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青春校园>虫儿飞飞>(8)(106)原上草之甜蜜的啰嗦

“老鸭汤?”荭茗纳了闷了,没见汤里面有鸭子呀网游之天下无双。

“嘿嘿,鸭子先用文火熬了5个小时,然后倒下了老鸭汤再和黄芪、荷叶、滑石、白术、藿香、佩兰……等等一起熬,再熬用小火熬上3个小时就大功告成啦!”

“为什么是鸭汤?”荭茗不耻下问。

“因为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鸭肉的蛋白质丰富。三伏天可不能像冬天一样去补羊肉啊狗肉什么的,所以鸭肉可以说是三伏天补品最好的。”蓝奕眼睛亮亮的,“还有哦,这里面最好的一味中药,是这个黄芪。”

“香火多相对,荤腥久不尝。黄耆数匙粥,赤箭一瓯汤。”荭茗熟练地念出来。

这是白居易的一首诗《斋居》。

“黄耆”就是“黄芪”,而“赤箭”是指中药天麻。黄芪、天麻之类的在今人看来纯属药材,而在古人看来却可列入日常食谱。黄芪味甘、微温,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的作用。

大文豪苏东坡也曾在诗中提到过他在大病初愈时喝黄芪汤的事情:“孤灯照影夜漫漫,拈得花枝不忍看。白发欹簪羞彩胜,黄耆煮粥荐春盘。”

此外还有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诗:“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诗中的“王孙”就是黄芪古老的中药别名。见于与王维同朝的甄权的《药性论》,转载于明朝药物学家所著的《本草纲目》,黄芪,旧作“耆”,长也。被李时珍称为“补药之长”。

从唐代的白居易、万维到宋朝的苏东坡,文人们的餐桌上竟少不了一道黄芪粥,病后喝,吃素时也喝。古代儒医不分,白居易、苏东坡之辈想必也深谙药食同源之理。

蓝奕故作不满地撇嘴:“喂,知道你是才女啦,但你就不能让我显摆一回么?”

荭茗不领情:“哦哟,看来我们小奕要为爱变身了哦!”

“变什么身?”

“从纯情小少女变身成十项全能温柔贤惠的巧手主妇啊……”荭茗戏谑地看着她校园全能高手。

“那是!”蓝奕还以为是夸奖她呢。颇为得意地应下了。结果一转头就听到荭茗的闷笑声,这才明白过来,“好啊你,你损我呢!你才主妇,你全家主妇!”

荭茗已经在一旁笑得站都站不稳了。

“你老实说,这是……谁……谁告诉你这些的?”背后肯定有高人指点。

“呃……我自己知道的不可以么?”蓝奕嘴硬。

荭茗过来搂住她的肩膀,用眼神轻轻一瞪。蓝奕就立马投降了。

“好啦,是刘妈教我的啦!我哪里懂这些啊……”蓝奕一脸郁闷。

“嘿嘿,就知道啦!”荭茗意料之中的表情,“既然是刘妈教的,那我总算放心了。”

“喂喂喂,什么叫总算放心啦!我就那么不靠谱么?”蓝奕不服。

“不是不靠谱。是特别不靠谱……”荭茗不留情地继续给予打击。

蓝奕白了她一眼,然后将两个保温瓶甩给她,又不知道从哪里拿出了另外一个保温瓶来,刷刷刷地从另一个锅里面倒了一壶汤水进去。

荭茗傻眼了:“这又是什么?不会又是‘补品’什么的吧,给谁的?”

看到荭茗一脸紧张的状态,像那是一瓶鹤顶红似的,蓝奕不由好笑:“你少自作多情,才不是给你的呢!”

“那谢天谢地了!”荭茗双手合十望了一眼天。

蓝奕愤愤道:“你小心我再弄一锅。然后下一斤砒霜毒死你!”

“砒霜现在可是禁药哦,而且一斤耶,你当是喂猪啊?”荭茗也贫嘴。

“哼,我从现在开始无视你。”蓝奕头也不抬地说。

荭茗笑笑,走过去她在倒的东西。好奇道:“这是什么?闻起来好清凉的感觉哦,里面一定有菊花吧?”

蓝奕全然忘了刚刚自己说过的话。笑道:“这是凉茶啦,三伏天喝凉茶。也是有讲究的哟。”

“你这又弄‘补品’又弄凉茶的,你想喝死他们俩啊?”荭茗翻白眼。

“谁说这是给他们的?”

“不然呢?”

“这是给刘妈熬的凉茶啦,她老人家怕热,要注意防暑清凉。”刘妈教会她那么多,她当然也要做点事情回报回报啦。

荭茗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呀!呵呵,还是小奕有心了,我就没有想到呢。”

蓝奕不好意思地笑笑:“没有啦,是刘妈前两天总是说有些上火头晕,所以我才想到的。去网上查了查,发现煮这个凉茶也不难嘛。反正那个药也要去中药房抓,就顺便一起去啦。唉,要是早两天,我老爸还在,就可以顺便给他补一补啦,哮喘也是冬病夏治的一种。”

“哎呀叔叔听到一定很感动,难得你想惦记着他。”

“什么呀,我什么时候不惦记着……他了嘛?”蓝奕说着有些心虚。

“哦哟,是吗?那叔叔前几天还在家的时候是谁整天往外跑粘在某人身边完全把自己老爸在晾在一边的?我估计呀,叔叔绝对是觉得你完全不在乎他才又投身革命事业去吧?”荭茗开始冷嘲热讽。

蓝奕就算伶牙俐齿也被说得一时语塞,心虚啊,没办法啊!

还好蓝天云不在,不然他和荭茗绝对又会联合起来向她“开炮”了。

果然和荭茗所担忧的一样,这补品的“主人”,在看见这保温瓶的时候,也都是和荭茗一样的疑问。荭茗便笑着把某个有文化的人的话介绍给他


状态提示:(8)(106)原上草之甜蜜的啰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