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大汉骑军>第六章 红色讨伐令
织缜密、行动谨慎,就连帝国监察院也被他们瞒过。

当刘度认为时机成熟的时候,振臂一呼,五州一齐反叛,成立伪突忽汗国。在两个月内,伪突忽汗国编成正规军五十万,且兵种齐全。当地的汉人全部被他们拘禁起来,用于威胁汉帝国。

刘度的最初想法是想让汉帝国承认突忽是属国,除行政权归突忽掌控外,其余皆不作更改,甚至提出可以让汉军进驻突忽的一部分地区,用于保护大汉商队的安全。汉帝国对此的回答还是出兵镇压,于是被突忽拘禁的汉人全都遭到杀害。

一开战,汉帝国就派遣了五个甲等军团开入西部地区。但五个军团中的当地籍士卒和军官大部分临阵倒戈,致使汉军大乱,败退而回。

随后,汉帝国的主力军团清除了所有新州籍的士卒以及军官,也做出规定,今后不再允许新州人进入帝国正规军团服役。两年的清理结束后,汉军再次开入西部战区,两方作战互有损伤。

当时的突忽军中,有许多受过汉帝国专业训练的军官。他们了解汉军的作战方式,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汉军的作战方法。而汉军又因多年没有经历过大规模作战,适应了数年,才勉强能击败了突忽军。

击败了突忽正规军,汉军的前锋已经深入到突忽的新罗和度信两州内,眼看着讨伐战就快结束。但随之而来的是突忽人的游击战。大月、大宛、乌孙三州的反抗人士,藏身于平民之中,瞅准时机,在后方打击汉军的运粮队和辎重队。

一次,汉军的一只大型运粮队被突忽人袭击,烧毁了所有的粮草。这些粮草本是运给前方一个军团的给养,被烧毁后,那支深入敌境的汉军团失去了后勤供应,陷入断粮的境地。慌忙中后撤,一路上又遭遇突忽人的阻拦、袭击。五万大军,能活着回到大月州的人已不足一万人。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时任飞骑军指挥官的张熙向内阁建议,允许前线军团使用对待外族人的作战方式。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打赢这场战争。

这个提议,在汉帝国朝堂上争论不休,反对声远远大于支持声。什么是对外族作战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烧杀抢掠。军队有权斩杀任何对汉军怀有敌意之人,抢掠的财物可以分配给将士或是充当军资。

这个作战方式是圣祖当年提出的。在征讨外族时,那时的汉军可以随意行事,不用担心背上屠杀的罪名,甚至鼓励军队去屠杀。在圣祖北伐、西征时,汉军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对敢于抵抗汉帝国大军的人都是以屠杀为主,对于主动投靠的外族人则以安抚为主。

帝国的血腥政策,使得许多外族人,在汉军还没有到达时,就打出了投降的旗号。这样的作战,使汉帝国掠夺了大量的财物,将士们也能到实惠,军队的战斗力也越打越强。最后在与罗马帝国交战时,也多次击败号称“天下无敌”的罗马军团。

这种作战方式,在圣祖之后被禁止使用。最先反对的是国内一些学者,到后来逐渐影响到朝廷大员。加之四海已定,汉帝国需要安养生息,怀柔政策是当时汉帝国的第一选择。

由于这种作战方式没有纳入圣祖制定的祖法范围内,所以汉帝国内阁下令这种作战方式不能在帝国境内使用。而后国内出现暴乱时,奉命前去镇压的汉军也只是以击杀主犯为主,屠杀、扰民、抢劫、qiáng_jiān等暴力行为则被明令禁止。

这种比较平和的镇压方式,在突忽战场上遇到了极大的障碍。当地看似和善的平民,转眼就会拿起武器来对抗汉军。而当汉军回转过身来,他们又会放下武器,装成一副手无寸铁的模样。

突忽五州在汉帝国国境内,属于禁止使用外族作战方式的范围。汉军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所谓的“平民”为所欲为,而没有一点办法。正是这样的原因,才使得汉军在后方遭受的损失,远远大于比与突忽正规军作战时的伤亡。

汉帝国内阁对张熙的提议,争论了一天天的空虚,最后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勉强通过了这项提议,并取名为“红色讨伐令”。

此令一下达,早已心怀愤怒的汉军便大开杀戒。此前被怀疑成叛匪的人,统统被斩杀,家眷被拍卖。杀红眼的军队,即便面对一个未满月的婴儿,只要怀疑他有威胁,就可以将他杀死。这样的屠杀越演越烈,到后来汉军遇到村庄就屠杀,看见人就斩首。

不过,屠杀的成效也立刻显现出来,除了逃入山里的突忽人外,大月等三州的平民,基本上被洗劫过一遍,所有有怀疑的人都已不存在。后勤道路,也因此畅通起来。汉帝国又尽全力调集了七个甲等军团,三个驻扎后方,四个进入新罗、度信两州。

突忽人溃败了,正规军被彻底消灭。汉军又接着在这两州内实行屠杀。不到两年时间,这场旷日持久的讨伐战便结束。五州人口也从叛乱前的两千万,到结束时只剩下了不足一千万。

在这场规模巨大的叛乱中,汉帝国也损失惨重。十个甲等军团,都先后上过战场。各军团到战役结束时死伤减员大半,战后重组又耗费了巨资。此后,汉帝国国库的亏空便一直没能填补上。

红色讨伐令虽然残忍,但是很有成效。如果不下达红色讨伐令,这场叛乱还要持续多长时间?没有人知道。可是战后,首先提出这个建议的张熙,却遭遇了一场灾难。

叛乱结束后没有多久,


状态提示:第六章 红色讨伐令--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