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菲亚修改了这条法律,平民只得见到皇族血脉才行此大礼,平时只躬身即可。她的这个举动固然招来了一些保守顽固的贵族的非议,但是大多数人包括大多数贵族都是支持的。贵族也喜欢热闹嘛!从此帝都恢复了繁荣。
又例如:她下令支持农业纳米亚国王的农业很落后,很大原因是因为农民的地位低下,虽然开国皇帝韦斯利即位后这个现象得到很大改善,但是农民仍然不得翻身。
索菲亚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的政策,例如对商人加税,对农民减税。
等等一系列的改善,反对者固然有,但是支持者更多,不得不承认,在做皇帝这一点,索菲亚远远超过了她的丈夫,也就是前任皇帝李·巴斯。甚至是有人拿她和开国皇帝韦斯利相比,不过史学家们大多数为说索菲亚做得很好,但是和雄才伟略的韦斯利陛下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的。
索菲亚稳固的地位后,就想起自己做皇后时想扩建的皇城来,至少在勤俭节约这一点,韦斯利皇帝是索菲亚远远比不上的。
索菲亚当时提出了扩建皇城的构想,满朝大臣无人反对,但是遭到了当时财政副大臣乔治的强烈反对,乔治甚至罗列出了一系列数据来说明问题,例如扩建需要拆除民宅,要‘花’大约多少金币,要购买建筑材料,要‘花’多少金币,要召募泥瓦匠,要多么金币。最后得出了项惊人的结论:扩建皇城,需要至少三千万金币。这是当时帝国至少六年的财政收入。而当时的帝国南疆正在和洛汗王国开战,东边要防卫盖尔达耶王国的野心。帝国当时没有那么多钱!
索菲亚一意孤行,让当时的财政大臣,从国库拿出钱来。财政大臣是个随风倒的人,哪能拒绝?皇城建立了一半,那个财政大臣病死了。索菲亚当时就提拔了财政副大臣乔治,她也知道乔治是反对扩建的,不过她想:“我提拔了你,你总不好意思拒绝了吧!”
不过乔治一上来就给索菲亚来了个下马威,“没钱!”索菲亚当时就火了,你不没钱吗?你滚回老家去种地吧,我换一个人总行了吧!乔治二话不说收拾东西就回了老家帝西南部的北德文斯克。不过他走后索菲亚傻眼了,乔治走后财政署陷入了瘫痪,乔治本人在财政署工作了半辈子,他走后,一些无人管理的账目根本就没人懂。乔治在财政署有着无人比拟的威信,这比当时的财政大臣要牛多了。而财政署官员又极为拥护他,所以随着他走后纷纷辞职。
索菲亚急忙找来自己的亲弟弟希克尔公爵,可是人家乔治根本不买账,任凭希克尔公爵在旁边说烂了舌头,他只是把一舀一舀的大粪浇在菜地里。不管希克尔怎么说,人家就一句话:“我现在很好,谢谢摄政王的恩赐,我不打算回去了。”
索菲亚这才明白,这个乔治是个茅坑的石头,又臭又硬,她不得已要已万金之躯亲自去请,乔治自己巅巅的回来要求复职了。
其实乔治也明白,不能太过分,若是真让摄政王横跨半个帝国来请他,他也没有好果子吃。
索菲亚这时也明白了,帝国除了帝国元帅亚尔弗列德,帝国宰相艾德莱曼,这个乔治也不是个好惹的人物!
亚尔弗列德,帝国元帅。整个帝国就只有他才能称为帅才,撤了他?等着洛汗王国攻进帝都布里德堡吧!艾德莱曼,全国三分之二的文职官员都和他有师生之谊,撤了他?等着全国官员罢工吧!
咳!咳!有点扯远了。反正乔治回来接着做他的财政大臣,不过索菲亚承认了错误,再也不提扩建的事了。乔治也不再提,接着兢兢业业的贡献自己的智慧。
那皇城扩建了一半,没人再提了,于是就形成了现在这种一半的皇城恢弘盛大,金碧辉煌。一半的皇城粗旧不堪,年代久远的样子。如果从上面看,就是一个“凸”字!
从此这座皇城多了一个名字,叫“半城”或者叫“凸城”。乔治也多了一个外号,叫做“犟驴”。众人对他的傲骨都是钦佩的,提到他,就算不喜欢他的人也得说一句,“这家伙,够狠!”
维克多此时通过了这座半城,看到了这传说中的奇景,他喃喃自语着:“这个索菲亚陛下,拿得起放得下,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