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为全文第四章,先放在这里,稍后整理,《青鸿乱》百万字剧情已编剧完成,敬请期待!)
朱友贞俊面儒雅,通透似玉,此时已被火束与金盔衬得莹然有光,他望着卧龙庄的方向,一双眼睛写满了焦虑与不舍,仿佛秋水漾起圈圈涟漪,慨叹愁思亦可波涛万顷,他心下暗道:“如若放箭,薛将军定会焚身庄内,命陨于此,如若不放,冯道必乘其隙,逃之夭夭,这天下之大,何处寻之?倘若博王在此,不知他又会如何行事?”
博王朱友文乃朱温养子,长朱友贞二十余载,因少年华发,愈添苍老之态。予均王听之,朱友贞深信其理,对博王言听计从,敬兄如父。
此夜正值危难关头,抉择难定,朱友贞便回想起那日在承冥殿内与博王促膝长谈,朱友文为人洒脱,照例衣着散漫,银发拂面,却仍盖不住他炽烈的双瞳。那****说了很多,苦口婆心,曾笑言“朝野如舟,顺者可生,逆者必亡”,若是如此,难道自己注定要成为曾经最痛恨的那种人吗?
朱友贞努力的摇首,似是做着艰难的抉择,他实是不想为了王权霸业致使父子反目,甚至是兄弟相残,亦不想用鲜血洗涤自己的虚荣,以尸骸构建起这冷漠的江山,他在心中斟酌损益,“想我饱读诗书,淡薄名利,盼着能效仿古之先贤访山拜川,吟诗作赋,可为什么偏偏要把本王推向权利的深渊?”
张奕尘看出均王内心的挣扎,知道必须推上一把,不然以其优柔寡断的个性,定会错过诛杀冯道与薛舒玄的时机,导致自己遗恨终身,遂窃语道:“王爷虽对九五之尊不屑一顾,但郢王心狠手辣,暴厉恣睢,若是令其得势,定然不顾兄弟之情伤及王爷与皇后,如此绝非可行之举!”
朱友贞素来忠孝仁义,对元贞皇后更是扇枕温席,若是母后有何闪失,必会啃指痛心,他方才如梦初醒,叹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既然大势所趋,本王安能不允?”
刚毅的棱角遮掩不住内心的喜悦,张奕尘仿佛已经看到薛舒玄千疮百孔的尸首横卧于刀山箭林之中,邪笑道:“王爷乃圣上嫡子,生性宽厚仁慈,坐拥天下亦是名正言顺,是故今夜务必立下战功,此箭不得不发,伤一人而为大梁窃得一代明君,可谓万民之幸也,还望王爷莫再延误军机,众将士就等着王爷您的一声号令,自此青史留名!”
随着时间的推移,暮霭愈发的浓郁滞闷,恍惚间仿佛在望魂诸峰架起了飘渺危墙,遮挡住所有人的视线,神策军洞若观火,屏息凝神,就这样无声无息的隐于雾后,苍幕间的万点星火,仍在揣摩着故事的结局。
“罢了罢了,薛将军你莫要责怪本王,你的妻儿本王自会代为照顾,你一路走好!”朱友贞正了正头上金盔,回首道:“奕尘所言极是,赵博渊生自书香门第,且忠君爱国,郢王此去赵州探寻鸿羽,成败已为定局。而临华殿前,他主动请缨,正是欲将冯道这个烫手的山芋留给本王,本王岂是不谙世事之人?传我将令,八路神策军万箭齐发,不得手下容情!”
张奕尘连连称是,遂躬身退入军中,他摇旗呐喊,高呼:“弓弩手准备”,八路神策军浑身一震,本就搭弦之箭愈发的灿着冷芒,每个身披重甲之人都仿佛没有生命没有温度的兵刃,刺满了光秃秃的崖顶,就这样冰冷的站着,麻木的等着,不言无语。
朱友贞下颚微微扬起,玉面遥对星空,他闭紧双目,极为不舍的拉动了腰间的火束旗花,霎时羽箭如万龙出海,向着卧龙庄的方向呼啸而去。
火光被托出了长长的尾巴,仿佛倾覆了炼狱火海,颠倒了众生之念。
“怎……怎么可能,琴音已驻,均王何故发箭?”薛舒玄满脸错愕的望着漫天星火,甚至可以感受到摄人心魂的杀伐之气。
热焰熠煜灼目,毫无征兆的侵袭而来,他并非怕死之人,只是冯道并未在此,自己岂不是枉送性命,安能瞑目?他知道定是张奕尘进了挑唆之言,不然以均王的个性,决不会如此草率行事。
薛舒玄心下暗道:“世事难测,老夫悔之晚矣!”他痛恨自己刚愎自用,非要一睹冯道之容,一会测天之机,现在想来,即便知道传言非虚,又能如何?
他剑指潋天怒焰,高呼道:“张奕尘,若不是老夫收你于麾下,你安有今日之能?早看出你生有反骨,没想到你当真恩将仇报!老夫死不足惜,只是你终日跟在均王身侧,吾心何安?”
吼声凄婉决绝,震颤着卧龙庄内萦耳清溪和那婆娑诡异的晦暗竹林,他本想让朱友贞听到一切,奈何风声肆虐,龙音贯耳,末世低吟足矣盖住万籁的哀鸣!
羽箭密集如墙,铺天盖地的重压而下,破空之音直欲撕裂苍穹,刺入肌骨,只听得“噗噗”声响,卧龙庄已然堕入火海。
热焰烤得汗如雨下,薛舒玄身在庄内,因有屋檐支撑,还不至立时万箭穿身,但庄内已成火海,终是难逃焚身厄运。
他怔怔得望着卧龙庄内四处跳动的焰心,仿佛看到堆积如山的尸骸中伸出的一双血手,它在腥风中颤抖着、挥舞着,如同挥舞着将自己送入炼狱的军旗一般。
没错,正是自己将那个少年从死亡深渊中拖出,并委以重任,他聪慧而不乏野心,正气凛然的小脸总是挂着揣摩不透的深沉,如今那个骨瘦如柴的少年已然长大成人,此时竟于火中朝自己微笑,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