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铁十字>第二十二节 在延安(1)
和维度是不是绝对正确,从来没有人有这个奢望——所以你不要指望攻击这个维度中的缺点和漏洞来达到推翻整风的目的。

孤立在1942年看整风,当然看不明白,但安子文既然是老革命,就不能不懂历史,能不看从前:遵义会议前后,随着中央苏区在实践上失败,博古路线在政治上失败,在毛的启发和诱导下,张闻天和王稼祥相继从原中央政策的拥护者转变为批评者,成为毛要求改变z dao的重要支持力量,在张闻天成为中央总负责人之后{编者注:事实上的z aodong也取代了周恩来在红军中的最高军事指挥地位。至此,毛与张一个全力掌管军事,一个集中精力于党务,两人开始密切合作。

随着长征胜利,毛的地位得到巩固提升,已完全压倒了张,但在党内同僚压力下,他还只能违心接受对z过去政治路线的评价——“z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这是横亘在面前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这不仅来自莫斯科,也因为是遵义会议参加者所一致拥护和接受的正式结论,同样也是毛与张政治结合的基础。但安子文知道,这并不是毛内心真正接受的观点。毛认为过去十年的政治路线是错误的,而张等人认为过去路线是正确的——只不过执行者出了偏差,敢不敢质疑这条路线,成为对历史、对苏联态度的分界线。

这条结论不推翻,毛永远是莫斯科路线的执行者,只有推翻这条结论,毛才能实现“将马列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希望{编者注:所谓第一次理论飞跃},才能掌握主动权。毛等待着,他相信关键时刻总会有人站出来——1937年春夏之际,liu shao qi站了出来,就十年路线问题向张闻天发起挑战,写了两封陈述自己意见的两封信。在这两封各长达万言的类似政治意见书的长信中,大胆地突破了gong cong政治路线是正确的”结论,尖锐批评了1927年之前及1927年以来尤其是z gong的极左错误,认为:

1、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不仅是“右倾的陈独秀主义”,而且还有左倾错误,他以自己亲身经历为例,猛烈抨击了广州、武汉时期工人及民众运动中已达“骇人”地步的“左倾”狂热。

2、反复抨击z“十年来一贯地犯了‘左倾’错误”,并且强调十年错误已形成“一种传统”,特别集中抨击了z有关白区工作的方针,用釜底抽薪的办法全盘否定了十年政治路线。

3、要求在党内公开讨论党的十年历史,并且详细述说自己因坚持“正确”主张而遭“打击”的经历,把批评的矛头直指z yang z zhi ju,暗示中央有关领导人要为错误承担责任,透露出要求改组z ling dao机构的明显意图。

这里明显的斗争矛头是王明,但实际上张闻天也在其中——按照安子文朴素的观点,张和王只有执行路线程度和方向的区别,没有贯彻路线不同的区别。

张当然不能接受这种观点,便进行了理论和历史争论,对于这种争论,安子文当然没资格参与,不过他看得很清楚:毛置身于争论之外,不过对liu shao qi明显表示同情,换而言之,他希望刘的意见能被z dao层所接受。但由于反对刘的声音较多,他又担心刘承受不住张闻天和党内的巨大压力,公开发表了声援刘论点的重要讲话。虽然最终刘的观点因为遭到普遍反对而决定从长计议。但安子文清楚,刘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这次论战中发现了liu shao qi的杰出才干:首先在白区工作方面的丰富经验,其次有不俗的理论能力——认为十年“左”的传统和根源之一乃是“思想方法与哲学方法上的错误”,即“形式逻辑”是造成“许多错误的根源”,这给毛耳目一新的感觉,也符合毛对张这种马列理论家的态度。

斗争很迅速有了结果:张的威信被削弱,而刘在次年被委以北方局和中原局两个中央局书记的要职,不过刘的中心在华中,迅速组建了中原局领导机关,具体落实毛有关开辟华中的重大战略行动。而安子文这个时候也飞速蹿升起来,1936年还只是北平市委组织部长,2年后就在北方局支持下担任了冀豫晋省委委员兼统战部部长,再过2年又担任了太岳区委书记——和老革命陈赓平级,甚至在党内地位还高于陈赓。为什么能这么快,当然是领导有期待——刘的精力都在华中,但北方局也需要有人帮他盯。

这次到延安,给安子文安排的职务是中央党校二部副主任,协助主任主持日常工作,这背后的含义不需要看就懂——老领导给予了更高期望,所以安子文心事重重——对他而言,小林光秀到底是一枚能助力升天的火箭呢还是一颗将他炸得粉碎的zha dan?

不幸的是,这两种判断最后都实现了,虽然不是同一时期发生的……...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状态提示:第二十二节 在延安(1)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