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第八章第二节 潜伏在古代——揭秘古代特务制度
开心一刻
雍正年间,礼部官员周人骥被派往四川任职,离京之时他没带家眷,只是挑选了一个聪明伶俐、手脚勤快的仆人随行。
在四川任职期间,这名仆人随侍左右,办事机敏,并且守礼懂事,颇得周人骥的器重。三年任期将满,周人骥即将回京城复命。这天晚上,仆人帮他打理好返京的行装之后突然向他辞行,周人骥感到很奇怪,问他:“你是想留在四川还是要去往别处?”
“回大人,我要回京。”
“我马上要回京城复命,你为何要先走呢?明日我们同行不是很好吗?”周人骥更加奇怪了。
那仆人竟然答道:“我同您一样,也是要奉命回京城复命。”
周人骥大惊,细问之后才知道这名仆人竟然是一名朝廷侍卫,是皇帝安插在他身边监视他的眼线!这名仆人之所以要辞行,是因为他要赶在周人骥之前回到京城,以便汇报自己三年来收集到的情报,朝廷将会依此决定对周人骥的奖惩。
虽然这名“仆人”称根据自己的观察,周人骥还算是个遵守礼法、清正廉洁的官员,可以放心回京,但想到三年以来不离左右的仆人竟然是朝廷的“特务”,周人骥还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开心学国学
清朝的雍正皇帝生性多疑,登基后便广布耳目,大搞情报活动。这些在各级官员身边的潜伏者可谓中国早期的“特务”。特务,古称“间谍”、“细作”、“奸细”、“暗探”等,名目很多,他们往往背负着特殊使命潜伏在特殊岗位,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关键时刻总会令人惊讶不已。
古代的特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为了对付敌人而打入敌人内部执行特别任务,主要是在各军队作战时刺探情报。根据史料,远在三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有了干这种勾当的人。第一个被记录在历史中的特务名叫伯嘉。据《左传》记载,有一次,楚国派军队攻打彭国,为了摸清楚军动向,伯嘉便作为间谍深入楚军所经之处进行侦察。古代兵书《三十六计》中也总结了很多利用特务对付敌军的方法,例如,“李代桃僵”、“浑水摸鱼”、“借尸还魂”等。
另一种古代特务则是“对内”的,也就是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用来监视臣民的人。早在五代时的蜀国(前蜀),就已经有了类似特务组织的机构,叫做“寻事团”。这些成员穿戴打扮都和普通人一样,或者在街坊里巷徘徊,或者潜入官宦人家,不管是民间街谈巷议,还是官员们的聚会聊天,都会通过他们传入统治者的耳中。
到了明朝,特务制度可谓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明朝设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四个特务机构,特务人数超过十万,他们有编制、有经费、有领导,直接由皇帝控制,成为一种令人畏惧的政治力量,从普通百姓到大小官员,几乎人人自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