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战事具体情况,大家并不清楚。
但不清楚不代表他们不能从中有所推测,长孙无忌是个很谨慎的人,也很聪明,从战报上他多多少少也推出了一些情况。
根据这些情况,他觉得唐舟弃庭州城,并非不敢战,而是另有目的。
再者,庭州就那么点人,又怎么可能顶得住突厥和沙陀两国六万兵马的围攻?
既然百姓都已经撤出,留给敌人一个空城也没什么。
长孙无忌说完,程咬金和尉迟恭等人也都立马站出来表示赞成。
不管怎么说,他们的儿子跟着去了,王仁祐想让李治惩罚他们的儿子,那怎么能行?
“圣上,长孙大人说的对啊,胜败乃兵家常事,而且庭州本来就不是很好守,倒不如珍惜兵力退守玉门关,以玉门关之险,将突厥和沙陀两国的兵马阻挡住,如此才能为我大唐援军争取更多时间。”
“是啊圣上,长孙大人说的对啊,边关战事,肯定是有其变化的,不然我大唐将士岂会白白丢下庭州城?”
众人议论纷纷,李治听完后,也觉得长孙无忌说的不错,庭州城还真的不容易守,唯一的遗憾就是庭州城失去后,丝绸之路怕是要暂停了。
就算不停,他们也必须绕路才能与西域诸国的商人进行贸易。
在大家说着的时候,李治摆了摆手:“好了,此事不要再说了,朕是相信唐爱卿的,玉门关,他也肯定能守住,退朝。”
该说的事情已经说完,李治并不想再提。
退朝之后,太监孙德却是有些耿耿于怀。
本来这次高侃有罪,要是能治他个罪该多好,可就因为长孙无忌的辩护,李治竟然不追究了,这可把他气的够呛。
那高侃曾经羞辱他,这仇他是绝对不会忘的。
既然唐舟那些人李治不惩罚,但高侃却是必须惩罚的。
一念起,孙德便又想到了萧淑妃。
当初高侃在除夕夜可是让萧淑妃很是难堪,如果他稍微嚼弄一下口舌,应该能让萧淑妃去找李治说上几句的吧?
这样想着,高侃便来到了萧淑妃的寝宫。
他来到萧淑妃寝宫的时候,萧淑妃正在教李素节认字,见孙德来了,问道:“有什么事吗?”
孙德是李治比较宠信的一个太监,他现在暗地里投靠了武媚娘,但表面上却是萧淑妃的人,这个也已经得到了武媚娘的认可。
如此一来,武媚娘在萧淑妃和王皇后那里都安插有人,做起事来,才会更加方便。
正因为孙德是萧淑妃的人,所以孙德进来之后,萧淑妃才会反应平淡,而且问了一句十分平常的话。
孙德上前一步,道:“娘娘,刚才早朝上有战报传来,那个高侃在庭州镇守的时候,竟然弃城逃跑了,可是圣上并没有怪罪他,奴婢很是生气,也很为娘娘觉得不值啊。”
听到高侃弃城,李治却不怪罪,萧淑妃顿时哼了一声:“这个高侃,除夕夜的时候让本妃难堪,如今竟然弃城,看本妃不弄死你。”
说着,萧淑妃又把具体情况给问了一遍,这样问完后,便去了李治的御书房。
最近大唐很忙,事情很多,娜妃不在后,李治虽然偏袒武媚娘,但并不痴迷于她,而且武媚娘经常劝李治以大唐为重等等,如此李治也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治理大唐上。
可以说,最近一段时间,大唐的情况明显好转了很多,而这些在李治看来,都是因为武媚娘这个贤内助的功劳。
萧淑妃进得御书房,给李治端了一碗参茶。
“圣上,您这般劳苦,可要好好补补才行,臣妾给您熬了一碗参茶,你尝尝。”
萧淑妃的样貌在后宫之中是数一数二的,所以虽然李治最为偏袒武媚娘,但对萧淑妃也是宠爱又加,至于王皇后,本来还是经常去她宫里的,但后来见她肚子一直没有反应,便也渐渐失去了兴趣。
见萧淑妃端来参茶,李治便喝了一口,喝完后觉得舒服了许多,道:“还是爱妃对朕好啊。”
萧淑妃浅笑,道:“圣上就是太劳累了,不然也不会因为一杯参茶就发这样的感慨,是不是又有什么事让圣上烦心了?”
李治道:“还能有什么事,不过是边关的事罢了,庭州失守,朕心不安啊。”
听到庭州失守,萧淑妃神色大动,道:“什么,庭州竟然失守了?这庭州可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啊,庭州失守,先皇辛苦开通的丝绸之路岂不是废了?圣上,何人镇守的庭州,当严惩才行啊。”
萧淑妃话出口后,李治心神微动,这丝绸之路是他大唐开国一来,历经几十年才终于打通的,为了打通丝绸之路,他们对西域诸国发动了多少次战争啊,可如今就这么丢了,实在令人痛心。
本来,李治听了长孙无忌的话后已是不准备追究庭州失守一事了,可被萧淑妃这么一说,李治顿时又觉得不惩治不行。
要知道,他一直一来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他要比他父皇李世民做的还要好,他要建造一个疆土最为辽阔的大唐。
可实际情况呢,他才登基一年,庭州就成为突厥的了,这不是打脸吗?
如果不惩治,前线的将士会不会觉得丢失一两个城池不算什么,然后便不知道为大唐奋力拼杀了?
不得不说,萧淑妃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虽然只不过寥寥数语,但她却抓住了重心,那就是李治想在守住李世民为他创下的基业的基础上,再开拓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