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青春校园>凰涅天下>328新的学派

出了学楼往前行出百步左右,就是学堂的藏。

楼楣上悬匾“百味书屋”。

叶梦得咦了声,“这名起得倒是有趣。”

章舜举微微笑着,“人生百味,尽在书中。咀嚼百遍,方得其味。”

叶梦得哈哈笑起来,“有意思。”

不经过人生阅历的人取不出这样的名来重生之捡个军嫂来当当。

朱震眯眼看了眼匾下——题篆依然是“凤山”。

这回书的却不是颜体,而是行楷,七分端谨,三分灵动。

端于书而不尽信书,思辨灵活。

何涣微微叹了口气,说了句:“可惜。”

如此胸有丘壑的女子,可惜办学理念上岔了道。

何涣起了惜才之心。

苏駉捋须一笑,也说了句:“心思巧妙。”

何涣哼了声,甩袖径直往前。

苏駉哈哈一笑,双手负后,悠然而行。

太学的学风历来比国子监开放,自苏駉掌校后,学风、思想都更加活跃,比起国子监的稳重守旧大有不同,是以在对待共济学堂的教学方向上,苏駉与何涣的态度便有所不同。

在他看来,与其让士子落第不中而对朝廷生出怨愤,倒不如谋业而安。当然他对士子事于商贾也存着疑虑,但更多的是对这些学子能否“出污泥而不染”的道德方面的忧虑,而非对读书人操持贱业的反对。

有这番思虑,苏駉抱着拭目以待的心态。

或许共济学堂能走出一条道来。

在凤凰书院,他已经看到了一条与官学不同的路。

从隋唐立科举取士之后,学校便成了科举的附庸,无论官学私学俱是为了科举取士。及至大宋,士子功利心更重,官学之弊尤甚,学子争驰功利之末,而弃道德之本,以空虚之说为是,而无济世保民之心。

至元丰、崇宁大兴官学,许多知名于世的书院——如天下四书院之嵩阳、岳麓、睢阳、白鹿洞书院——都被并入或转为官学,而这些书院倡导的“不附利禄、明辩通达”的学风也被官学的科举仕禄之风所侵。

及至朝廷南渡,在鼓励私学的策令下,私学书院才又兴盛起来,但学风、教育资质参差不齐,没有出现如宋初之时四大书院领衔天下的盛景。

而凤凰书院的出现令人耳目一新。

这是南渡后书院首次提出——教以“学问”,而非“仕途”。

《凤凰书院记》写道:“岂特使学子群居佚谈,但决科利禄计乎?亦岂使学子习为言语文辞之工而已乎?盖欲成就人材,以传道而济斯民也。”

——书院不是求科举之地,学子不能“为决科利禄计”;而书院也不仅仅是教以词名文章,而应注重德行培育;书院办学之宗旨,是“成就人材,传道济民”。

苏駉认为,这才是学校养贤育士之义。

与书院的“传道济民”相较,共济学堂以“教化安民”为旨,一个“济”,一个“安”,一个是经国济世之大道,一个是安身立命之小道。小道若走偏了,就是僻道;走正了成坦途,便也能成大道。

共济学堂这条道能走多远?

总是要试一试的,苏駉心想,就如凤凰书院“兼收并蓄,百家争鸣”的路子,不也走得有声有色?!

顷刻,众官步入内,但见一室宽阔,内里是一排排樟木书架,外面整齐摆放着杉木书桌和书椅。这时学子们都在上课,书屋内空荡荡的,只有青巾布袍的书管恭敬立在一旁,向众位官人行礼与美女蛇一起修行。

两位夫子守在门外,以防学子下课后贸然闯入。

门内左右两侧分别立着一座木刻屏风,填漆字体遒劲有力,赫然醒目。

左面的屏风刻着“学思并进”。

在这行字左侧又刻着小字释意:

“学者,知之其理也,不可恃己之聪明,而一惟先觉之是效。思者,研究其理之所以然也,不拘古人之陈迹而任吾警悟之灵。徒学而不能思,则无所发明,罔然而已。思而不务学,则无可据之地。盖其所学,乃其思之所形,而其所思,即其学之所存也。用功若此,内外进矣。”

意思是,“学”要吸取先行者的成就,而不可任凭自己的主观臆测,“思”要注重独立思考,不要为先行者的学说而构牵,而学和思要并行,不可偏废一方。

众官看后,都微微点头。

右面的屏风刻着“行先知后”。

在这行字左侧也刻有释意:

“知之非艰,行之惟难。盖因往圣之学,已立知矣。而思辩辟异,未尝离行以为知也。故以行而求知,因知而进行。然知行各有致功,而亦各有其效,故当相资以互用,不可缺也。”

众官看完这段文字,脸色都变得严峻起来。

这段话说的是“知行论”。

“知”即道德知识,“行”即实践。

知行论一直是儒家争论的论题之一。

时下儒家三大学派,王学倡导“知行并发”,程学倡导“知先行后”,温学倡导“知行合一”——共济学堂立在这的“行先知后”,便与三大学派的论点都大有差异。

名可秀提出的是一种实践创知论,主张获取“新知”必须以“行”为前导,唯“行”才能获得“真知”。

对于共济学堂的学子们来说,他们大多数人未来的出路是从事各类技业,而圣贤学说和课本知识无法解答在技术上遇到的难题,一切得靠他们自己去摸索,在实践中思考创造,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因此,


状态提示:328新的学派--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