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之霸业徐州>第六十六章 罪孽浮屠寺

下邳城外,臧霸留下近三千兵马开始拆除浮屠寺。这浮土寺不知道浪费了多少民脂民膏,又侵占了数百亩良田,这让陶应简直无法容忍。陶应又吩咐将拆除后的浮屠寺所占的土地亦分发给百姓,士兵听后皆欢呼声一片,因为陶应曾下令,凡是有子孙参军的徐州家庭,每户人家皆额外分给一些良田!

数万人的大迁徙在下邳与彭城国之间往返,待六月末,陶应这才返回彭城国。从下邳刚入彭城国地界,原本狭窄的道路突然便宽了数倍,一条从吕县修来的大路,老百姓依旧在不停的忙碌着。

望见陶应的到来,百姓皆夹道相迎,更有官吏前来拜见。陶应让臧霸领兵前走,自己跟随前来相陪的镇长巡视了一番,这个小镇叫邳南镇,因为在下邳的南麓,因此便起了这个名字。

小镇隶属于吕县,这个小镇已经下辖近三十个乡,三百多个村近十五万人口。陶应听着镇长的介绍,内心惊讶不已。一个镇已经有了十万多人口,这在人口并未后世之多的汉朝,简直都能算作一个小城了,所以这是他所未想到的。

虽然在后世的徐州,一个镇人口都达到四五十万都不足为奇,但是毕竟这里是汉末,人口没这么多。

镇长见陶应不信,慌忙介绍起来,原来邳南镇地处下邳与彭城国之间,当听闻彭城开始为贫困百姓分发土地时,下邳无地可种的百姓纷纷来投靠,于是一时间下邳百姓,加上从东海逃难而来的百姓,几十万的人口不停的往彭城国迁徙。

大家听闻陶应是上天派来的将领,他能保护百姓再也不受战乱之苦,他也代表上天给穷苦百姓一条活路,将世家大族占据的土地分发给寻常百姓,因此周围数郡的百姓户户奔走相告,一传十,十传百,甚至连豫州、扬州、兖州以及东海、琅琊国的百姓也开始举家南迁了。

因为汉末世家大族兼并土地太过严重了,所以留下是死,走彭城反而有条活路。听着老百姓的诉说,望着一张张渴望和平和想活下去的脸,陶应竟第一次忍不住的落下泪来。

陶应还欲在四处去看看那些村庄,陈登纵马来找陶应,陶应望着远处的农田对陈登说道:“元龙,你最擅长农业,农业是百姓之根本,回去之后,我便重新整理官职,以后农业就看你了。还有回去之后便发表诏书,将下邳所缴获的粮草和彭城的粮草混合在一起,那些分到地没种子耕种的百姓,一定要发给他们今天吃的粮食,还有发给他们耕种的土地。然后第一年的赋税就全部免除了!”

“这……”

陈登有些不可置信,如果将粮草一分,若是他年是个灾年,彭城无粮草,袁术或者曹操再来攻打,彭城岂不要完了?更何况现在得罪了东海世家大族,他们一旦休整过来定会前来报仇的!

“主公,此事万万不可啊!”

陶应知道他想说什么,只是拍拍他肩膀,两人翻身上马告别了邳南镇长,很快便跟上了大部队。

望着陈登一脸的着急,陶应安慰起他来:“元龙不要担心,东海这两年都不会来进攻咱们,兖州也不会,袁术也不会。”

陈登知道陶应仿佛什么都能算到,于是只能点了点头。从邳南镇开始进入彭城国的地界,大路修的很宽,是按照陶应的要求修建的,这样的大路至少能并排过夏五辆马车,就仿佛是后世的国道一般。

只不过这时的国道却是泥土路,而后世的国道都是水泥路。

村庄越来越多,有时候在路边一眼望去会出现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村落,有些村落还都在修建之中,陶应惊慌的以为那里是新的县城,最后才发现原来是一个个修建的镇。

越往彭城走,村落越密集,待到了吕县,吕县周围修建的都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村庄,随着人口的增多,那些良田反而越来越少,陶应隐隐有些担忧起来。

指着远处的吕县陶应问一直主管这一块工作的陈登,陈登望着吕县,他一直都在彭城一带,却不曾来过几次吕县,也不知道吕县人口居然这么多。

于是陈登又去让人将吕县县令喊来,三万多大军进驻吕县之后,吕县县令慌忙跑来相见,他也是众乡绅们推荐而当上的县令。

县令看上去有近四十多岁,样貌堂堂没有一点奸人的模样,而且他说话也甚是流畅,见到一身绸缎打扮的年轻后生,县令慌忙跪在地上喊道:“吕县县令张大白给国相大人叩头!”

陶应慌忙将他扶了起来说道:“张县令请起,以后皆不许再行礼!”

张大白有些不知道所措,以后不行礼是什么意思,陶应来到这里快要一年时间了,他特别受不了到哪里都是跪拜,有些人都已经是白发须须的老爷也要参拜他,陶应总觉得他们一跪自己,自己就会折寿!

“张县令,我曾下令,一县下辖十五镇,但是我一路所过,吕县似乎不止十五县,百姓这么多,但是田地却终归有数,百姓不得田以后如何生存?”

张大白慌忙跪在地上申诉起来:“国相大人明查,我本不欲接纳如此之多的百姓,但是百姓来到之后便不愿走,数百人聚集在一起便推选出一村长,村长便领着他们占据一处空地,十几个村长又推选出一个乡长,乡长又推选出镇长,镇长便到我这里报道。我本想与他们说理,但是百姓皆道公子乃是上天来的救世天神,他们都是您的子民,况且,况且又不违您说的法制,所有……”

张大


状态提示:第六十六章 罪孽浮屠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