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青春校园>篮球之上帝之鞭>196.第196章 卧底

王治郅重新上场,他就是为了进攻而准备的。在他之前,nba也有很多会投三分的内线球员,其中最著名的要属活塞坏小子的头头,万恶之源比尔-兰比尔。只不过和兰比尔相比,王治郅的防守与篮板能力基本忽略不计,这也是为什么考恩斯以及其他nba教练看不上他的原因。

一个7尺1的内线球员,对抗能力可能还比不上一些小前锋,如何能在nba立足?而莱昂本赛季为他找到了价值所在,关键时刻,他能在外线进球。

7尺1的身高保证了他在外线很难受到小个防守球员的干扰,如果对方的内线出来跟防,对不起,你内线就空了,凯尔特人还有一干外线攻击手可以突到内线。

之所以过去很少有这样的球员,原因很简单,大个子不愿意练投篮,而且对抗激烈的nba赛场让那些经历了内线搏杀的大个子,很难保持稳定的投篮手感。

王治郅有着良好的手感,而且莱昂不要他去内线硬抗,在来到波士顿后,王治郅的投篮训练标准是和外线球员一模一样的。所以当他自信满满地站在三分线外,继续叉着腰的时候,肯扬-马丁不得不寸步不离的盯着他。

篮网的球员注意力高度集中,斯科特刚刚在防守端已经布置了,死守三分线,放两分,绝不要犯规送对手上罚球线。因此,马丁可以毫无顾忌地防出来,况且刚刚两次在王治郅这里吃瘪,他觉得气极了。

一整场比赛蹂躏了安托万-沃克,到头来被凯尔特人一个饮水机管理员占了便宜,脾气暴躁的他哪里忍得下这口气。裁判发球的哨子还没想,他已经开始用小动作推搡王治郅了。

王治郅不为所动,反正莱昂说了,这个时候他就是佯攻点,吓唬人的,站在场上装个样子就行了,既然马丁盯着自己,他目的也就达到了。

“哔!”裁判的发球哨响起,他把球递给了pj-布朗,出了他以外,此时凯尔特人场上的其他四个人都有三分能力。布朗接到裁判的球后,没有任何犹疑,因为他知道,只要他犹豫了一秒钟,他们的进攻战术就失败了,因为他们没有战术!

吉尔伯特-阿里纳斯原本站在三分线上,他突然一个后撤步,向后退了一大步,布朗立马把球传到了阿里纳斯手中。阿里纳斯离着三分线一大步的距离,直接拔起来就投!

这球突出了一个出其不意,可是阿里纳斯距离篮筐实在有些远,投篮准备也很不充分,基德反应也非常快,立马胳膊封了上来。

球在空中划出一个很高的弧线,莱昂在场边一看就知道这球进不了,明显力道小了,但是凯尔特人还有机会。球砸在了篮筐前沿,保罗-皮尔斯依靠强壮的身体,硬生生地顶住了两个篮网球员,抢到了这个前场篮板球。在不断的无球模拟训练中,凯尔特人每一名球员的篮板预判能力都提高了一个档次。

但是抢到球的皮尔斯知道,他不能在篮下直接上篮,他们要的是三分,时间还够,他找到了底角的里德,把球传了过去。

里德在斯特尔斯的干扰下,接球接的不太顺畅,但好歹拿住了,他运了一下球调整了一下空间,快没有时间了,五秒不到,他仓促出手,球砸在了篮脖子上!

这时候pj-布朗已经冲到了场内,这是凯尔特人的最后一次机会了,所有的篮网球员都挤到了三秒区附近抢这个篮板球,篮下挤成一片。肯扬-马丁是场上所有人中弹跳最好的,他冲向球的落点,然后高高跃起,身边pj-布朗在挤他,他没办法稳稳地将球拿下来。

于是马丁像打排球一样把球猛地朝外拍,想直接把球拍过中线,最好拍到基德的手里。

但是,马丁漏掉了王治郅。

从头到尾,王治郅没有朝三分线里迈一步,他就在那儿站着,因为莱昂告诉他了,“到了关键时刻你就在三分线外站着,比你到三秒区里躺着强。”

然后,王治郅守株待兔等来了马丁的大礼包,一个飞来横球,落到了他的手里。

距离全场比赛结束还有1.2秒,王治郅没有任何的犹豫,接到这个力道、速度恰到好处的“传球,”王治郅在弧顶直接三分出手,一个看似慢悠悠的颠投,却成为了全场球迷眼中最致命的动作。

球还没有进,场边的莱昂就举起了手,伸出了他的食指,他大喊道:“over-time!(加时赛)”

球空心落网,比分被扳平,加时。

……………………

一场原本可以早早结束的比赛,被王治郅的三分球拖进了加时赛。而且加时一打就是三个,直到第三个加时,肯扬-马丁和柯林斯的都被罚下场,保罗=皮尔斯突然发威,一记三分加一个中距离,带走了比赛。凯尔特人在客场艰难地拿下了篮网,莱昂复出后率队取得了三连胜。

在回旅馆的大巴车上,洋溢着轻松欢快的氛围,虽然这场艰苦的三加时让所有人疲惫不堪,但又有什么比这样的胜利更能让人欢欣鼓舞呢?

王治郅成为了球队的英雄,在比赛结束以后,每个凯尔特人的球员和工作人员都找到王治郅和他庆祝一番,王治郅脸上也是露出了久违的灿烂笑容,就连脸上的青春痘都更亮了。

唯一不开心的人,只有安托万-沃克了,在第四节被换下场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得到上场机会,相反替补他登场的王治郅拯救了球队。

虽然王治郅在加时赛没有什么表现,可是莱昂还是用克里斯-安德森在大前锋的位置打完


状态提示:196.第196章 卧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