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军事历史>抗联1939>第五一二章 日本人的自信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光是孟庆山的落款,就让本来以为心目中的英雄被杀的苦难同胞涕泗横流:中国共产党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孟庆山。

而梅津美治郎就像迎头挨了一闷棍,痛感对手的老辣。此时他还不知道,那个年轻的抗联总司令轻飘飘的两页纸产生的巨大冲击力,比得上日军一个师团的威力还要大。

孟庆山抓住梅津美治郎给的机会不撒手,就像高深莫测的中国武师,稍稍闪过憋足了劲的对手,顺势把那股邪气化为自己的力量。就在梅津美治郎对着复函气的瑟瑟发抖的时候,无数东北人几乎同时读到了《答梅津美治郎书》,而且,还有梅津美治郎的来信,以及《东北抗日宣言》和关于抗联在这一次反讨伐作战取得的辉煌战绩,这让之前日本关东军不可一世的谣传彻底的给打翻了。

火山岩浆在加速涌动。那段时间,不管是被压榨做劳力的劳工,还是生活在集团部落内的百姓,或者是大城市内的小市民见面无不会心一笑。各地之前被打压的抗日武装空前活跃,满洲国内的日本人一片沮丧,人心惶惶,时刻担心抗联会打过来消灭他们,而一些伪满官员的心也被动摇,在军区地下党的劝解下,有很多人幡然悔悟加入抗联的怀抱,帮助伪装成日本商社的抗联商社大摇大摆的往根据地运送物资,加快了根据地的建设与发展。

当《答梅津美治郎书》全文登上满洲国以及国内的各大报刊头条,哈尔滨沸腾了,延安沸腾了,昆明沸腾了,重庆沸腾了,全国沸腾了,一时无人不知孟庆山。无人不谈孟庆山。在已经沦陷多年的关外,竟藏着一位文武兼具的大豪杰,他屹立在白山黑土之间为驱出日寇、保卫家园怒吼的伟岸形象,深深烙在全国人民心底。让命悬一线的中华民族鼓足了赴死的勇气,坚定了必胜的信念,同时,也击垮了那些为自己找借口投降派的心灵。

梅津美治郎无意间为孟庆山发射重炮搭了架子,长了敌人的志气。这让他很是气愤,一边在作战室大骂那群给他出注意的参谋,一边命人立即封锁这件消息,可惜的是之前为了引抗联下套,特意用明码的发报,现在看来是把自己的脚给砸了,同时梅津美治郎也恨不得把情报部门的脑袋全部砍掉,情报部门自豪的跟自己说已经把关于孟庆山从出生到现在的资料已经全部查得一干二净,从资料看来孟庆山典型的就是一名武夫,只是凭着运气躲过帝国的多次围剿。可是现在看来他那里是武夫,简直就是一名文武双全的战争天才。

....

日本近代陆军的鼻祖是山县有朋。

日本近代陆军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处于幕府时代后期。这一年,萨摩、长州小土佐三藩献给天皇暖口名“御亲兵”明治天皇以这个兵力为基础进行了‘废藩置县,的改革。这些“御亲兵”后来改名为‘近卫。

明治十年,被内讧赶下台的明治维新最大功臣、陆军大将、并近卫都督西乡隆盛发动了被称为“西南战争”的大规模反叛,从鹿儿有九州北上,包围了熊本。西乡隆盛反叛的旗号不明不白,竟然是“有话要对政府说”还放出话来。说要到东京去溜达溜达。

明治政府派个文官叫炽仁亲王的做征讨总督。又找了两个武将陆军中将山县有朋、海军个将村纯义帮忙做参军,开始平叛的兵力不够。把东京警视厅的警察们(当时叫‘巡查”)也弄到前线去当炮灰去了。

这一打就打了七个月。总算把叛乱镇压了。事后总结教记。弄了三条,一个是失官挂帅,一个是武将事事请示贻误战机,另一个就是没有好的参谋。这三条教训总结出来后。对日军日后发展起工关键作用。

不料这边刚总结亮教记。那边就发生了竹桥兵变,沏多个,炮兵因为军饷、评功等问题反他娘了。在日本兵营里发起了兵变。

这个事件给山县有朋在日本建立军国主义体系提供了契机。

山县有朋这个时候已当了日本明治政府的陆军大臣,为了维持军权,他以不让国内政治左右军队的大道理为借口,把军队统帅权从政府和议会那里拿过来。直接交给了天皇。这就是日本独有的“统帅权独立”

西南战争后,山县继续他的改革大业。1878年他设立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军事部门——参谋本部,这可是日本军事史上的大事,“参谋本部”这个东西权力极大,直属天皇,可以直接指挥陆军,负责所有陆军作战计划的制定。对参谋本部来说,政府和议会算个鸟,不仅政府无权管它,它还可以操纵政府。后来日本怎么就变成了军人当政的军国主义国家去四处杀人放火?就这个“军部独立”给闹得,山县这厮“功不可没”!

山县那么卖力地改革军制为了啥呢?肯定是“强国”!那强了国之后干啥呢?明眼人都知道:侵略扩张!山县这个人对军制改革万分痴迷十分投入,对侵略扩张也是情有独钟竭尽所能。1889年他当上了内阁首相后就叫嚣“伸张国势”是最要紧的事,也就是日本得抓紧时间搞侵略。

为了实行自己的策略山下有朋请来的陆军大学导师是德国人梅克尔少校,因为之前日本人已经见识到西方人的厉害,为此积极地学习西方的知识,招收的学员都是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小服役2年以上、年龄三


状态提示:第五一二章 日本人的自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