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三国袁公路>第16章 河南事变

梁纲骑着马,奔上左边山坡顶,看着远处的山岭,心中升起一股无力感。他带着1000郡兵追捕一伙黄巾三天了,三天里识破这伙黄巾的迷惑与伪装超过5次,大大小小的战斗都快上10次了,可是就是没有机会将这伙黄巾一网打尽,最可怕的是黄巾贼越来越厉害狡猾。梁纲已经无法通过经验与所学去鉴别黄巾的逃亡路线,只得广布斥候,造成的后果就是行军速度减慢,只能坠在黄巾后面,不给他们休息攻城的机会。

查看前方山岭走势,梁纲打开随身的地图,细细对比自己的位置,翻过前面的几座山,渡过钱江支流,就快到梁县了。前面的黄巾翻山越岭,不可能平白无故跑去梁县,要么梁县被破,要么有大股黄巾从荆州跑了过来,哪种情况对己方都很不利。

“所有人,就地休息两个时辰,埋锅做饭,准备好干粮,斥候前方探查10里。”梁纲看着疲惫的士卒,决定夜间行军,追上黄巾,于是大吼道。

此时坐在密县军营大帐内的张勋也是满脸苦涩,自他接到袁术命令,便立刻带着1000郡兵清剿留镇黄巾,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就走漏了消息,盘踞在少室山的黄巾大部闻风而逃,等部队到阳城时,县中黄巾洗劫了几个富户逃跑了,到密县时,还是如此。【阅读本书最新章节,请搜索800】本想剿贼立功,没想到第一次正式上战场就被摆了一道,更让人揪心的是这股黄巾聚集了很多人,要是他们跑进豫州,与颖川小股黄巾汇聚成大股在杀回来,以现下河南数量不多的郡兵,根本应付不了,河南可能要应声而破。

没办法的张勋只能驻扎在密县,就地布置防线,分散军队将流窜入河南地区的小股黄巾逐个击破,让他们没法合并,对于击破的大股黄巾,他又不敢追击,害怕一走,就有黄巾贼丛山里跑出来攻破密县。

堠氏,接到梁纲与张勋奏报的袁术同样头痛。现在河南境内黄巾基本被肃清了,流窜的黄巾多是聚集在边界上。可是河南局面非常被动,密县出去一日路程就是颖川,虽然皇甫嵩已经将黄巾贼堵在颖川,可还是会有黄巾残部流窜到河南,另一面,从梁县出去过鲁阳,就是南阳郡,张曼成的黄巾大部队就在那边。若一直被动防守,等战局出现波动,应付起来就很难了。

从河南流窜出去的黄巾贼肯定不会放过河南这么一块肥肉,必会撺掇所接触的黄巾杀回来,最令袁术气恼的莫过于何进居然不给他派兵。以袁术如今手下5000人的军队,出击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袁术拿着奏报思考良久,实在没什么好办法,他手下文士中现在就没有一个精于军事的,打仗除了靠将军,就得靠他这个半桶水了。详细思量,看着密县地理位置不错,防守比较好,于是袁术提笔写下给张勋的命令,给他增加500郡兵和1000新招勇士,死守密县,挡住豫州黄巾贼。

走出厅堂,袁术召来一个亲卫,命他快马传令,又召来另一亲卫传信纪灵,整顿装备,埋锅做饭,次日清早,出征梁县。

第二天早晨,和陈氏吃过早饭,告别家人,袁术穿戴好镶铁犀牛皮裙甲,带着同样全副武装的袁志与20名亲卫,骑马进入校场。

校场中,纪灵带着2000郡兵与3000勇士排成阵列,所有人刀剑齐备,辎重打理完好,诺大的校场鸦雀无声。

袁术蹬,蹬,蹬,踏上点将台,在上面来回转悠了两圈,看着下面或兴奋,或忧虑,或迷茫的军士,心里正组织着语言,想激发激发士气。

“将士们!今太平道邪教妖言惑众,反叛大汉。从前你们有的是大汉郡兵,有的是离家游民,有的是本分百姓,但今天,你们是大汉军人,你们的责任是保家卫国,是保护自己的家园,保护自己的亲人、田地、粮食不被黄巾抢走。所有人是否愿意随我,虎贲中郎将袁术上阵杀敌,建功立业?”

“吾等愿追随中郎将大人上阵杀敌,虽死无悔!”以往的郡兵首先大吼,接着带动新征勇士大吼“吾等愿追随中郎将大人上阵杀敌,虽死无悔!”

声音洪亮、厚重,传出很远很远,袁术听到军士的喊话,热血沸腾,拔出剑,挥剑让大家安静下来,然后吼道:“如此,破贼校尉纪灵听命!”

“纪灵在!”纪灵从队伍最前端上前跪地,等待袁术命令。

“命你为大军先锋,率1000人先行出发,查探道路,开路搭桥,务必保证大军行进安全。”

“诺”纪灵领命,立刻点了500郡兵与500勇士,带着少许辎重出发。

等纪灵部队离开,袁术开口道:“升起大旗,全军开拨。”说罢,骑上战马,跟随先锋部队,向梁县行军。

得益于这几年时不时兴修道路,河南道路比较好走,袁术命大军日行百里,第3天就到了梁县外,见到了围住梁县的梁纲部队。

梁县6米来高的城墙上,原来的大汉旗帜换成了黄巾旗帜,上书一字陆。袁术细数所知黄巾渠帅,没有一个姓陆的,这次的敌将只是一个无名小卒。

让大部队生火做饭扩建营寨,袁术带着梁纲纪灵步入中军大帐。

“怎么回事?”袁术浦一坐下,便看着面前的梁纲问道。

“报中郎将,一日前,黄巾头领张有突然与我部战于仓山,末将击溃他后追至梁县,发现梁县已被荆州黄巾陆峰所破。”梁纲抱拳说道。

“那这帮贼人怎么不突围?他们人数比我们还多,按理说你部不


状态提示:第16章 河南事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