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铁十字>第四十二节 敌与友(4)

国际派2号,3号,4号人物都亮相过了,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完全赞同苏联的观点,但又认为不宜再对这件事扩大,还是尽可能协调解决,至于怎么协调,那是技术问题,不是原则问题。

不过,1号人物王明依然没有表态,甚至也没有要开口的意思,只坐在那里认真地记笔记,看上去很严肃。

毛也不催他——今天是人人都要过关的,王明不可能不说,如果他不肯表态不肯说,那就更好,他在国际派那里最后一点政治影响力也完蛋了。

当然,国际派绝对不止目前这点人马,除了二十八半布尔什维克,国际派在军队里也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所以毛这次开会,要把军方高层也拉上,在军队中完成整风和统一权威的塑造。

z军队高级将领,一般有两个来源,通常很多地方简略地区分为黄埔派和非黄埔派,实际上完全是误读,军队成色划线,绝对不是以黄埔为标准——蒋某人才以黄埔为标准,军队是以专业来划线的。

一派叫红色军事专家派,这派首领是周恩来,包括:1、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从苏联军事院校学成返国,由周分配的干部;2、出身黄埔军校,参加南昌起义后打散,再由周恩来分配至中央苏区和其它苏区的干部;3、1931年底周在上海立不住脚,进入中央苏区后,在周领导下的军事干部。这里最典型的就是第四次反围剿,粉碎第四次围剿与毛没什么关系,因为毛已基本靠边站了,是周和zhu de一起合作的结果,所以不要认为周不会打仗,周指挥战役的能力不算差,甚至可能比蒋还好一点,逊于毛同样也毫无疑问。

另一派叫本土派,或者叫井冈山派,这派首领是毛,包括:跟毛上井冈山、参加秋收起义的农军和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余部;2、1928至1931年聚集在毛周围的赣南、闽西地方红军;3、随zhu de、陈毅上井冈山的参加南昌起义的余部;4、平江起义后上井冈山的彭德怀部。

【作者注:这段历史用一般的观点来看根本看不懂,只有套用中国古典名著《水浒》才能看懂,在梁山108将大聚义排座次以前,各处山头其实纷纷都有小聚义,这就是所谓的山头,和guo 武装大的山头没有,小山头很多,就像《水浒》里青龙山、二龙山、少华山、白虎山不也同样如此么?虽然大家都是梁山好汉,可彼此间的关系是一模一样完全亲如兄弟么?当然不可能!

就南昌起义而言,毛其实没参与,但南昌起义又是建军过程中不得不提的一件事,所以硬生生把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连在了一起,实际上根本是两回事:南昌起义是正规军暴动,加了部分赤卫队;秋收起义是农军、赤卫队、安源煤矿工人武装暴动,加了一点警卫团的力量。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前者是正规打法,后者是游击打法,结果大同小异,最后都失败了。前面失败是因为人数太多,南昌起义几乎把张发奎的兵力全拿走了,让他变成了光杆司令,蒋当然视其为心腹大患,而后者一开始没有引起高度关注,总以为是泥腿子闹事,无甚大碍,结果前期获得胜利后开始膨胀要打长沙——这当然不可能成功,所以毛拉着部队上了井冈山。

至于南昌起义失败后部分部队上了井冈山,那完全合兵一处、抱团取暖的想法,而不是说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之间本质上有什么战略协同或者配合——一个发动在8月1日,一个发动在9月9日,等前者失败了,后者才刚刚兴起。

所以早期的革命起义,根本没有什么全国一盘棋、多点开花的战略思想,那就是东搞一点,西搞一点,哪里有空档往哪里钻,所以形成流派不同是很正常的】

由周恩来和军队中的这两股力量各有其特点:“红色军事专家派”的内部关系较为松散,派系色彩淡化,周恩来的个人感召力和影响力是派系粘合剂,这派干部很多曾在苏联学习过,天然对苏联和gong chan国际有感情。

土派内部关系则比较复杂,毛固然是当之无愧的领袖,但毛毕竟不是军事将领,也没有军校生涯{周好歹在黄埔是正儿八经的大人物},所以他与zhu de、陈毅多有冲突,但毛政治手段略高一筹,很快用提拔中层、基层的办法来架空了高层,牢牢掌握了这一派的权力。

【作者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lin biao,林在南昌起义中不过一个排长,甚至还有临阵脱逃又被追回来的记录,按理说这种人基本不可用。但林确实在打仗上有一手,政治上也会押宝,被毛发掘后地位就逐步上升,1929年lin biao在朱、毛纷争中当面指责z后,他就获得了毛的特殊信任,lin biao还写过《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信,毛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篇章予以回应。

遵义会议后,lin biao认为四渡赤水使红军过于疲劳,写信给中央要求以彭德怀取代毛作军队指挥{著名的弓背、弓弦论}。毛不责怪lin biao,认为他是个娃娃什么都不懂,却认为是彭在背后撺掇,十分恼火——这是毛、彭交恶的很大根源。】

对毛的重视和提拔,林也在政治上予以了回报,1942年,z中央在延安为lin biao回国举行盛大欢迎大会,与会者达千余人,lin biao在致词中援引季米特洛夫的话说:“……苏联的党,由于团结在斯大林同志的周围,而有今天伟大的联gong dang;中国的党,应该团结在**周围,以便建设起伟


状态提示:第四十二节 敌与友(4)--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