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铁十字>第二十八节 听其言观其行(3)

“大家好,我叫小林光秀,是原日本陆军中佐,不过现在我已经是日本人民反战同盟的一员了。在今天演讲之前,我首先要向大家鞠躬赔罪,作为一个侵略中国的日本军官,作为一个对中国人民犯下过罪行的日本军官,我深感忏悔,对因为战争而山河破碎、颠沛流离的中国人民深表抱歉。你们不但不追究我的过去,不追究我的责任,还大度地接纳我,视我为你们的同志,我感到十二万分的荣幸,对于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大度,我有了更切实的认识和体会。为表示与过去一刀两断,我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林新程——与中国人民一道携手,为共同反对战争、反对日本财阀和军部寡头而努力的新的征程!”

“哗哗哗!”小林光秀的开场白引起众人热烈鼓掌:抗战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日本佐级军官被八路军俘虏,现在突然有个中佐投诚还如此信誓旦旦地表态,大家都觉得战争胜利的天平已经倾斜,中**民的好日子已露出了曙光。

“这一次的战争,不是中国人民与日本人民的战争,也不单纯是中国人民与日本军队之间的战争,其归根到底的实质是团结起来的中国人民与日本军阀、垄断寡头之间的战争,随着战争时期的拉长,随着伤亡的不断扩大,随着国家财富的快速消耗,被财阀们虚伪宣传所欺骗,所蒙骗的日本人民将来是一定会醒悟的……我算是已醒悟过来的其中一员。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和日本都是具有悠久历史、伟大传统的国家,又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在历史上日本向中国学习过很多好的方面,并以中国文化为范本发展起来了独特的日本文化,每一个到日本的人都会感慨日本与中国渊源之深刻,既然中日在历史上相对比较和谐地共存了2000年,那说明中国和日本是和日本有共存共荣、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空间的……这个空间比战争、比掠夺、比侵略的空间大得多、广得多!”小林光秀停顿了一下,“请诸位同志注意我的用词,我的共存共荣是两个民族互相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惠互利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与日本财阀捏造的皇道乐土宣传,实际是日本凌驾于各民族之上、压迫、奴役其他民族的虚假宣传是不同的。”

在台下聚精会神听着的叶群迅速记下几个字:共存共荣——说明这是个民族主义者,哪怕他投奔八路军,也不会同意我们消灭日本。

“我投奔八路军以后,接触到很多以前我前所未见、前所未闻的东西,我认真学习**提出的《论持久战》,对于他提出的坚持长期作战、敌后作战、游击作战的思想佩服得五体投地、茅塞顿开。不瞒诸位说,我在满洲稍微有点名气,人称反游击战专家,对于讨伐、扫荡颇有一番自信,也取得过一定成绩。但我到华北方面军工作一年多来,我的计划总是失败,日军的战术总是被看破,有关大扫荡总是最后无功而返,我所谓的那点‘反游击战’经验屡屡遭到po jie,这是困扰我很久,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到了八路军,学习了军民一体、学习了人民战争,我就真的懂了……为什么满洲的抗战和华北的抗战呈现截然不同的结果?除了一些客观条件,我觉得更多是主观上的。满洲的抗联部队没有**战略战术思想的指导,没有遵循**关于人民战争的理论,没有gong chan党的坚强领导,不重视根据地建设,只希望用军队和日军硬碰硬,这种片面的抗战路线当然不可能胜利;而华北八路军的抗战,因为有了**的带领和指挥,有了正确的思想指导,所以能不断取得胜利,八路军从几万人发展到几十万人,根据地从几个县城发展到几个省,这就说明了这条路线在战略上是对头的,在战术上是可取的;再多的军队,再好的武器也抵挡不住这种先进战略战术的运用,日军不是与几万几十万八路军在作战,日军是在与4万万中国人民在作战,这是不可战胜的对手!”

台下哗啦啦的掌声,叶群连忙记下:人民战争——他认识到了他的失败的根源,认识比较深刻。

“大家都以为日本是强国,是先进国,日本人民的生活一定很美好。实际上日本人民过着很痛苦的生活,比中国人民还痛苦,我小时候就是贫民,直到当兵之前都没能够吃饱过一次饭,是到了军队才第一次过上了温饱的日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那里有很多好东西,有了他们日本人民就能过上好日子……这是个彻头彻尾的虚假宣传,为打中日战争,日本已消耗了几百亿日元,摊到每个国民头上差不多就是几百元,这比他们辛苦劳作一年的收入还要高,同时,日本军队从中国抢走的那些东西,除军队获得很少部分外,大多数都落入了官僚、贵族、财阀和政客之手,日本人民除了收获一种虚幻的、所谓‘开疆拓土的荣光’,其他一无所获,只有不断勒紧裤腰带支付层出不穷的苛捐杂税……这场战争中国人民痛苦,日本人民也很痛苦,痛苦的根源就是掠夺、欺压人民的日本财阀阶级,他们不但欺压日本人民,也欺压中国人民,因此我认为中日两国劳动人民特别是无产阶级,是天然具有同盟属性的,是可以携手一起反对日本财阀的残暴统治的……”

“我虽然入了士官学校、读了陆军大学,当了中级军官成为了所谓的军队精英,但我一天也没有忘记我出身于劳动人民,一天都不想背叛自己的阶级,我总想为日本人民做点事


状态提示:第二十八节 听其言观其行(3)--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