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手的那一刻,田林只见周围的景色向前飞去,只留下她一个“人”独自飘在天上。不过短短几秒钟,田林就看不到飞机了。一方面是飞机在飞,另一方面就是那股拉力还在把她往回拽。就算林田回头,也午饭穿透飞机看到她了。

不做任何动作,任由自己在天上飘着,田林俯视着地面,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到了哪里。下面的风景看起来不错,但是没有点亮地图技能的田林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电脑里倒是有世界地图,然而太小,无法确定这里是哪。她的电脑也没有gps定位,无法确定她到了哪。

不过既然有免费的风景可以看,还不用她走路,只要随着牵扯的力气飘就行了,田林毫无顾忌的欣赏起风景来。反正林田的飞机还有十三个小时才到,她现在玩一会也不迟,只要找到任何一个城镇,找到网络,她就可以给林田发消息说明情况。

总之,一定会让林田在下飞机之后的第一时间收到她的消息。而且还有自己的推测,尤其是关于距离的,按照她的经验,她能自由活动的距离在增长,说不定再过段时间就能和林田一起去米国了。

在顺着拉力飘了一会,拍了不少照片。田林觉得这股力量虽然限制她的行动,不让她往外面走,但是还是有人性化的一面。比如她觉得走的太快不好拍照,拉力就小多了,虽然在她拍完之后又速度的把她往回拉。

也不知道这股力气为什么作用在她身上,但是既然发生了,田林也不想着去寻找它的奥秘了。做实验,根据数据来分析问题是林田的事情,田林没有把自己当小白鼠的心思。

在这股力量逐渐消失的时候,田林已经飘了快一个小时了。大概是觉得田林已经到了距离,那股力量消失了,田林才发现作用在她身上的力不只这一个,还有风。

飞机的飞行高度在十公里左右,而在这个高度,大气层也是有风速的。虽然这个速度比不上田林全力飞出的速度,但是刚刚田林为了对抗那股力量,用了很多精力,后来又拿出电脑照相,所以现在的她想要在半空中稳下来以确定自己在哪是不可能的任务。

田林只能跟着风走,然后慢慢控制自己往下落。不但要防止自己收不住脚,还要确定落下的位置是城镇而不是乡村,毕竟乡村的设施不完善,没网她就联系不到人了。最好是大城市,越大的城市供她浑水摸鱼的机会也就越大。

然而等她终于选好了地方,一个看起来有不少高楼大厦,占地面积也比之前遇到的城镇都大的城市。慢慢控制着自己向下落,当她能看清人脸的时候,才发现了一点,那就是:“这是哪儿?”

从b市飞往n市的飞机,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从b市出发,一路向东,飞过大洋之后到达n市。它的飞行轨迹其实是一路向北,然后进入北极圈,穿越北极圈之后,再向南去n市。

当然有一部分飞机的航线是要穿过中间的海洋的,但是因为距离相对从北极圈走的飞机远,需要的时间长,所以林田没有选择。好在林田没有选择,要不然田林在被丢下之后,就只能望洋兴叹,根本找不到方向了。

“借用”一台电脑,感谢林田当初选择的品牌不但是大众品牌,而且在国外还有不少销量,要不然田林绝对不能这么快学会操控这台电脑。虽然看不懂操作系统上的文字,估计不是中文,但是再次感谢资本垄断,主流的操作系统不需要文字就能知道这个键是干什么的。田林成功的登上了互联网,找到了中文选项。

对比了时间,确定现在离从b市起飞才过去两个小时多一点,田林稍微放松了一点,林田还有十个多小时才到,这络信息的传输肯定没问题的。

在电脑的主人回来之前,田林把自己的痕迹全部抹去了,短短几分钟只能让她知道自己在哪,给林田留言还不够。谁叫这里的网速不快,她还没刷出来微博页面,那个人就回来了呢。

虽然电脑的型号相似可以为田林节省熟悉的时间,但是最大的不好就在于这些电脑屏幕前面是有主人的。偷偷潜入别人家,然后“借用”的事情田林没胆子干第二次了。她还是老老实实的找了一个网吧,那里电脑多,她浑水摸鱼的机会大。

在田林和林田分开的第二个小时,田林找到了网吧,在微博和q/q上都给林田留言了,还用电脑发了短信。但是不确定林田能不能看到,短信发丢的例子也不是一次两次了。除此之外,田林第一次在晋江挂上了请假条,言明自己有事,更新时间延后。

至于事情嘛,田林表示,虽然过程曲折了一点,人物少了一个,但她可以提前进行她的出国旅行计划了。不用车费,没有门票,可以随时“吃”不用担心“胖”,安全无比,没人能伤害她。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啊,不利用她就不是田林了。

至于精力消耗的恢复,虽然这里没有林田了,但是待在镜子里面也可以恢复精力,唯一的缺点就是慢而已。不过她白天出去玩,晚上找个镜子恢复,还是做得到的。

能联系到林田的方式都留下了文字,顺便还上传了录音,田林甚至还把自己从高空中拍的田园风光给林田传了几张过去。她的电脑本来只能和林田的电脑相互传输文件,新电脑都磨合几周。但是现在有了需求之后,田林也速度的学会了如何在自家电脑和其他她不熟悉的电脑之间传递信息。

毕竟有一句话叫做“无


状态提示:138.3.24--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