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分一秒的过着,不要说跪在养心殿外的百官以及大皇子夫妇,就是呆在慈宁宫里熬时间的太皇太后以及吕侧妃,也是同样心急如焚,能不急吗?太皇太后眼瞧着就靠那口气撑着了,太皇太后是多么希望,她能亲眼看到皇上死,看到大皇子继位呢?同样吕侧妃也不希望太皇太后现在就死,这样自己又怎么靠太皇太后拿到后位呢?现在有太皇太后一切好说话,若是太皇太后都不在了,自己还有何靠山可言,指着吕家那些人不是作死吗?
可是吕侧妃发现,太皇太后眼皮越来越沉了,差点就要闭上了。其实从这个计划开始,太皇太后就是透支的,太皇太后真的没有时间了。吕侧妃拉着太皇太后的手,努力的让太皇太后清醒一些。“皇姑祖母,您一定要坚持,殿下这会子还跪在养心殿下,您再坚持一会子,大皇子一定会带来好消息。您一定可以如愿的。”
太皇太后慢慢闭上的眼睛,又努力的睁开了,没错,是努力的。太皇太后已经很疲惫了,疲惫到想睡过去,永远不必睁开眼睛。可是太皇太后同样明白,只要自己真的睡过去了,就看不到胜利了。不行,自己熬了这么多年,等了这么多年,就等着这一刻,两个儿子都离开人世了,自己活着的唯一目标,就是帮着大皇子登位了。所以必需要好好活下来,要亲眼见到自己所想。
吕侧妃眼瞧着太皇太后又精神一些了,立马让人倒来参汤,接着慢慢的,小心的胃太皇太后喝下参汤。了,就是那口气了。屋里到处都散发着参汤的味道,宫人全都低着头,小心的伺候在一边。内务府一早也备好的白色的宫装,只要太皇太后断气,立马宫人的宫装全要换成白色,这里的摆设全都得换成素净的。就连官员也得换上白色的丧服,到时候整个京城都是白的。
大皇子心里还在盘算着,养心殿里这会子有九千岁,有太皇太后在,想必这些人都为了帮皇帝守灵的。皇帝肯定是不行了,不然依皇上的性子,怎么可能坐着任由自己逼到这个份上,却依旧闭门不出呢?不过也是,皇帝敢出来吗?一脸的病容,一身的病态,跟死人差不多了吧!皇帝以为把九千岁调回京城,他的江山就能保吗?
九千岁再厉害也只是一个阉人,只能守住东场,只能守住百官不谋反,不结党营私。可是朝中大事九千岁却管不着,九千岁管的是百官私行,朝中官员的任命,以及国家大事,哪一件不是自己说了算。就算有人不服递折子上去,结果又如何呢?只是自己再换一个法子,让那些说话的人不再说话罢了,自己要安插的人手一样安插了,自己要收拾,要换掉的人,一样让自己换掉了。
九千岁能做什么,九千岁只能监视自己不去谋反,可是却没办法管军国大事。这就是皇帝的愚蠢,想用一个太监来打理国家大事,笑话。眼下百官皆听自己指挥,只要自己一声令下,这天下立马是自己的。不过是自己还想守一守,不想背上任何不好的名声,也想这皇位来的理直气壮,不想将来在史书上让人记一笔罢了。不然自己大可以借皇上病重为由,直接来的监国,这般自己的权利会更大,做起事来也会更加顺手,可是大皇子没有这么做。只是因为大皇子极为自信,自信到认为这天下就是他的,不必费那翻力气,去争一个监国。
至于九千岁那个阉人,如今自己手里有凤宁母子,量他也不敢做出什么自己应付不了事情来。而且之前九千岁已经向自己保证,只要自己不去动凤宁母子,他就不会把手伸到朝中,朝中之事继续由自己把持。这样的表现让大皇子很满意,能不满意吗?这样看来凤宁母子不是没有用,而是极有用处的。瞧瞧一身不把任何事,任何人放在眼里的九千岁,立马就老实下来了。虽然没有归顺,可是至少不会坏自己的事儿了。
当然大皇子还有一个希望,就是希望直接借凤宁母子,让九千岁承服于自己,帮自己弄死皇帝,然后直接支持自己登位。当然这个要求有点过份,还需要一点时间,还需要缓冲。之前提出的要求,已经让大皇子极为满意了。如今的朝堂就是大皇子的一言堂,虽然还有一些人有小心思,摇摆不定,可是呢他们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大皇子已经把持朝政了。
接下来只要证实皇帝不行了,下一步自然就是逼九千岁,让他代自己亲手了结了皇帝。这样不管事成与否,皆与自己无关。而自己最后落得一身干净,同时还能治九千岁一个弑君之罪。这一招绝对的妙招,大皇子越想越觉得自己聪明。当然这个法子聪明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是凤宁母子,她们才是法宝。只是大皇子还有些不明白,到底九千岁是真太监,还是假太监呢?
兰家一百多口灭门之事,大皇子已经查的七七八八了,可是所有证据都让人弄干净了,根本查不到是何人所为,也查不到兰家的两位公子,不过兰家好像确实有两位小公子。大皇子想再查下去吧!却根本找不到当事人,找不到兰家当年幸存之人。这样又如何能证实凤宁所言非虚呢?不过大皇子相信,只要自己再等一等,一定可以得到更多的消息,一定可以查清当年之事。
大皇子的手心一紧,九千岁居然是兰家的后人,兰家当年可是商人出身,兰家到底得罪了何人,为何只有九千岁活着,为何又只有他可以进宫做太监呢?与此同时,大皇子还查了当年给太监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