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佛教有着十分严明的教规戒律,佛门除了剃度仪式外,还会有点“戒疤”的仪式,在入寺后,成绩优秀者,老和尚会为他们点上第一颗戒疤,称之为“清心”。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则有资格得到第二个戒疤,名为“乐福”。一般而言,如果顺利的话,寺里一些年长的老和尚大多可以拥有五六个戒疤;而重要寺院的住持,则有八九乃至十二个戒疤。那么僧人头上的“戒疤”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香疤在汉传佛教中也被称为“戒疤”,这是汉传佛教的一个“特产”。那么为什么只有汉传佛教的出家人头上才会有戒疤呢?而且戒疤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在《中国和尚受戒》一书中提到,沙门志德住持金陵天禧寺时,与七众受戒,燃香于顶,指为终身之誓。此事从此被演变成惯例。后世中国的佛教徒也是通过此种行为来向佛祖表示自己的忠心,出家人的烧戒疤仪式更成为是否受戒的辨识方法。
然而在另一本书中对戒疤的由来有其他的解释。在宋末年间,蒙古大军一路南征,并在所到之处对青年男子不是进行屠杀,就是抓走充当劳役。但奇怪的是,蒙古军人却从不为难出家的僧人。究其原因,原来是当时的蒙古上层比较推崇佛教,所以他们很敬重僧人。于是那些青壮年便纷纷剃度出家,穿起了袈裟,想通过假扮僧人来躲避服役。然而出家人陡然增多,这令蒙古人一时无法辨认真假。这时蒙古统治者便以烧戒疤来区分出家人的真伪,而且烧了戒疤的人今后是不许还俗的。因为烧戒疤就要忍受剧烈的疼痛,而且日后还不许还俗,所以有好多人都放弃了出家这个念头。从元朝以后,一直到中国佛教协会废止了这条烧戒疤的规定,戒疤一直是汉传佛教独有的特色。无论戒疤的起源是怎样的,烧戒疤都不是佛教制度,它只为中国所独有,并未见于其他国家。
另一种说法,烧戒疤是起源于舍身供养的佛家思想,也被视为断除我执的方式。旧时出家人受戒时,所燃香疤的数目一般有一、二、三、六、九、十二种。十二点表示的是受戒的戒律中最高的“菩萨戒”。在家众多于受菩萨戒日的前夜,烧戒疤在手腕之上;出家众的戒疤多烧于头顶,成为世俗人眼中和尚的标识性东西。
但是广东省就属于例外。在广东的鼎湖山及其他寺院,燃疤处是在左前臂内侧,不是头上。布雷特(j.b.patt)写道,和尚“依自己的热忱和勇气”,可以燃三个、九个或十二个疤。在宝华山却没有选择的余地,受比丘戒者一律燃十二个疤,不多不少。受优婆塞戒者,九个。沙弥,三个。疤数在江苏全境内据说相似,但到了他地寺院,数目的确有异。如果某年传戒师父规定至少要燃九个疤,戒子可以多燃三个疤,以示虔诚。
但在1983年12月,中国佛教协会在《关于汉族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的文件中提到,受戒时在受戒人头顶烧戒疤的做法“并非佛教原有的仪制,因有损身体健康,今后一律废止”。从此以后,新受戒的汉族僧人,头顶上再也不会有戒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