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晴
连续一个礼拜的空闲暇余,基本上都耗在了那两篇论文上,成色姑且不论,死掉的脑细胞琢磨着是论盎司计呢,还是以万千算,再用键盘挨个字的敲,一统计,八千余字,这份烧脑的活儿以后死活是不敢接了。
洋鬼子和黄皮肤的差异是全方位的。算来,外国人的烧脑期大多在创业期……吧,不好说。但国人的集中烧脑期,别的我不敢说,但有一段我却十分肯定--高考啊。/
也就这两天。
文史理化都大综合了,不过那是明天的事,今天呢?很幸运,我们又经历了一次见证奇迹的时刻:
几百万人、在同一时间的集体文学创作。
不对,“创作”这两个字,太虚伪了,应该说:“文学写作”,也不对,对于每一个熟悉或经历过高考或者中国特色教育体制的你我来说,“文字写作”,应该更恰当些。
我们几乎已然不可能或说不奢望看到在两个半小时内(其实真正的写作时间,应该不到一小时),能塑造出一篇可圈可点之作,尽管这本身就不现实,而且几乎所有的文章,都经历了高考前公式化的加强,开头怎么写,中间怎么说,结尾怎么收,怎样不出圈,怎样有得分点,怎样能冲高分,每个人在考前都或多或少的依据社会热点、官媒焦点整理、准备了好些篇小文(有些学校甚至要求背诵!),考场上行文时,再根据题目选出一篇或者几篇可靠拢之作,添头加尾,修辞美化,力求自然。
如此,几百万篇的作文,便流水线般的生产出来了。
这是tm在考写作,还是在考记性?
不能怪这些孩子们,他们还有太多的天文地理要准备,文臣武将要熟悉,公式算法要掌握,有能力去理解写作,就不易了,还要要求他们去创造写作。
太难了。
愿我们的学子们,今夜安睡,明日再战!
2015。06。07
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