是谁?

刺史大人,是我参军史达。

进来,史达。

史达走进房里,见独孤达满脸愁云,知道他为某事正在忧愁,于是问道:刺史大人,为何而忧?倒不如说出来,小人也许可以分担大人之忧。

于是独孤达将玄奘所提之事,一一告诉史达:我正陷入苦恼,到底要不要开放敦煌城,让回纥人进驻?法师说得没错,若让回纥人进入敦煌,可以与汉人和平相处,维持河西走廊的安全,的确是大功德;但是若回纥人背叛不守信,想攻下敦煌城,我们都将有生命之忧。

史达仔细思考,不禁大笑,对独孤达说:刺史大人,其实这是一次建立大功空前大好机会。

建立大功?如何说?

我们不如答应玄奘法师的要求,让回纥军队进入敦煌,在敦煌城里设下伏兵,等回纥军一进城就伏击,一举消灭回纥军。这样刺史大人再不用害怕回纥大军,也能维持河西走廊的安全,更是立下千古的大功劳。皇上若知,一定会对刺史大人的功绩百般加赏,到时刺史大人的官运一定扶摇直上。

妙哉,妙哉,简直是绝妙好计。史达,这件事都交给你去办,设下伏兵,务必一举消灭回纥大军。

隔天,独孤达将玄奘找来,告诉玄奘愿意让回纥军进入敦煌城,但未将伏击回纥军之事告诉玄奘,玄奘被瞒在鼓里。

太好了,刺史大人能够想通,这确实是大功德一件,我想汉人与回纥人一定能和平相处,共同开垦农地。

一切有劳法师通知回纥人,六月初六,敦煌城将会大开城门,让回纥人进入。

我一定会将刺史大人的善意,告诉回纥军大将阿旺达。

玄奘骑着快马,


状态提示:第七话: 敦煌石窟--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