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山居士在文中写道:“天下之大不公,即为贫富悬差之巨。”
如今富者阡陌相连,而贫无立锥之地。一户人家有良田万亩,而一户人家不过薄田十亩,朝廷同样定税十五税一,看似公平,实则富者税少而贫者税多。况且富贵之家,又占权势之便,隐瞒虚报土地,逃税漏税,或将税赋转到租种田地的贫户身上,而至贫者愈贫,官户豪强愈富。
“大治天下,不患寡而患不均,盖均无贫,此为官者之责。官尽治民之责,民以税养之,谓之公平。然则官者不尽其责,或失于责,唯以权侵利,侵民愈多,则公平愈失,致民无可忍,则王朝倾覆。”
要想天下安治,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因为财富均了,也就无所谓贫穷——这是为官者的责任。为官者尽治民之责,而小民纳税供养官员,这是公平。但官员居其位却不尽其责,并且凭借权力谋取私利,侵害小民的利益,这就失去了公平。侵害越多,越失公平,当百姓忍无可忍的时候,这个王朝也就倾覆了。
“今国朝之法,官户也以财产定户,依土地多寡贫瘠纳两税,若营商铺亦纳商税,未有立法不纳税者。然今世皆以官户免税以为纪,盖因官户不纳已成常例。遂人争以仕为官,趋利也。而道失公平,礼治亦无以维秩。”
大宋在法律上,官户和民户一样,以财产定户等,并依土地的多寡肥瘠缴纳两税,没有免税特权。明文规定官户免纳的,只有徭役、劳役、身丁税和科配(没有固定时间、品类和数量的临时摊派)四项,以及皇帝特旨一些高官免税——也属少见的例外。但是官员纳税的法令等同于空文,由于官户往往凭借权势抵制税收,或者逃税漏税,而官府甚少强制执行,于是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官户不纳”的误解,以致人人都想当官求利。而治世失去了公平,即使有礼法制度,也没法维持天下的秩序和安定啊。
“道之终焉,公平。国之存,为道。道之不存,国必覆灭。王朝仁政,非为君王之仁,而是道之必焉。无道,王朝亡替。……”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大道的终极就是公平,而国家是为了实现公平而存在,没有公平的国家,必定走向覆灭。所以圣人说治理天下要施行仁政,这不是君王给予的仁慈,而是实现公平必需的。如果君王不能实现公平,那这个王朝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很快会被新的王朝替代。
这种言论被那些“忠君之臣”声讨,说是悖逆之论。如果按枫山居士这种观点,大宋王朝就不是为了赵家天下而存在,而是为了天下万民之公平,如果不能实现公平,那赵家天下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据说,皇帝读到此处时扔了茶盏。
胡宁读到这里时,声音也不由高亢起来。
读完之后,仿佛还有余音震荡。
胡安国捻须不语。
谯定捋着雪白的胡须,缓缓说道:“国家之本,土地税赋。如今土地兼并严重,税赋严重不均,任其下去,公平无存。即使经界法有不足,执行有种种难处,但情况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越往后,越是难治啊。”
胡安国拿起茶盏,慢慢饮尽。
半晌,他吁叹一声,神色间已有意动。
作者有话要说:写这种治世之道最费脑细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