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你小时候在家都是怎么过年的?还记得吗?”
“不是特别记得了。”
他笑着回过了神。
“说一说啊……”
“比如,写春联啊,贴春字啊,做灯笼啊……其实吧,差不多的……”
夫妻俩就那样相拥站在窗前,细细碎碎的说着那些寻寻常常的家常话——人生啊,本来就很家常的,而他们已乐在其中。
后来,她问:“你妈还是不接你电话吗?”
他点头。
她回抱住了他,沉默良久后,抬头亲了他一下,说:“新年里,我们去台湾拜见她老人家,你觉得如何?”
这个提意,令靳长宁甚是惊讶:
“你……你愿意?”
“我为什么不愿意?”
她挑眉反问。
“那天,我妈这么对你……”
“误会没解开,换位思考的话,我还是能理解的。所以,我想,年三十就在家里过,等过了大年初一,我们就挑个日子一起去见妈。不管怎么样,她是长辈,我就给她一个台阶下,为了你,我可以放低自己。”
如此识大体,真是让靳长宁深感意外。
他本以为欢欢对他母亲的那点情绪,可能得过一阵子才能消散呢……
“欢欢,谢谢你这么替我设想……”
这声谢,是由衷的。
在这世上,与他,就那么两个血肉相连的亲人了,若不能解开那道心结,与他那将是一道永远的遗憾。
“我还得替我妹妹向你道歉……”
“吁……”
她以手指压住了他的唇,笑靥如花的冲他眨眨眼:
“傻不傻,你需要向我道什么歉?”
靳长宁微一笑,深深的拥紧了她。
有妻如此,此生足矣。
年三十在一场大雪中红红火火的来了。
这一天,萧靳两家的四位老人都聚到了一起,一家人围坐一桌,热热闹闹过起了团圆年。唯一的遗憾是,中天真的没有回来。
在萧璟欢的印象当中,一家团圆的日子,似乎是二十年前才有过的美好记忆了。
那个时候,年三十了,家里所有人都会回去嘉市的老宅过年,陪爷爷奶奶一起吃饭,在江南那样一座小城里,滋滋润润的过着。
那一天,父亲母亲,大哥、二哥、长宁哥,她,还有四叔、六叔、小叔叔,以及四叔家的堂姐,他们能把爷爷家塞得满满的:楼上是人,楼下是人。屋内是大人们在说话,叙家常,屋外是孩子们你追我逐、蹦蹦跳跳……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到处都是年的味道。
空气里时不时会传来百响的噼啪声,充斥着走油肉的油炸香,肃冷的北风里透着的是暖暖的团圆味……
作为家里最小的那个孩子,她最最喜欢的是追逐所有人的脚步,跌倒了,有人扶,她也不哭,整天笑呵呵的……
爷爷奶奶说,她是一个不懂人间疾苦的天使。
是啊,那时的自己,多幸福,得尽所有人的娇宠,笑得那么那么的无害。
可这样的记忆,并没有拥有多少,父母离异了,母亲自是爱她的,可这份爱,没能成为牵制她的力量。在她决定离婚之后,竟没有任何人再能拉住她要离开的心。
很多年后的如今,她终于明白,在婚姻这层关系当中,一个女人,可以为她的男人放得很低,那是因为爱,一旦不想爱了,绝望了,婚姻的覆灭,无人能挽救。
可那时的自己并不懂。
她只知道不喜欢那样的生活,没有妈妈,家失去了家的味道,年失去了年的滋味,生活也跟着失去了趣味——每一年家里过年,另一边,母亲会和她新的家庭成员去英国,远离过年带来的冲击。
后来那么多年,所谓的过年,一年比一年淡寡了,特别是失去邵锋之后,她躲在英国,没了过年的冲动。浑浑噩噩就那么走了过来。
而今年,年的味道,似乎又回来了。
这一次的年,他们在上海过,姥爷、姥姥、爷爷、奶奶、爸还有妈,哥哥嫂嫂,外加一个这些年出落得越来越可爱的小侄女萧潇苒,还有长宁以及她……
昔日,是他们这群孩子把年过得热热闹闹的,有孩子的地方,总会有欢笑,如今呢,他们都已长成,新一代却没有跟上,不过,明年的年应该会有更多一些孩子的哭闹欢笑了……然后一年更比一年多……
她喜欢这样的热闹。
这是家的味道。
晚宴快要开始了,雪似乎也越下越大了。
满园的红灯笼,满园的红春字,把家点缀的喜气洋洋的。
萧璟欢由靳长宁牵着入座,所有人都坐齐了,面对满桌子的美味佳肴,她的肚子咕咕叫了起来。
可爸妈的位置还空着呢?
“人呢?”
萧璟欢问靳长宁。
“我知道我知道……”
小侄女举手叫嚷着:“爷爷拉着奶奶去赏梅了。”
是啊,园里那两株种了好几年的梅花终于开了,一大朵一大朵的,可美了。
“我也去看看。”
时针指着下午四点。
南方人的年夜饭啊,每一年都会吃得特别的早,因为,积攒了一年的话,需要说很久很久,因为过年,就该围在一起,说个过瘾……
“我陪你过去。地上滑,可别滑倒了。盯着你我放心点。”
这些天,靳长宁一直一直守着她,两个人变得比以前更黏人了。
两株冬梅正傲雪开。
梅红雪白,美得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