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恐怖悬疑>灵异档案全录>第467章 斗宝(下)

我一听这话,差点没笑出声来,心说:“这杨老板可真是不讲究,好端端的非说自己的爷爷是个太监!”但是眼下我又不好笑出声来,只得继续听杨老板说下去。

根据杨老板所说,那挖耳勺虽然是他当太监的爷爷顺出来的,但是其实他爷爷并不是贼,随手顺出来这件东西,只是为了留个念想。

俗话说得好,这教为人不能忘本。自打大清国没了之后,他爷爷天天对这挖耳朵勺行三拜九叩之礼。原来,他爷爷自打六岁就进了宫,服侍了太后和皇上多半辈子,一直到死还不忘了给主子尽忠。

说到这里,那杨老板似是念及旧事,触动了心怀,竟已哽咽难言。

可是我这会却顾不得劝他放宽心,因为眼下我已经从他嘴里抓到了一把把柄,于是立即张口道:“杨老板,刚刚是您说错了,还是我听岔了?既然小德海是紫禁城里的太监,而且六岁就净身入了宫,怎么可能会有后人?”

杨老板解释说道,那位小德海公公出来之后,他不是也得成家过日子吗?结果就娶了个老宫女为妻,又收养了一个儿子在膝前,以便给自己养老送终,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感情好的没话说,所谓“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正是他们家最令人动容之处。

我正要继续说话,孙国辅却微微点了点头,问道:“那位小德海公公,既然能从宫里边带出东西来,为何他不取金银玉器,更不拿古董字画,偏要拿个挖耳朵勺回来压箱子底儿?”

那杨老板深吸一口气,像是在稳定情绪,然后继续说道:“您二位可别小看了这个纯铜的挖耳朵勺,名副其实的是件国宝,为什么呢?因为看一件古物,你不能以材质断其贵贱,首先是要看它的历史价值,其次才是它的艺术价值。”

话说自打大明洪武皇帝龙兴,浴血百战,终将元人逐回漠北,恢复了我汉家山河,后有燕王扫北,建都北京,一度励精图治,海内无事,怎奈日月频迁,星霜屡改,这正是“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到得明朝末年,朝廷失政,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先是闯王李自成揭竿而起,率军打破京师,逼得崇贞皇帝吊死煤山,改朝换代为大顺,天下百姓只道是就此安居乐业,可偏又有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了清兵入关,那八旗铁甲席卷而南,所到之处,势如破竹,从此定鼎了中原,大清国仍然是建都北京,你道这是为何?只因那满清皇帝,也看中了咱北京的形势不俗,此地北衔燕山,西接太行,东吞渤海,南压华夏,真可谓金府天城,乃是万古千年的不拔之基。

自从满清入主以来,接连出了几代明君圣主,审时度势,任用贤能,务实足国,重视农桑,平定各地叛乱,一举扫除三藩,终于使得四海一统,万民归心,岂料康乾治世之后,却挡不住盛衰轮转,风云变换,终于朝纲败坏,大局糜烂,不可收拾,眼看八国联军趁势打入北京,逼得慈禧太后仓惶出逃,驾撵行至途中,天时风干水涸,烈日悬空,浮云净扫,老佛爷体内生出痰火,耳鸣目燥,苦不能言,御医多方诊治无果,正当堪堪废命之时,幸有随行官吏呈上暹罗进恭来的玲珑八宝挖耳勺一柄,由总管太监李连英亲自为老佛爷掏出耳垢,上天枰权之,重一两有余,慈禧得以泄出内火,顿觉神清气爽,耳聪目明,因此而活,遂主张于洋人议和,签定了《辛、丑、条、约》。

可以说如果当初慈禧没掏耳朵,她未必能保住性命再次返回京城,光绪皇帝也不会因为变法不成,积郁成疾,落得含恨而终的悲惨下场,谁又能想到,这小小一个挖耳朵勺,却是历史风云变幻和晚清末年丧权辱国的见证之物,难怪到后来李鸿章李大人感叹道:“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挖耳铜勺原非凡,请君莫作等闲观。”

听到这里,我和孙国辅二人才终于明白过来,原来这货说这么多,无非就是为了显得他这件破玩意儿价值不凡,足以顶得上孙国辅那颗慈禧头顶的“宝珠”了!

虽然这杨老板话语当中存在着太多不可能,就好比他说从慈禧太后耳朵里面挖出来来了一两多的耳屎,这就不可能。人的耳朵那么小,要是真能装下一两耳屎,那就只能是绿巨人了,对了,还有奥特曼。

但是,我和孙国辅明知道这货是在吹牛,却也不好明说。另外,我不得不承认,这杨老板实在是个人物,他利用这个编造的故事,不但巧妙的避免了回答孙国辅的问题,更是将其化于无形。

他既不说孙国辅拿出的宝珠是假话,也不说自己不买,也跟着拿出一个地摊货,说是要“以物易物”,又将我们抛给他的地雷扔到了我们自己的手中。这一点,没有个几十年的熏陶培养,是万万做不到的。

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就尴尬了!孙国辅和我顿时陷入了前后矛盾的境界。

要是拿明珠和他换吧,要吃亏,鬼知道他那个挖耳勺是几毛几块买回来的。要是不换吧,就相当于变相的认怂了,这可就是打脸的事情,一旦传出去,孙国辅估计得脸红好一阵子。

就在我们左右为难的时候,一个响亮的声音吼了起来:“老板呢?在哪啊?听说要花一百个亿买我的货。啧啧,这大手笔,大气魄啊!”

这声音,正是王胖子的声音。

随即,我们就看到王胖子和闷


状态提示:第467章 斗宝(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