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北雄>第1813章迎接

长安郊外,朱紫云集。

李靖到时,众人齐齐施礼,黑压压一片,前面的几位都是朝中重臣,再加上外孙秦王李原,李靖感觉自己的人生来到了最为浓烈的时刻。

为了表示自己没有骄矜之心,离有数里,李靖便下马步行,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来到近处,和众人一一相见,虽然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可心底深处却也萌发了几许恐惧。

人臣到了他这个地步,前面还有什么等着他呢?

还好还好,他是国丈,又是帝师,有了这两层护身符,应该不会重蹈历代那些名臣大将之覆辙吧?

此时他身边围绕的都是从龙之臣。

尚书左仆射温彦博,吏部尚书王泽,刑部尚书杨恭仁,户部尚书苏亶,礼部尚书李纲老迈,前些日子病了,由礼部侍郎杜淹代为迎接大都督还朝。

另外羽林中郎将,兵部侍郎尉迟恭,左监门卫大将军庞玉,左屯卫大将军窦琮也在其中。

其余诸如中书侍郎刘政会,门下侍郎长孙顺德,着作郎虞世南,鸿胪寺少卿独孤开远等人,也都是头角峥嵘之辈。

再加上之前的徐世绩和王智辩两位大将军,四位卫府大将军加上一位羽林中郎将,等到在众人簇拥之下重新启行,李靖脸上笑的已经有些僵了。

…………

温彦博在旁边殷勤问候,主要是探问李靖病情可是已经痊愈,在京中听闻大都督病倒在了东来,满朝上下都很担忧。

陛下还派了御医赶往东来,为大都督诊治云云。

李靖挺不好意思,只说许久未曾乘船出海,在海上浮浮沉沉的染了风寒,于是在东来小病一场,养了几天也就好了,不算什么。

旁边的几位就都开始称赞大都督身体康健,实乃国家之福,不过以后还是要保重身体等等。

这些人说话都非常的有水平,没一个人谈及李靖的年纪,只说好听的,让李靖心中很是慰贴。

当然了,他最关注的还是自己的外孙,虽然份为君臣,可在李靖这里也隔绝不了亲情,就算有这么多朝中重臣陪着,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话,他也没忘了问起李原的学业以及现在的状况。

李原从小受的就是严格的贵族教育,三岁时就随母亲来到了长安,之后就是按照皇子的规格来培养的。

如今他还谈不上什么城府,可大场面见了许多,并不拘谨,礼节之上也不会出错,外祖父问什么,他就答什么,应对从容,在众人面前显露出来的都是皇室的雍容风范。

皇子刚刚出宫,以前都养在宫中,和外臣们几乎没有太多的接触。

此时众人都在注意他的言谈举止,各人在心中都有所评估,更让人关注的则是皇子和大都督的相处,这在政治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如果大都督稍微露出些不喜之意,那可就有的说道了。

还好,祖孙两人言谈甚欢,没有闹出其他的故事来。

李靖和众人其实都暗自点头,皇子被教导的很是得体,至于性情和才能,却还要拭目以待。

还是那句话,之后的几年对李原很关键,能不能晋位太子,就看他这几年的表现了,迎接李靖还朝,算是他在朝臣面前第一次正式亮相,留给大家的印象还不错。

…………

之前范文进回朝述职的时候,又是赠送府宅,又让他休假什么的。

李靖则不同,万众瞩目之间,程序上要复杂的多。

一行队伍先去到长安南郊外的屯卫军军营当中休整了一天,换上了早早就准备好的仪仗,随从的唐军将士也都穿上了崭新的铠甲,一面大大的日月星辰旗也被打了起来。

第二日上午,人们用过了早饭,整理一番,由礼部和太常寺官员陪同,队伍这才迤逦进入长安城。

消息早已传了出去,此时整个长安城万人空巷,一片欢腾。

这相当于举行了一次庆典,从年初的时候就开始酝酿,到了现在人们终于释放出了如火般的热情。

自元贞六年,东海大捷的消息传回来,到现在也有一年了,朝中一直在压着,没有进行任何大规模的庆祝活动。

满天下的人都知道高句丽被大唐灭掉了的消息,强仇大敌,一朝灰飞烟灭,唐人之振奋可想而知。

官员们觉得此战是足以和霍去病封狼居胥相媲美的功绩。

百姓们的想法要淳朴的多,当年炀帝三征高句丽,弄的天下沸腾,百姓妻离子散,更是开启了黑暗的隋末战争岁月。

如今高句丽终于被灭掉了,百姓们在官府的宣传之下,觉得这确实是一件可以告慰祖宗的大好事。

今日大都督李靖还朝,点燃了人们积蓄已久的热情,长安百姓扶老携幼,来到朱雀大街旁边迎候大唐战神李靖李药师,焚香而拜者比比皆是,不久便弄的长安城烟雾缭绕。

这要是被后来的人型生物们听说了,必定要大加谴责的,可现在他们还在玩泥巴,却是不关长安百姓什么事。

在百姓翘首以盼当中,入城的队伍分成四排,策马缓行,进入了长安城门。

只才露面,没有看见大都督李靖的将旗呢,只一杆日月星辰旗稍一显露,候在城门左近的百姓便已发出了欢呼之声,然后便向城内蔓延开去。

万众一呼,震天动地。

李靖在队伍之中策马前行,一身簇新的官服,身下骑着的是正经的西域大马,红光满面间,人都好像年轻了几岁。

从少年


状态提示:第1813章迎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