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阳的蒯越率军迅撤出养阴里。宛城若失,不但失去了朝廷和天子以及大军的粮草,更会被包围在鲁阳遭到北疆军的前后夹击,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军的情况下,大军很快便会败亡。
蒯越的军队刚刚撤到鲁阳,苏飞再度急报,博望坡阻击失败,大约有四万到五万北疆军包围了宛城,请马上回援。
邓义、庞季要求蒯越立即放弃鲁阳,全军回撤宛城。宛城城下有四、五万北疆军,可见洛阳方向的北疆军主力已经南下,己方在颖川战场上面临被动挨打的窘境。当前还是后撤宛城,保存实力固守南阳为好。目前北疆军已经突破洛阳八关,大军再坚守鲁阳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袁熙极力反对,他要求留守鲁阳,要配合豫州的袁谭反攻颖川。
庞季很激动,他冲着袁熙大声说道:“如今洛阳被困,粮草断绝,试问李翊会在这种情况下即刻攻打洛阳吗?不会。他会抓紧时间巩固颖川,他会想方设法打击我们。只要我们对北疆军无法形成威胁,李翊就可以慢慢打洛阳,甚至可以围而不攻,所以我们当务之急是保存兵力,是保持对北疆军的持续威胁。”
邓义也劝说袁熙:“宛城的粮草辎重决定着我们的生死,现在只要保住了宛城,将来我们随时都可以攻打颖川,又何必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
蒯越断然决定弃守鲁阳,全军后撤宛城。袁熙虽然极不情愿,但他实力太差,依靠个人力量无法守住鲁阳,只能和荆州军一起南撤。
四月底,关羽兵不血刃,夺取鲁阳。
吕布得到关羽的命令,率军回撤,坚守于堵阳、叶城和昆阳一线。
………………
在关羽夺取鲁阳的同时,洛阳城西的上林苑,在李翊的主持下,北疆军参战众将齐聚中军大帐,召开军议,部署攻打洛阳的事宜。
洛阳城东西长七里,南北宽约十余里,总体格局为北斗七星状。北斗七星的“勺柄”在北城,而南城临水,距离洛水河只有四五里,不利于军队展开,因此李翊决定把攻打方向定在东、西两城。
洛阳城坐北朝南,以南为尊,共有城门十二道。其中南城的平城门是洛阳的正门,防守坚固,而北城的夏门却是洛阳城最高大的城门,其门楼有三重,离地二十丈,极其雄伟。把主攻方向选择在东、西两城,等于避开了洛阳城最难打的两个堡垒。
洛阳的东、西两城各有三道城门。东城由北向南,依决为上东门、中东门和耗门;西城由北向南依次为上西门、雍门和广阳门。这些城门都有两重门楼,城墙离地百尺。城外的护城河通过阳渠和洛水连为一体,正常情况下可以行船,河道一般都有十几丈宽。
“我们过去攻打的城池和洛阳城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两者之间的防御能力差距太大。”徐庶站在地图前,脸显忧色,语气也带着三分无奈,“洛阳城的城墙厚度一般为五十尺到七十尺左右,其墙根厚度更是达到了一百七十尺。这种厚度的墙根就算我们把城基全部掏空了,城墙也不会坍塌,最多是整体下沉而已。所以……”
徐庶面对众将,苦笑道:“我们召集了很多精于土木建筑的官吏和技艺高的工匠商量了很久,最后决定放弃挖掘地道,免得费时费力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