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仙侠修真>抗日之尖刀>弟157章变局

初秋季节,浙江宁波奉化溪口显得静蔽、神秘。这里3步一岗5步一哨,戒备森严。此时宣布下野回到溪口老家的老蒋和夫人宋美龄站在文昌阁上悠闲的张望,文昌阁是门楼建筑,下面分布着圆形的拱门和两个圆形的耳门。耳门属于虚设起到装饰的作用,通行主要从拱门经过。拱门宽度大约4米、高3米,典型的中式门楼建筑,能通行马车和小轿车。拱门两侧布置岗哨是老蒋的贴身侍卫把守,即便是要员没有允许也不得靠近。文昌阁一侧是碧波荡漾的溪水,溪水河不宽但是清澈见底,能看见鱼儿悠闲的潜水、戏耍。

站在文昌阁上举目远眺,整个溪口镇尽收眼底,其山水环绕、古色古香的韵味十分浓厚,古镇的安逸尽收眼底。本来江西糜烂的战局就让老蒋备受压力,而福建事变始料未及,让老蒋陷入政治危机之中。尤其是西南各省包括四川、山西,强烈呼吁停止内战、和平谈判的呼声日益高涨,尤其是以国民党副主席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左派,趁机对老蒋发难。为了以退为进,老蒋宣布下野辞去国民党中央主席一职。

但是老蒋没有辞去海陆空总司令一职,他依然掌控兵权。枪杆子决定政权老蒋深谙此道,尽管老蒋在江西损失惨重,但是没有伤筋动骨,依然保留强大的军事实力。可以说中原大战以后,没有人可以撼动他的统帅地位。老蒋不是第一次宣布下野,此举无非是掩人耳目而以,因为这招屡试不爽。目前国内停止内战和谈声一片,老蒋便聪明的把烂摊子丢给2号人物汪精卫。世人心里门清,尽管汪精卫是国民党元老,但是重大决策没有老将掌舵,根本实施不了。汪精卫上串下跳,无非是给老将制造麻烦而已。

眼下国内政治局势骤变,福建投靠共党,江西全境被共党占领,下一步共党军队随时会剑指浙江。要知道浙江是老蒋发家的地方,是势力的根基,也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如果失去浙江让共党图谋淞沪,那么自己将无立足之地,这才是最可怕的。即便不是这样,若共党拿下九江控制长江沿岸,切断长江航运,下一步湖广同样会被共党攻占。常言道湖广熟天下足,湖广若丢失同样难保自己的根基。换言之共党立足江西、福建,也就意味着在军事上握有绝对的主动权。

军事上的失败已然成定局,目前共党根基夯实已经无法被消灭。何去何从,老蒋清醒的认识到危机,而停止内战是大势所趋,已经由不得自己。共党方面提出停止一切军事行动,主动伸出橄榄枝,承诺不再向周边各省发动军事进攻,在政治上处于主动地位。有利的一面在军事上让老蒋得以喘息,然而政治危机让老蒋不得不接受和谈的主张。但是如何打政治牌老蒋开始谋划,派出联络组与共党磋商是他授意的,他要摸清共党的真实意图再制定对策,总之不能轻而易举和共党达成和平协定,在军事上的损失必须在政治层面上挽回。

“达龄,汪精卫在南京呼风唤雨,其实不过是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而已,最后这个烂摊子还需要你站出来收拾。和谈是大势所趋,如今共党军事势力日益强大,也许国共双方再一次合作也是明智之举。”见老蒋沉默不语宋美龄打破沉闷道。老蒋微微叹了一口气道:“当初我低估了朱毛的能力,才导致今天的糜烂局面。更出乎预料的是共党方面出了一位军事奇才,一举奠定江西共党大局。此番大兵围剿反而成全了共党,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帮了共党的忙。综上所述,出现今天的局面不是偶然的,是诸多因素促成,也许这是天意。”

“我选择下野就是以静制动、以退为进。先于共党接触一下,摸摸他们的底牌拖一段时间再说。共党信誓旦旦,图谋江西、福建后承诺不再发动军事进攻,这一点毋庸置疑。共党向来标榜正义,以天下为己任云云,是不会冒天下之大不违的。先拖一段时间再说,共党受苏俄节制,既然涉及到民族大义,我必须在国家统一上做文章,让共党在政治上陷入被动之中。下一步舆论工具是重中之重,我要静观其变又要变被动为主动。”

这时下面传来汽车喇叭的动静,夫妻二人向下面探视,见两辆黑色甲壳虫小轿车停在拱门外侧,接受侍卫检查。老蒋知道是戴笠和陈布雷到了,便抬腿向会客室走去。须臾,戴笠与陈布雷急匆匆走进来,老蒋仅是与戴笠点点头,任由戴笠挺胸立正姿势僵硬于不顾,而是直接与陈布雷握手。“彦及兄(陈布雷字)!欢迎你来做客,请坐!”陈布雷微露笑意坐下,而戴笠依然挺胸站立。

陈布雷生于1890年,比老蒋小3岁。此人中等身材偏廋长脸,明显特点是鼻子和嘴似乎大一号,仿佛占去了脸部的半壁河山,给人以特点鲜明的感觉。陈布雷是文人,一双深邃的眼睛彰显此人的冷静、精明和文人的清高。他不卑不亢的神态与身体僵硬挺立的戴笠形成鲜明的反差。目前陈布雷已经就任老蒋侍从室第2主任,公开身份是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副秘书长。他是1927年在南昌与老将相识,29年正式弃文从政,去年成为老蒋身边的核心人员。

说起陈布雷可是大名鼎鼎,号称民国一支笔,他出身记者被誉为才华出众,报界奇才。20岁时便在上海报界崭露头角,享受声誉。他的真名叫陈训恩,笔名布雷,时下陈布雷已经完全替代了真名。陈布雷由于自身的才华,目前已经逐渐成为老蒋身


状态提示:弟157章变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