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这款发动机研制成功好几年了,最初准备使用在轮式装甲车上,更早的还有1038gl发动机(190匹马力)是准备使用在2号坦克上的,但一直以来德国由于受限于原油不足,合成燃料只出汽油,而把柴油集**应海军的结果就是陆军中很难看到柴油机。但自从拿下中东后,德国石油的供应情况大为好转,甚至连合成燃料工厂的生产都慢慢减少甚至终止了,节约下来的煤炭全部投入了发电——由于超级炸弹项目的存在,第三帝国耗电量急剧增长。
同时,与日本物资贸易展开后,大量天然橡胶开始输入(这是日本用于贸易的第二大拳头产品,第一大是金银),原本消耗的原油合成人工橡胶也变得暂时没有必要,天然橡胶不但更便宜而且耐用性更强,这部分燃油消耗也继续减少,甚至连坦克都开始转变原本硬邦邦的钢制轮,开始使用部分橡胶产品。
柴油供应大为好转之后才有t-34底盘车辆大量服役的情况,但新问题又开始出现,由于海军的柴油耗费量也保持稳定——英加航线屡屡被主力航母编队打断,潜艇想破交都找不到人,除了s艇们和新型的xxi潜艇出出风头外,很多老旧潜艇都开始趴窝了。于是意想不到的新局面产生了,汽油、柴油消耗不平衡的问题开始出现了,国内居然出现了柴油囤积的局面。浪费是舍不得的,为了有效配比,只能减少汽油消耗加大柴油消耗,于是柴油卡车便提上了议事日程。
霍夫曼同意了这种灵活变通的思路,于是德国(欧洲)标准卡车便诞生了,这种卡车在恶劣路况下标准运输量3吨,在公路或其他通行状态良好的地面上,可以轻松实现5吨的载重量,这次换装过程中,不但重装备全部换成了新型号,标准卡车也全面上市。
党卫军主力装甲师率先完成1944型编制换装说实话并不是毫无争议,毕竟上次1943型换装时是党卫军和国防军各半的局面,但在元首的坚持之下,各方面最终通过了,第一批换装的9个装甲师中有7个是党卫军师,另外两个名额给了飞行堡垒和装甲教导师,虽说接下去就要对国防军大规模换装,但现在大战在即,有新坦克供应肯定要优先保障原单位补充,其他装甲师忙于作战恐怕一时半会也腾不出手换装。
况且,时间先后不正是充分说明国防军对党卫军这么多年来的牺牲和战功予以的认可么?虽然也有人提出如果部队都按照1944型换装,财政和国力根本无法承受的,但豪塞尔努力不去想这些事。
元首曾经信心百倍地喊出口号:“美国士兵的生活条件是世界一流的,德国士兵的装备条件是世界一流的”,他对此深信不疑,只要元首说的就一定能做到,再说,元首也没说全部换装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