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玄幻奇幻>混唐>第292章 逐出长安

当张宝儿听姚崇做了首辅宰相的消息后,他终于松了口气。

“先生,长安的事情基本上都安排妥当了,看来我们得为下一步做准备了!”

魏闲云微微一笑:“你是不是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张宝儿挠挠头道:“还真叫先生猜中了,以前离开长安的时候,想着要回长安。现在在长安待久了,真算是待腻味,还是去过过军中的日子比较潇洒些!

“你可成亲还没多久呀,就能舍得三位夫人?”

张宝儿一撇嘴道:“难不成要让我在脂粉堆里老死?”

魏闲云打趣道:“你也莫嘴硬了,若不是你想让他对你彻底放心,打死我也不信,你喜欢到战场上去厮杀!”

张宝儿嘿嘿一笑,对华叔道:“马上安排,我要见赵朗真!”

就在张宝儿与赵朗真见面的第二天,赵朗真飞马离开了长安,看他脸上兴奋与凝重的神色,就知道他的身上肯定肩负着重要的任务。

……

深夜里,姚崇府邸的书房内,张宝儿正与姚崇面对面站立着。

姚崇打量着身穿黑色夜行服的张宝儿,哭笑不得道:“定国公,你好歹也算是皇亲重臣,竟用如此方式进入我的府邸?”

张宝儿一边大大咧咧坐下,一边笑道:“老姚,现在是多事之秋,我不想给你惹麻烦,不得已才出此下策,你也莫少见多怪了。”

待姚崇也坐定后,张宝儿直接问道:“老姚,你最近的日子不好过吧?”

姚崇叹了口气道:“岂止是不好过,是很难过。”

从表面上来看,姚崇在政事堂中占据了领袖的地位,张说与刘幽求也没有与他一争高下的表示。但是,如果没有全体宰相的合作,姚崇再有本领,皇上对他的支持再多加几分,他的权力也只能表现在政事堂中,却不能贯彻至整个朝廷。

刘幽求是李隆基的大功臣,张说进入政事堂要比姚崇早的多,姚崇要想施展自己的能力,前提是必须把他们两个弄出政事堂,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仅是姚崇,就是李隆基也没个合适的理由。

刘幽求处理相对容易一些,因为这个人没有处理政事的能力和经验,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理由。

事情的关键在于张说,如何找个理由将张说驱逐出政事堂,这让李隆基和姚崇很费脑筋。

张宝儿听了笑道:“其实事情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办。”

姚崇一听便知道张宝儿有办法了,他兴奋地刚要张口,却听张宝儿突然又转了话题:“老姚,营州的你事打算怎么办?”

听到这话,姚崇有些气馁地放下了手中的镶银木箸:“陛下对营州的事一直耿耿于怀,他这次是下了大决心,如果再强谏怕是要伤陛下的自尊了。”

营州地处大唐与奚、契丹三国边界相接之处,最初大唐设有营州都督府镇抚奚与契丹。则天皇帝时,营州都督赵文晖治边失政,营州被奚与契丹攻陷。从那以后,营州名义上归幽州都督府下的渔阳郡代管,实际上已经是废城一座了,只是偶尔有些大漠上的马贼把那座废墟当作临时的窝点。

去年年底,有人盛传奚、末曷等边族不堪契丹的欺凌,欲投降大唐,只因大唐不肯重建营州,布置军队为他们与契丹之间的屏障,他们不敢有冒然的举动。支持此种说法最力的人就是现在深受皇上赏识的薛讷,他上书朝廷,请求进击契丹,复置营州。

这几个月来,李隆基被自己恩赐给姚崇的权力约束得有些个不耐烦了,对这种天降机缘,他绝不肯放过。更何况冷径一战大唐损兵折将,这笔帐还没有和粗野无礼的契丹人好好算一算。

然而,姚崇非常清楚,营州地处荒漠,少水无草,把几万军队放在那个地方,单是辎重的转运就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负担。

“定国公,你怎么看?”姚崇想听听张宝儿的想法。

张宝儿笑道:“营州的事固然重要,但老姚你要想大有所为,就必须要争取到陛下最大限度的支持!”

姚崇皱眉道:“难道我反对重置营州,陛下就不支持我了吗?”

“老姚,大唐经过了几十年的女主统治,终于有了一个英明之主,帮助陛下建立威信是你首要的责任。是不是要重建营州那是一两年以后的事情,但近来契丹人不断侵扰大唐边境这是事实,此时出兵征讨,也不能说是出师无名。”

“那定国公认为,此时出兵契丹,能有多少胜机?”姚崇死死盯住张宝儿不放。

“此战必败!”张宝儿很肯定,但他又道:“在我看来,内政重于外患,我听说最近外边有很多传言,你也不应该小觑呀!若是一旦君臣失和,实非国家之幸。”

“定国公,你的意思我明白了,让我想想!”看来张宝儿的话对姚崇大有触动。

近来姚崇忙于应付各种杂乱的事务,却忽视了对李隆基的重视。

李隆基目前虽然是一如既往地对姚崇的各种主张全力支持,但似乎在感情上有了不应有的疏远。张宝儿的话中隐含着一层重要的意思,这一点他本人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李隆基本人才是推动朝政改革的最大动力,没有他,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为李隆基竖立威信,把他塑造成一个真正的中兴之主的形象,也就会很自然地堵住了长安城中正在盛传的姚崇揽权,架空陛下的谣传。

“定国公,我明日就去见陛下,同意对契丹发兵。”姚崇思忖良久道


状态提示:第292章 逐出长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