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青春校园>若修儒道>第二十四章 故园情

杜若问道:“可有笔墨?”

早有一人捧着笔墨来到了杜若的身旁。

杜若拿起一张纸,以浮纸之力让那张纸飘在空中,然后随意取了一支毛笔,蘸饱了墨汁,对众人说道:“最近学生一直借住在萧大人家中,前几日晚上听了不知从何处飘来的笛声,吹的正好是一曲《折杨柳》,让人颇有思乡之感,我就以此情此景来写一首以思乡为题的诗吧。”

说着,杜若提起笔,用王羲之的行书在纸上书写,她一边写,一边用清脆的声音念道: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县城。”

写完这句之后,杜若没有立刻动笔,好像在思考一般。

过了一会儿,杜若才继续边写边念道: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最后,杜若提笔在纸上写下“春夜县城闻笛”六个字。

诗成,水蓝色的才气涌动,达三尺一寸。

这首诗本是诗仙李白的作品《春夜洛城闻笛》,但是诗中第二句的“散入春风满洛城”显然跟眼下的场景不符,所以杜若将这句诗改成了“散入春风满县城”,因为“洛”与“县”两字都是仄声,所以即使改动,也没有影响到诗句整体的平仄和意境。

萧县令突然笑道:“好一个‘何人不起故园情’!这首诗真是情真意切,让人动容啊!看了你的诗,连我都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我那些战死的兄弟们。”

邓大学士丝毫不掩饰自己对杜若的欣赏:“此诗写得很妙,全诗紧扣一个‘闻’字,前三句描写、叙事,最末一句则是一步把思乡之情抒发到了极致啊!”

陆欣直接指着崔举人说道:“感谢崔兄今日的‘善举’成全了杜姑娘的另一首鸣州诗啊。”

陆欣恭恭敬敬对邓大学士施了一礼,然后说道:“可否请邓大学士把这首《春夜县城闻笛》也一并推荐给《圣刊》呢?”

邓大学士也点头说道:“不错,邓某也正有此意。”

程昱则走过来,捧着杜若的诗作,说道:“你们快来看,杜姑娘的行书竟然比正书写的还要好呢!这真是不可思议。”

邓大学士走过来,看着这首《春夜县城闻笛》,说道:“书法好,诗文妙,依我看,这首诗必定也能上《圣刊》呢,如果这首《春夜县城闻笛》跟上一首《梅花》一起登上下个月的《圣刊》,就是双诗同辉啊,咱们越国只有才子李佑和两位半圣才有过如此荣誉啊!杜姑娘真是我越国的才女啊。”

崔举人听了众人夸奖杜若的话,暗自咬着嘴唇,在心中默默念着那首诗,崔举人明白,这首诗写得极好,便是拥有举人文位的自己,也只是做出过一首几乎鸣州的诗词,而杜若小小年纪就能做出这么出色的鸣州诗,这只能说明杜若的案首名符其实。

看着邓大学士微笑的脸和陆学政严厉的目光,崔举人虽然为自己亲手教导了多年的孙子崔文杰抱不平,但是也不敢再犯着众怒去为难杜若了。

随后,文会开始正常的进行,萧怀远萧县令按照往年文会的规矩,以今年的县试为主题,说了一些今年县试之中列圣典的题目,并且让县试的双甲案首杜若对这些题目一一作了解答。

杜若是双甲案首,又是圣前童生,就算想要低调行事也做不到了。而且杜若也明白萧县令此时让她解答这些题目,为的是打消大家心中对一个小女子中双甲案首的疑惑,同时也是为了帮杜若稳固文名。

所以,杜若不慌不忙,用清脆的声音和条理清晰的解题思路回答了萧县令提出的几个问题,然后望着萧县令感激地一笑。

萧县令也同样用微笑回答了杜若,听了杜若的解题思路,萧县令只觉得杜若心思缜密,也因此更加欣赏杜若了。

萧方老大人也在用欣赏的眼光看着杜若,早在杜若说出“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时候,他就已经觉得杜若很不简单了。突然,萧方老大人注意到,自己的孙子萧珂正红着脸,目不转睛地盯着杜若。萧方不禁叹了一口气,杜若虽然很出色,但是萧方还是希望自己的孙子将来能有更为安稳的生活,而成为双甲圣前童生的杜若……

萧方隐隐地感到,杜若不是他的孙子萧珂能招惹得起的。萧珂虽然青年才俊,但以他的才学,他很难超过杜若。男人可以欣赏出色的女子,但是作为丈夫,如果要一辈子生活在妻子的光环之下,那么估计是个男人都会感觉到压力山大了。

萧方看着萧珂,忍不住摇了摇头,他有心提醒萧珂,但是又怕萧珂因此受到伤害。他想:“让这小子碰碰钉子也好,这样他也能收收心,或许他的文位能够因此而更进一步。”

在众人的高谈阔论和阵阵笑声之中,文会终于结束了,在几位大人离开之后,杜若也跟着萧方和萧氏兄弟回到了萧县令的家。

就在杜若参加文会的时候,杜若成为双甲圣前童生的事情也传到了京城。一同传到京城的,还有萧县令的奏折。

萧县令在奏折上清楚地写明了唐成自称奉太师之命,前往平山县城,妄图杀害越国英雄杜琼之女,本次县试的双甲圣前童生杜若,和朝廷封的七品诰命夫人欧阳惠的事情。

与此同时,庞居的亲信也带着唐海亲笔写的求援书回到了京城。庞居看了唐海所写的求援书,早在心中把唐海和他的糊涂妻子梅氏骂了几万遍,没想到本来如此简单的一件事居然被唐海和唐成搞成了这样,庞居


状态提示:第二十四章 故园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