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仙侠修真>年轻人要知道的2000个社会常识>第49章 拒绝别人的常识 (2)

又如,在汉城举行24届奥运会时,中国代表团一到汉城,记者就团团围住李梦华团长问道:“中国能拿几块金牌?”李梦华回答:“10月2日之后,你们肯定知道。”记者又追问:“新华社曾预测能拿8到11枚金牌,你认为客观吗?”李梦华笑答:“中国有充分的言论自由,记者怎么想,他就可以怎么写。”

这样回答很巧妙,避实就虚,似答非答,达到了在要害问题上拒绝答复的目的,又显得落落大方,无懈可击。

15.转移话题,改变他人意图

如不愿回答别人向你打听的事情时,可用巧妙变换话题的方法,让对方处于被动地位,从而改变意图。

一位胖姑娘穿了一件新做的连衣裙,自以为很得体,高兴地问你:“漂亮不漂亮?”她自然是想得到你的赞美。你不能违心地称赞她,又不能直说,伤她的心。怎么办呢?你可以说:“世界上的女孩子都是爱美的,比如……”或者说:“啊,今年夏天姑娘们都爱穿连衣裙。你看过电视‘裙之魅’吗?那上面介绍的款式可真多,又时新又漂亮……”

这种“顾左右而言他”的办法就是转移话题法。当然,这个新的话题必须和原来的话题有一定联系,还必须能引起提问人的兴趣。否则,会引起对方的疑虑或反感。话题一转移,对方自然不好再问同样的问题。

16.通过暗示来拒绝

“不”字是很难说出口的,但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去拒绝别人。许多人都若于找不到合适的办法,其实通过暗示来说“不”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当然这种暗示可以是语言的暗示,也可以是身体动作的暗示。

美国出版家赫斯脱在旧金山办第一张报纸时,著名漫画大师纳斯特为该报创作了一幅漫画,内容是唤起公众来迫使电车公司在电车前面装上保险栏杆,防止意外伤人。然而,纳斯特的这幅漫画完全是失败之作。发表这幅漫画,有损报纸质量。但不刊这幅画,怎么向纳斯特开口呢?

当天晚上,赫斯脱邀请纳斯特共进晚餐,先对这幅漫画大加赞赏,然后一边喝酒,一边唠叨不休地自言自语:“唉,这里的电车已经伤了好多孩子,多可怜的孩子,这些电车,这些司机简直不像话……这些司机真像魔鬼,瞪着大眼睛,专门搜索着在街上玩的孩子,一见到孩子们就不顾一切地冲上去……”听到这里,纳斯特从坐椅上弹跳起来,大声喊道:“我的上帝,赫斯脱先生,这才是一幅出色的漫画!我原来寄给你的那幅漫画,请扔入纸篓。”

赫斯脱就是通过自言自语的方式,暗示纳斯特的漫画不能发表,让纳斯特欣然地接受了意见。

17.给对方留退路

如果一个人满腔热情求助于你,结果被一棍子打回去,一点回旋余地也没有,往往会使他很伤心,甚至导致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比如对求职者,你可以告诉他,这次主要是外语水平低一点,如果努力一下,下一次也许能成功。或者说,你的外语水平对我们涉外宾馆来说,还欠缺一点,但你完全可以胜任别的饭店的工作。如果他能从你为他设想的退路中取得成功,一定会感谢你这个“拒绝者”的。

18.巧用反弹加以拒绝

这种方法要求别人以什么样的理由向你提出要求,你用什么理由进行拒绝,让对方无话可说。在《帕尔斯警长》这部电视剧中,帕尔斯警长的妻子出于对帕尔斯的前程和人身安全考虑,企图说服帕尔斯中止调查一位大人物虐杀自己妻子的案子。最后她说:“帕尔斯,请听我这个做妻子的一次吧。”他却回答说:“是的,这话很有道理,尤其是我的妻子这样劝我,我更应该慎重考虑。可是你不要忘记了这个坏蛋亲手杀死了他的妻子!”

19.用敷衍法进行拒绝

敷衍式的拒绝是最常用的一种拒绝方法,敷衍是在不便明言回绝的情况下,含糊回绝请托人。敷衍是一种艺术,运用好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有一次庄子向监河侯借贷,监河侯敷衍他,说道:“好!再过一段时间,等我去收租,收齐了,就借你三百两金子。”监河侯的敷衍很有水平,不说不借,也不说马上借,而是说过一段时间收租后再借。这话有几层意思:一是我目前没有,现在不能借给你;二是我也不是富人;三是过一段时间不是确指,到时借不借再说。庄子听后已经很明白了,但他不会怨恨什么,因为监河侯并没有说不借,只是过一段时间再说而已,还是有希望的。拒绝亲密之人的不当要求也可采用这一方法。当然运用这种方法时,也需对方有比较强的领悟能力,否则也不可能见其功效。具体采用这种方法时,我们可以运用推托其辞、答非所问、含糊拒绝等具体的方式。

20.用迂回方式巧妙拒绝

不好正面拒绝时,可以采取迂回的战术,转移话题也好,另有理由也好,主要是善于利用语气的转折——绝不会答应,但也不致撕破脸。比如,先向对方表示同情,或给予赞美,然后再提出理由,加以拒绝。由于先前对方在心理上已因为你的同情而对你产生好感,所以对于你的拒绝也能以“可以谅解”的态度接受。

比如,当你的好朋友向你开口借钱时,但你确实办不到,可以这样委婉地拒绝他:“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会倾力相助的,碰巧我手头不方便,真是爱莫能助了。你专门来拜访,而我却不能伸以援手,真是从心底感到难过呢!


状态提示:第49章 拒绝别人的常识 (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