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雨笙登上“笙歌遍天”的yy号以后,没有理会右下角闪烁个不停的图标,直接点开好友栏中位于最上方的头像——墨馀满地。陶天起这个名字,既是谐音了莫雨笙的名字,也和他的名字相合了。
嗯……没有留言。莫雨笙叹息一声,开始在输入框中输入今天的行程:
“我今天早上吃的是……”
报告完了,莫雨笙就写道:“你已经许久没有露面了,你那边还好不好?过多一个月,我就要去京城了,不知道会不会遇到你。”莫雨笙知道陶天现在是在京城,但具体的就不知道了。甚至莫雨笙还知道陶天到了那边,也被强制改名了,可改了之后的名字陶天却没有告知莫雨笙。莫雨笙也不在意,反正无论陶天改成什么名字,都是他的小天哥哥。
莫雨笙知道陶天对他的心意,如今陶天已经一二三四……一个月又十三天没有留言了。莫雨笙很担心陶天会出什么事,不然,他也不会这么久没有联系他。
他在三年前就拿到了京城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却没有即刻前去上学,而是申请延后入学。莫爷爷认为莫雨笙如今年纪还小,进京城那个深水潭中不合适。另外则是陶天不允许莫雨笙这个时候上京城,说是危险。
当时莫雨笙和陶天已经分开一年多了,尽管每天晚上都有和陶天对话联系,但莫雨笙依旧想念陶天。在陶天离开后的一个月内,莫雨笙几乎是天天失眠,因为……身边少了一个为他暖--床的人。
听到陶天的回复,莫雨笙是揪紧了心的。可莫雨笙还是清楚自己的斤两,他去了,似乎也只能给陶天添乱。
莫雨笙挠头,然后就在莫爷爷的安排之下去了四川一带。四川在古代的名称是蜀中,这个“中”很能说明问题。现在热闹至极的东南沿海和东北一线城市,放在古代那就是蛮夷蛮荒之地。蜀中再往前推个上千年,那里还是强秦的发源地。而华夏的某直辖市在分出去前,也是属于四川的。
而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早在唐朝的时候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后来经过时间岁月的雕琢,川剧更是吸收了苏、赣、皖、鄂、陕、甘等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川剧。川剧常见的舞台剧目就有数百,可比昆曲的多得多。更妙的是川剧不仅唱做念打齐全,妙语连篇、幽默逗趣,还有器乐帮腔烘托,加上更加出名的“变脸”、“喷火”、“水袖”等写意动作……无一不让川剧蕴含着数不尽、品不尽的妙味。
其中,昆曲流入四川,演变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川昆”。所以,莫爷爷在选择游历地址的时候,是考虑过莫雨笙的实际情况的。当然,四川这个地杰人灵的地方自然是有莫爷爷的世交旧故。不过,这个“旧故”却不是音乐一行的,而是文字的。
得知这消息的时候,莫雨笙是惊诧的。好吧,文字虽然同归艺术范围,但它的范围可模糊得多了。
惊讶归惊讶,在莫雨笙见到满头银丝,笑容和蔼的老人的时候,莫雨笙还是十分恭敬地给老人问好鞠躬,送上礼物。老人姓李,李老笑了笑,每一丝皱纹都透着浓郁的书卷气。莫雨笙微微恍惚,他似乎透过这个老人,看到了满屋子的书……
李老就说:“你就是小九吧?你爷爷可还好?”
和李老讲话,莫雨笙十分的舒服,尽管因为李老润物细无声的态度,他……交代了不少东西。李老也知道让莫雨笙和他一起住,莫雨笙会不自在,便让李老的孙子李芳中带莫雨笙去安置。别看是孙子辈,但李芳中已经是三十多岁的人了,他膝下还有一个七八岁的儿子,但莫雨笙没看见。莫爷爷在李老面前,也是要恭敬称呼一声“师叔”的(莫爷爷的学习启蒙老师是李老的同门师兄)。算下来,莫雨笙这个十五六岁的小娃娃和李芳中是一个辈分的……
为了“川昆”,莫雨笙在蜀中呆了半年。因为呆的时间长了,所以莫雨笙不是住在李芳中家里,而是身后的聂松柏忙前忙后。
然后,莫雨笙就见到了李芳中的儿子李霖。见到之后,莫雨笙才明白了为什么李芳中没有介绍他儿子给他这个叔叔知道的意思……
莫雨笙回过神,看着依旧灰暗的头像,只能抿唇然后退出了yy。至于那至始至终依旧跳动闪烁的图标和对话框?咦?那是什么,他不知道。
关机之后,莫雨笙看了看时间,就往琴房而去。
同时,莫雨笙的手机响起。听见电话铃声,莫雨笙紧抿的唇瓣微微一松,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弧度。
“小九叔叔好!”电话另外一头传来稚嫩的嗓音,嗓音萌得莫雨笙心都要化了。
莫雨笙就说:“小宝侄子好!”说完,莫雨笙就继续走动,从一楼转到二楼。在即将进入琴房之前,又脚步一转,转到了琴房左侧第二个房间。
电话那头除了那一句问好就没有再出声了,莫雨笙也不着急。进了房间,莫雨笙就看见一个三岁小孩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手里捧着厚厚的图画书。
听见开门声,那小孩抬起头,神色清淡,他喊了一声:“哥!”
莫雨笙捂住话筒,说道:“时间到了,一起走吧?”对于这个身娇体软易推倒的小弟,莫雨笙是爱得不行,这么一个小包子……比李霖还要软萌得存在,偏偏这小包子总是板着一张脸,没什么表情,就是见到莫明瑞和余绮岚也没有小孩子对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