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夫人、姜氏好不容易把崔可茵劝住,三人叙话。 周恒和崔振翊、崔慕华去书房喝茶谈政事。
张老夫人坐在罗汉床上,抚挲着崔可茵的手,叹道:“你没有婆婆,名义上那个,又靠不住。自你怀孕,我一直担心,还曾起了进京服侍你坐胎的念头。写信和你大伯父说,你大伯父不同意,认为不合规矩。”
崔可茵嫁的是亲王,一举一动御史都盯着呢。
“接到你生产的信,我又担心你月子坐得不好。这女人啊,坐月子至关重要,一个不慎,可是会落下病根的。原想赶来,让你端伯母慢慢筹办礼物,又被王爷阻止。再说,我这身老骨头,连日赶路,也会吃不消。”张老夫人叹道。
周恒说崔可茵一切都好,让她慢慢过来,礼物什么的,就不用带了。她哪儿能不带礼物呢,那是她一片心意。
这些事,崔可茵全然不知。听张老夫人这么说,眼中的泪又下来了,道:“祖母如此待我,我如何过意得去?”
就算以前午夜梦回之时深以父母早丧为憾,这会儿也没有遗憾了。张老夫人是真心实意疼她爱她。
“傻孩子。”张老夫人道:“你一切都好,我就放心了。”
祖孙婆媳说了半天话,一家子合在一起用了晚膳,崔可茵要留张老夫人在晋王府歇下,姜氏不同意:“哪有让娘住在这儿的道理?我们在京中有居所呢。”
张老夫人也道:“照理,我该回杏林胡同。”
那才是她的家。
崔可茵无奈,再三叮嘱,明天一定要早些过来。
第二天一早,晋王府门口车水马龙络绎不绝,送礼赴宴的马车轿子把大门口都堵住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走大门,四品以下的官员只能走角门,就这样,他们也心满意足了,没瞧见门房还有很多只能送礼。没有资格进府坐一坐,喝杯水酒的么?
郭寿宁领着内阁一众成员来了,周恒亲自到府门口迎接,至于其他官员。由刘永志迎进府去。
张老夫人一大早到了,这会儿抱着孩子不肯撒手。
姜氏和大姜氏约好了一齐过来,大姜氏拜见了张老夫人,打趣道:“老夫人这是当了外曾祖母了,可得打赏。”
“赏!一定要赏!”张老夫人一点不含糊。吩咐道:“备两筐钱,等会儿唱堂会赏了。”
说笑一回,几位阁佬夫人来了,互相见了礼,再围上去看孩子。
众人你方抱罢我接手,乐乐只管闭着眼睛睡他的,一点不在乎抱他的是谁。倒是崔可茵生怕她们一个失手,把孩子摔了。这也是关心则乱了。
看看到了午时,人也到得差不多了,刘永志来请示是否开席。
崔可茵道:“要是王爷那边的人也到齐了。就开席吧。”
照例,男客与女客分两处坐席,各请一班戏班子,又有说书的艺人备着人可以听说书。
刘永志赶去请示周恒,周恒道:“开席吧。”
整整备了三天的货,今天一展身手的大厨一得吩咐,马上让身着新衣的内侍宫人们列队端菜。
周恒这边请众人入席,突然门口飞奔进来一个小内侍,道:“皇上和德妃娘娘来了。”
至安帝第二次莅临晋王府。与上次三顾茅庐不同,这是为贺小主子满月的,这份恩宠,满朝文武宗室。自家王爷可是第一人。小内侍如何不受宠若惊,与有荣焉?
众人为坐主位正推让间,突然听到这么一句,瞬间石化。皇帝,这得有多信任这位幼弟?有那知道太后与卫贵妃旧事的,不免想。是不是太后心里愧疚,却不好低头,让皇帝以关爱幼弟之名,给周恒作脸。
女眷们这边,逗着孩子说得热闹,一个小宫人跑进来道:“皇上和德妃娘娘来了。”
到处闹哄哄的,哪有人听到她说什么?她只好大声再说一遍。身边听到的人停止了说话,愕然望她。
皇帝和德妃同赴晋王府?没搞错吧?
到处都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贵妇人,高短胖瘦一应俱全,就是没瞧见崔可茵,小宫人急得快哭了,一把拉住一位夫人,道:“我家王妃呢?”
她拉的,正好是镇国公夫人,问明什么事,丢下小宫人提了裙袂往偏厢跑。因来者都是客,崔可茵抱着孩子从正堂转到偏厢,让客人们瞧瞧孩子。这会儿,几个四品诰命夫人正围着孩子使劲夸呢,就见镇国公夫人急吼吼跑来,一把扯过崔可茵就走。
“出什么事了?”夫人们不解地互相询问。
崔可茵也不知出什么事,直到被扯出偏厢,来到廊下。那边地方空旷,说话容易听到,才听清:“皇上和德妃娘娘来了,德妃娘娘往这边过来啦。”
沈明珠自是要到后院与众位诰命夫人一起坐席的。
这会儿由内侍引路,绕过垂花门,走在通往后院的甬道上。
她难得出一趟宫,一路不时掀帘往外张望,到晋王府后,更是看什么都新奇。她进宫前生长在洛阳,到京后马上进宫,京城的繁华还没逛过,与崔可茵交好,却一直没有到过晋王府,不免好奇崔可茵的府邸布置成什么样子。
这么东看看西看看,走得就慢了。
崔可茵听说沈明珠来了,不敢怠慢,把孩子交给乳娘,马上请夫人们按品级列队。
不到五息,皇帝和德妃亲自到贺的消息已传遍晋王府内外,是个人都知道了。
前院官员们在周恒带领下到大门口恭迎圣驾,夫人们在崔可茵的带领下列队迎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