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青春校园>大明时代之死人香>第三五章 军制新编

更新时间:2010-11-12

高旭睁开眼,望着窗外透进来的晨曦,出神了好一会儿,才意识到自己身在大明朝的现实。他起了床,简易地洗漱了一下,打开房门,一走出去,只见门立着一个年轻的身影,等待着他去校场会操。

自从收到父亲投水自尽的消息之后,夏完淳痛定思痛之后,便把幸存的家人接到崇明避难,自己则是弃笔投军参加同盟军。高旭把他安排在身边,成为勤务兵性质的近卫亲兵。平日里,高旭有很多突如其来的想法,极需要一个能把他想法付诸于文字的人,而才气横溢的夏完淳便是最好的人选。

立在门外的夏完淳穿着一身藏青色的新式军装,使得他俊秀的形象中多了几分勃勃的英气。

自成军以来,除了一部分军士穿着明军那齐膝、窄袖、内衬棉花的红胖袄制服外,另外则是穿得五花八门。吴淞的战事进入相持阶段之后,高旭终于忍住不了同盟军这种犹如土匪下山一般的军容,以中华旗上的青色为主色调,在明军制服的基础上改制出一套新式军装。然后,让老家伙在高老庄的手工作坊中赶制出一千套,在他的近卫队中开始改装。

中华旗本来就是寓意着青天白日,同盟军的军服以藏青色为主色调,便应承了打造出一个青色白天般的朗朗乾坤的理想。这便与以前明军以红色为主色调的军服区别开来。自此以后,同盟军也被世人称之为青衣军。

高旭望了夏完淳一眼,能把这个闻名江南的天才神童、被后人津津乐道的少年英雄作为自己的勤务兵,高旭还是有点少得意的,他微笑道:“存古,早商人也彪悍。”

“督帅,早。”对于高旭的亲和力,夏完淳还是带着一丝不习惯的拘谨,他行了一个同盟军的击胸军礼,道:“禀报督帅,同盟军第三镇将士已在校场全部待命,请督帅移驾检阅。”

吴淞城是个千户所城,实际就是一个大兵营,民户并不多。在东城的校场占居了很多的面积,在修缮城墙的同时,高旭也把校场扩建了一圈,并在划出饶场的跑道,五千米长跑也是军士体能训练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校场上,以徐鸿、赵天武、邬含蓄为首的三营人马静静地阵列着,等待着高旭的到来。

徐鸿的第一营脱胎自以前旭卫队,也称之为旭卫营。经过小石湾、嘉定两场战斗,只余下一千多老兵。在嘉定,徐鸿又招入大量乡壮义士,把旭卫营补充到三千之数的满额。经过吴淞十余日的守城战之后,清军虽然伤亡惨得,但主守吴淞的旭卫营也折损极大。经过小石湾、嘉定、吴淞三场战斗幸存下来的老兵,算得上精锐了。这次,高旭没有打算再往旭卫营里渗水,兵不在多,而在于精。

高旭决定把所有的燧发式火枪集中起来,以新式的全火器编制来重建徐鸿的旭卫营。

因为一个纯火器防御的空心方阵是由四面组成,高旭决定以四四制来整编火枪营。以伍、什、队、哨、营、镇诸单位逐级建军。

以十一人为一什,设什长一名,火枪兵十名,其中两名设为伍长。

四什为一队,共五十一人,设一个辎重伍,设队长一名,其中火枪兵为四十名,辎兵为五名,一队可构成火枪兵基本线型队列。

四队为一哨,共二百三十人,设一个辎重什,一个亲卫什,正副哨长各一名,其中火枪兵有一百七十人,可以构成火枪兵小方阵,作为基本的战斗单位。

四哨为一营,共一千一百多人,其中设轻炮队、近卫队、辎重队及医疗队等编制,设正副统领各一名,参谋若干;有火枪兵七百二十人,轻炮四门,可构成火枪兵的中型方阵,作为基本的战术单位。

四营作为一镇,共约五千多人,可构成火枪兵的大型方阵,作为基本战略单位。

三镇作为一军,加上支持单位约有二万人。

以新式编制来看,营级单位由三千人压缩到一千多人,镇级单位由近万压缩到五千左右,走的是精兵路线。如果同盟军真有三镇十二营,总共二万之数的精锐之师,在当今天下,何惧没有立足之地?!

在吴淞的防卫战中,大量的人力物力从崇明岛来支援着这个沿江堡垒。

为了增强同盟军将士的凝聚力,高旭定下了每日早上向中华同盟旗宣誓的规章。在旭日东升之际,除非身在战斗之中,否则所有的同盟将士必须向中华旗宣誓。高旭推行的这种早上的升旗仪式,对于后世来说,习以为常,但在这个时代来说,使得同盟军分外的与众不同。

在朝辉中,高旭神色庄严地走上主席台。

立在主席台上,高旭向台下的同盟军将士行着击胸军礼,然后看着以夏完淳为首的几个亲兵缓缓升起中华同盟旗,台下两旁的以满江红为基调极为豪壮的军乐响起,接着全军将士一边行礼,一边齐声喊着同盟军的建军纲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新编后的同盟军第三镇,总共五千多将士的齐声呐喊响彻了整个吴淞城。

高旭望着那面迎风飘扬的中华同盟旗,心中感慨万端,只要这面旗帜不倒,这个饱受着满清铁骑摧残的时代就有希望,这个旗帜所代表的民族就有希望随身养个狐狸精!

在吴淞城外的江面上,同盟舰队也击发着隆隆的炮声,应和着城内震天的宣誓声。

一直呆在吴淞城里考察高旭以及他的同盟军的顾炎武与归庄俩人,


状态提示:第三五章 军制新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