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太后的寿辰,被发配到外地的两个王爷都被召回了京城。肃王叛乱那年,这两个王爷年纪尚小,并没被卷进来。

先皇的几个儿子中,除了当今的皇上,就只剩下这两个王爷了。他们是先皇最小的两个儿子,今年也才三十岁不到。

皇帝不希望再发生当年的祸事,于是在两个王爷一成年,便立刻下令让他们去封地了。而他们两人的王妃,也是皇帝特地挑选过的,俱是家世不显赫的姑娘。

为了庆祝太后的寿辰,皇帝还大赦天下,京城里更是热闹非凡,所有人都在讨论着太后的寿辰。

文武百官们也在绞尽脑汁地想着该送什么贺礼,以期讨得太后的欢心。当今圣上是个孝子,若是能让太后高兴了,那皇上肯定也会高看他们一眼。

官家小姐们则是在家忙着做新衣苦练才艺,太后的寿辰邀请了京城里所有的文武百官进宫,还特意说了要带着府里未出阁的姑娘一起。

不管是嫡出的还是庶出的,都有资格入宫去参加寿宴。这下子所有庶出的姑娘乐了,以往有什么大的场合,这些庶出的姑娘多半是只能待在府里,眼巴巴地羡慕着。

太后的懿旨所透露出来的意思所有人都心领神会,太后这是要为太子相看太子妃了。家里有适龄姑娘的官员,特意交代夫人一定要把女儿好好打扮一番。

秦夫人得知太后的懿旨后暗暗松口气,她就知道太后这次办寿辰目的不单纯。上次中秋宴时,她就发现太后有意无意地在打量着坐在下面的姑娘。

想来太后是想着在选秀前先挑上几个入眼的,到时候的选秀就是走走流程了。在所有夫人都忙活着给自家女儿裁布做衣服的时候,秦夫人只需要准备寿礼就行了。

最最重视这次寿辰的,要数太后的娘家李府了。李府大房的女儿,被封为郡主的宜林。她也猜到了太后是想借着这次寿宴为毓哥哥相看太子妃了。

宜林心里其实有些不舒服的,她一直心仪着做毓哥哥的太子妃,想来太后姑婆也是知道的。

可是太后却没什么特别的表示,宜林看得出来太后是不反对她嫁给毓哥哥的,可是为什么又来这么一招呢?

莫不是给太子选侧妃?宜林想想很有这种可能,心里也放松了些,但到底还是不舒服的,她已经把自己定位成了未来的太子妃,那这些成为太子侧妃的女人,就都是她的对手了。

宜林是大房嫡出的小姐,向来看不起那些庶出的姐妹,而李府的大夫人也是有能力的,丈夫名下的这些庶出的子女,她都打压得死死的。

为了能把将来的竞争对手比下去,宜林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特地让娘亲李大夫人帮她从头到脚都置办了一身。

李大夫人也是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当上太子妃的,所以就算宜林不说,她也会拼命让女儿出彩,把那些千金小姐们都比下去。

为此,她还特地把嫁人时带来的压箱底的一套首饰拿了出来,务必要让女儿压别人一头。

太后的寿辰很快就到了,在封地的两位王爷已经带着家人到了京城,住到了宫里。皇后这段时间忙得很,中秋宫宴刚过,她就得马不停蹄地忙着操持太后的寿宴。

皇帝每每看到皇后疲惫的脸,心里有些心疼,但妻子为自己的母亲操持寿宴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他心疼之余也做不了什么。

毕竟后宫都是皇后管理的,钱财什么的她也不缺,皇上只能口头上安慰几句,多往皇后的坤宁宫跑跑。

自从之前出了丽妃的事情后,皇帝对后宫里的女人兴趣大减,一个月有近一半的时间都是住在自己的养心殿里。

而后宫他去的最多的就数皇后的坤宁宫了,宫里的嫔妃们对皇帝的举动是有满肚子的怨言,但却什么都不敢说。

毕竟皇帝宠爱皇后是天经地义的事,就是朝堂上的大臣也没理由上谏,毕竟皇后是正妻,而且又颇负贤名。

这次太后回来了,宫里的妃子们又开始骚动起来。皇上那里走不通,那就走太后这边的路子。

皇上每天都会来太后的慈宁宫请安,嫔妃们也一个都不拉地出现在太后寝宫里。而太后对于嫔妃们的心思竟也是毫无不满,还隐隐有些支持。

因着太后的关系,皇帝去其他妃子宫里的次数也多了不少。对于太后的心思,皇帝也是知道的。

皇帝膝下只有一子是太后的一大心病,眼下太子已经到了成亲的年纪,皇帝可以考虑一下子嗣问题了。

皇帝并没有明确表态,但也没反对,毕竟没有哪个皇帝不希望子嗣丰盈。

太后的心思皇后也一早就察觉到了,对此,她也只是淡淡一笑,反正她的儿子已经这么大了,也是皇帝从小手把手教导的继承人,就是再来几个皇子也无所谓。

只是,皇后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些针刺般的不舒服,随后她又宽慰自己,许是因为担心皇儿吧。

皇帝觉得有些自己可能出了些什么问题,每次只要留宿在其他嫔妃宫里后,面对皇后时总有些莫名的心虚,不太敢直视皇后。

总觉得皇后眼里满是嘲讽,但看过去发现,皇后眼里什么神情都没有,只是他多心罢了。

可这样一来,皇帝心里更加的不舒服了,但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舒服,就是看皇后那万年不变的冷静表情心里发堵。

太后的寿辰很快就到了,一大早宫里就开始忙碌起来,除了事先做好的寿桃寿饼寿面外,御膳房还要再准备几


状态提示:第132章 太后寿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