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新明崛起>第二十四章 皇帝出巡
有什么不对。

“老爷子,我问过我先生,他说,在唐代及其以前,城市里没有夜市,而且居住区与商业区是分开的,普通人不会有机会外出。所以宵禁对大部分人没什么影响,不过到了宋代,城市的布局已经有了变化,商业区与居住区混杂,夜市发达,宵禁就不那么适宜了”

“呵呵,你最近学了不少东西呀!”

“嘿嘿,我也是现学现卖”

“好吧,那就让朕看看你这天津新城和汴梁城到底孰高孰低”

“老爷子,你别心急,今天还不行,明天才是天津新城的落成之日,咱们先到我的军营里,我给给说说明天的安排!”

“还有安排?”

“当然了,嘿嘿,我要让这一天永载入史册!”

“呵呵,好吧,就听皇儿的”

弘治皇帝带领三大学士一起进了李栋的军营,其余的事情身为司礼监大头领的张诚自然都会处理好,他在李栋的军营外建了一座大大的临时行宫,把团营两万人分成四大块,分前后左右把行宫团团护卫住,御马监五千人作为最主要的护卫驻扎在行宫周围。

。。。

李栋的大帅楼内。

“臣王守仁参见陛下!”

弘治皇帝笑容可掬的搀扶起王守仁“你不错,朕看皇儿最近言谈举止颇像样子,全赖你的教诲”

“臣不敢,太子爷聪明天纵,说实话,臣在太子爷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的其实是臣!”

“呵呵。。。你就别在夸他了”

“老爷子,这是你明天的全天安排,你看看哪里不妥”李栋笑呵呵的拿出一张写满字的纸张递归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接过来,只看了开头,便皱起眉头,草草的扫视了一下,递给身边的刘健等人。

“胡闹!刚说你有些作为,怎么。。。你呀,什么时候能长大呀!”弘治皇帝责怪着说

“怎么了?”李栋不解的看着弘治皇帝

刘健等人仔细的看完之后,纷纷摇头。

刘健对李栋躬身行礼“太子,这。。。恐怕不妥吧,那些商贾位列陛下身后共同游览天津新城。。。。那些人是什么身份,怎能这般安排。。。此事若是让天下人知晓,还以为万岁有意扶持商人。。。。请太子请三思!”

“商人怎么了?刘大学士,你。。。你好像瞧不起商人呀!”

“太子爷,自古赋税多出农桑,农业才是根本,而商人奸黠狡诈,不事生产而徒分其利。。。”

“哎。。。”李栋叹了一口气,反问道“刘大学士,咱们户部还有多少银子?”

刘健一愣,脑袋飞快的回忆,躬身答道“这几年我大明各地风调雨顺,赋税充足,边关也没有遭受大的侵袭,所以户部还有存于一百多万两”

李栋哈哈哈大笑,对着弘治皇帝说“老爷子,我听说这次户部咬牙切齿才挤出来二十万两银子给你做差旅费?”

“差旅费?”弘治皇帝微微一笑“你还真能想词,不过这词还算贴切。”

“老爷子,实话和你说,这次这些商人们可是都有报效的,咱俩二一添作五,一人一半怎么样?”

“你呀,什么时候也沾染上了这些市侩的秉性,他们报效了多少银子?”

“一百五十万两!”

弘治皇帝顿时倒吸一口气,就是刘健等人也纷纷瞪大了眼睛,弘治朝一年的赋税才一百五十万两。

“你。。。一百五十万两。。。你的意思是。。。朕能得到七十五万两?”

“一百五十万两都是您的!”

“啊?!一百五十万两都是朕的”弘治皇帝一脸不敢相信的表情“你。。。二一添作五。。。那岂不是有三百万两?”

“嘿嘿。。。没错,就是三百万两,有了这些银子你想干什么不行?还用管户部要钱?”

弘治皇帝和刘健等人互相交换着眼神,心想“人人都说太子爷有点石成金的本事,传言非虚呀!”

“怎么样?成交不?”李栋笑嘻嘻的问

弘治皇帝哼了一下“在加五十万两!”

“啊?!”李栋哭笑不得的看着弘治皇帝“老爷子,你。。。”

“哼,以为朕不知道,你这是扯了虎皮做大旗,还不是利用朕的金字招牌招摇撞骗。。。”

“嘿嘿,还真就是这么一回事,您圣明,行,五十万就五十万,全当我赔本赚吆喝!”

“钱什么时候给!”

“老爷子,您也太心急了吧,怎么也把明天的仪式进行完了才能给银子呀,在说这满天下有一个算一个,谁敢欠你钱呀!”

“哈哈哈,说的好!”

。。。

明宦官十二监,司礼监统领内宫,实为各监之首,不讨御马监的地位也不次于司礼监。

御马监手中有兵权,而且这支武装力量是紫禁城和京城内最强大的武装力量,是皇家和皇城最后的拱卫,御马监有财权,他的粮饷甲胄,马匹消耗都是自行供给,而且还有代皇家征收皇庄皇店赋税的权利。

兵权和财权在手,自然就有说话硬气的权力,在御马监的太监对司礼监的太监丝毫不落下风。

而且因为御马监掌握着兵权,天家为了平衡,司礼监太监和御马监太监轻易不会是一个派系。自从原来的御马监掌印太监苗逵做了东厂厂公之后,司礼监就由林祥福做掌印太监。

林祥福为人低调,往日里和大家相处的还算不错,平时也不怎么管事情,只是在屋里吃斋念佛。

可是有人曾听到


状态提示:第二十四章 皇帝出巡--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