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明末英雄>1056.第1056章 接见来使(二)

卫拉特蒙古诸部不像前明的那些藩国,都有一套成熟的外交体系与人才,因此巴图尔等人说话也很直接,这恰恰同张海的习惯与性子吻合不少。因此虽然需要翻译,或者直接交谈时的口音需要仔细听才能听的出这些来使直接所讲的汉话,不过这让张海也多少有了一些多年未有的感觉。

“我听说甘肃再往西,似乎并不是想象之中的那样贫瘠。不但有足够的牧场,还有足够多的农田和市镇。很多商贸通道都途经那里。有这么丰厚的天赋条件,为什么我听说你们诸部很多时候还是要与周边兵冗相见呢?”

“都是那叶尔羌和哈萨克那些外族人挤占了大好的河山背。我们卫拉特诸部的战士虽然勇敢,但是究竟是好汉加不住人多。而且也缺少精良的枪铳器械,在战场上多次吃亏。好在那些人似乎定居久了马术也有所生疏,空有好马也没有多大用处,这才勉强能维持个对峙的局面。。。”

张海没有多说什么。是命人传令下去,将早已准备好的五十辆大车组成的车队调了过来。

张海亲自与众来使一起来到这些大车前,随便打开一辆大车,抽取了一件大概七八斤重左右的燧发排枪。

正是多年前新军步兵曾经装备的四管燧发排枪,预期说是四管燧发排枪,不如说是四联装可拆分成四件不到两斤重轻型枪械的火器。这五十多两大车,一共是一万五千件这种似乎比手铳重不了太多的长兵器外观在并不十分精通火器的人来看并没有什么希奇。

卫拉特诸部不同于过去的草原人,同天方教势力和商贸通道都不远的他们是见过不少西域乃至更远地方的火器,也多少有一些概念的。像这样管子如此细,又如此轻的火器,如果保证不炸膛的话又能有多大的威力?

张海没有在意不少人有些轻视和质疑的目光,而是郑重的回道:“你们送来的良马我们都检查过了。确实都是这中原附近的草原难得一见的良品。价值至少在几万石米的样子。对此,我必然要有公平的表示。这些火器就是回赐予你们的了。铠甲我也想了想,但是铠甲的效费比经过细算,确实不如这些火器高。而且要有足够的量的话,那也有点儿重了。这些轻便的火器,正好也适合像三眼铳那样在使先填装好的情况下于马上用。。。”

张海让众使者随意而亲自的挑选了几支火器,耐心的教授了标准用药和弹丸的填装法,还有铅弹模具的用法。这些使者身边的护卫们在火器方面并不是外行,基本上也是一点就透。只是有些担心这些火器的威力与性能而已。

这种不到两斤的熟铁枪管火铳是张海之前也经过认真估算的。这些单位重量初动能水准和西洋最高水平火器差不多的火枪能用不到两斤的枪身发挥出西洋火枪三分之一,大致相当于日式铁炮或者戚继光时代那种鸟枪一半左右的威力。在十步左右的距离上,就是冒着炸膛的危险填装火药也很难从后面击穿如今新军主力部队普遍装备的钢甲或者轻便钢盾。因此这种火器对于新军主力部队的威胁不大。

对于当年防护水平不俗的后金军,或者过去经常依托车盾作战的明军主力。这种铁炮级别威力的火器作用也会受到局限,尽管它是那样的轻便还是燧发的。当然以新军主力部队的战斗效率不计寿命来运用它的时候,在大多数情况下问题都会减轻。

张海通过外情部了解过有关哈萨克汗国与叶尔羌韩汗国的一些情况。这两家军队的物力水平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游牧民族来说确实不俗,着甲率也非常高。不过据说是一些精锐的卫队所装备的铁甲也仅仅以一石以下的复合弓为防护对象。近距离同样防不住铁炮级别威力的火器,因为很少存在这种需求。

在让这些来使亲自挑选了火器之后,张海也做了让这些人了解火器威力的准备。十多匹驴、羊一类的动物被找了过来。身上还专门披上了中亚一带常见的锁子甲或皮甲一类的东西并进行打猎一般的“娱乐”

这小小火器的威力震慑住了不少的人,能防住寻常八斗以下弓箭的锁子甲根本防不住这轻小火铳的袭击,弹丸在穿透铠甲之后会给血肉留下一个更大的伤口,让动物们迅速的失血。这些动物有几匹似乎还没事儿一样的跑动了一段距离。但在三四十步距离之后也因为失血过多的缘故倒了下来。

张海的做法虽然让众来使觉得欣慰,不过也有不少人觉得这新朝君主似乎是个凯子啊,看看以后能不能要到更多的好处。

“为了方便,诸位还是暂时套上我们新军亲卫部队的衣装,随我一同看看这队伍吧。”张海忽然说道。

十万余人的大军算不上特别的严整,不过队形松散,还是能够清楚的看到行排。在战场有一些经验的巴图尔看的出这支大军虽然有些年轻,但很多都是经历过战场的人,这就有些不俗了。也难怪新朝曾经开创出汉人中少有的功业统一草原故地。

不过对于新朝军力的评价,也仅仅止于传统意义上的强军而已。在卫拉特不少人看来:火器固然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是却也局限了真正意义上的精锐战力的发挥。如果没有足够多的武者精兵,那么火器队再强也终究是有缺陷的。

不料张海却忽然说道:我听负责接引你们的人从你们那里了解道:这次你们带来使团护卫。都是各部中常备部队中十里挑一的好手。射术似乎都不俗,不知道,


状态提示:1056.第1056章 接见来使(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