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攻约梁山>第227节君臣妙策,上

陶大仙鼓动赵佶灭佛不是想进一步加剧赵佶众叛亲离险境让大宋江山更风雨飘摇而迅速轰然倒塌。

他对付佛门的目的是其一,而客观上实际也有利于宋王朝的苟延残喘。

大宋人口从近亿规模暴减到眼下的两千万左右,不止是财力物力流失到严重不足,人力也骤然紧张起来,要养兵养官养“我辈读书人”,要养地主士绅、地痞黑帮,更要养强盗反贼等众多等着供养的,若是还要供养靠着不劳而获弄来积蓄的大量钱财、拥有的大量田地等资源和化缘等手段能继续寄生社会的论十万数的庞大教门中人,社会根本承受不住如此压力,只会加大一齐指向朝廷的民愤,加剧造反动荡,本就只剩一层华丽皮的大宋会转眼崩溃。

道门也就罢了,被佛门挤得衰落得不行,本就没几个道士,对社会影响微弱。而佛门是决不能允许其再肆意存在的。

赵佶若是不及时整治佛门,大宋会被这群有最精深寄生社会智慧的僧人光明神圣地吃垮迅速拖垮,灭也灭得糊涂。

要赵佶灭佛也有现实基础,不是要赵佶硬头皮蛮干坏了事。

夏收季移民狂潮后,寺庙与僧人最多的江南佛门全完蛋了。僧众没逃离到江北另寻存身地的,都积极投身造反大业了。

另一个僧人相对极多的富裕安宁地蜀中如今却是一个僧人也几乎没有了。

汉民聚居的地方的寺庙大多贼有钱,被四起的官府害得残余的土豪列强及打手在怀恨疯狂到处杀人破坏与洗劫中盯上了,顺手杀抢了,剩下的隐在少数民族区的不多寺庙也被陈希真马灵领导的强盗军在强迁少数民族部落的过程中有意席卷和整治了,恶僧杀掉了,自愿投海盗还俗的不用说了,只想享受伄门不劳而获妙处的能干活僧人全被抓了强迫随移民队押往海外劳动去了,剩下的既没医术功夫等特长只会念佛又不肯放弃装佛的年老虔诚高僧们全没动,不强求,但把寺庙全洗劫一空,别说是钱粮,就是庙种的菜都刻意全吃绝根,空荡荡的寺庙除了破床烂板凳什么也没有,高僧们可以自由继续在庙中存身装活佛,但一无手下照顾,二无在荒山野岭凭自身能耐打猎找食的本事,大自然就是这样,人进,野兽退,人少了,野兽就来了,寺庙在众多回归的野兽环饲下,高僧想出门采个野菜糊口度日得有赴死觉悟。三呢,周围的人口移民近空,无处化缘,没人再白白供养着惯着他们,高僧们号称佛法无边,却根本无法逞强在寺中继续立足,那个个是有生存大智慧的,精明着呐,趁着海盗还在野兽不敢近前时就阿弥陀佛着赶紧仓皇离开了,想到蜀中其它人口繁华地占寺庙继续悠然做佛,可失控的蜀中到处有歹徒出没,剩下的官府人官贪兵凶都红着眼恨不能趁着混乱多捞点,剩下的蜀中那点人口也不是往日占绝大多数的善良好糊弄愿施舍的好人,又遭受各种抢掠,家家钱粮极度紧张,残存的昔日无良大户也得挖野菜甚至考虑啃树皮争取熬过这段艰难活下去,在前途未卜人人自危的这个动荡凶险时期,忧虑自家生存问题都恨不能提凶器抢别人呢,岂有心思和多余钱粮关照上门化缘的僧人?

也就是高僧们光溜溜没值钱东西,否则自动送上门岂有放过之理。

物质成了紧迫甚至要命的需求时,精神需求、信仰什么的自然就靠后了。

如此一来,再有名望,再高僧也不灵了。

眼看在蜀中混不下去,顾不上高僧形象与面皮艰难乞讨也差点儿饿死途中,高僧们大叹人心不古皆恶,蜀中众生皆跌入魔道地狱,需求佛门慈悲教化解救,却极少有肯饿死也要慈悲舍身教化拯救的,只能狼狈逃出蜀中。

蜀中紧邻的大理国,那是佛门兴盛的佛国,僧人数十万,过得可体面从容了。

可惜,佛门是分派系的,也有激烈的地域利益之争。

蜀中佛门与大理国佛门多有观念利益纷争,互视对方为邪门歪经,互瞧不上眼,一向很不对付,说到底是都不肯让对方沾到自己地域信民的便宜。蜀中高僧们遭难了却不会得到大理佛门的同情,只会遭到嘲讽,若是逃到大理只会被进一步踩几脚。大理僧人是绝不会肯让这些高僧来自己的地盘做佛爷争好处的,遇到了不悄悄弄死已经是大度守慈悲戒律了。

如此,高僧们只能逃到大宋其它地方寻求吉祥落脚地,大相国寺是首先。

如此,蜀中僧人就消失的干干净净的。

如今除了反贼王庆的地盘,整个南方就没正经僧人存在。道君赵佶若要灭佛,南方就不必操心费力了。

大宋寺庙和僧人第二多的区域就是富裕发达的从长江到淮河这一带,却也是僧人叛逃与移民狂潮席卷经过得极凶的重点区域。寺庙得存的不少,但僧人和财富流失极其严重,已经衰败不成气候,剩下的僧人在重新打理努力再求悠然日子。

大宋第三佛门兴盛之地自然就是以大相国寺为首的京畿与附近州府地区了,也就是围绕京城的河南这一带。

这一带是遭受移民狂潮冲击最轻的区域。

因为京城有近百万禁军重兵,移民在流窜中害怕被朝廷的大军追剿堵截,自然极力避开这一带。也因此寺庙遭殃的也最轻,总体上仍是兴盛富裕一派神圣辉煌的气象。只是,寺庙的僧人也同样叛逃不少,浮财也遭受不同程度损失。

再往北方,佛门情况就又严重了。

先是发起清真山


状态提示:第227节君臣妙策,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