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勉,原本作为蜀郡李家的一个年轻翘楚,在蜀郡李家决定归顺张嘉师麾下之后,护送其姐李氏进入关中与张嘉师成亲之后,则是成为了秦军新一代年轻将领当中的一员名人。天籁.⒉
事实上,即使是与李勉年纪相仿的秦军军官当中,在知道了李勉的事迹之后,一开始想到了李勉迅成为一个高级将领,很有可能与其姐是张嘉师的妾室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对于理解李勉,或者是认识到李勉的能力的人来说,李勉能够达到这个位置,更多是合符情理的安排。
但是李勉并不知道的是,作为他的姐夫,也就是眼下的秦帝国实际上的执掌者张嘉师,他不太愿意过早的提拔这个年轻人。
或者是说他对于李勉自己的身份也有些忌惮。
因为李勉本身就是一个新兴世家的年轻俊杰。
只不过由于张嘉师自己认识到人手的严重缺乏,他只能够在这方面而言,做一些他并不愿意去做,但是不得不去做的安排。
或者是说,这些新兴世家的出现,可以说是一支新兴势力在展过程中的必然。
……
张嘉师麾下的世家人才事实上并不在少数。
李左车,李牧的孙子,本身李家就是原来赵国在代郡一地的望族。
望族,顾名思义就是指有名望的大户人家。而后来也指帝王贵胄后裔。
在历史当中,官员出身望族的记载不在少数:
《后汉书?朱穆传》:“臣闻汉家旧典,置侍中、中堂侍各一人,省尚书事,黄门侍郎一人,传书奏,皆用姓族。”李贤注:“引用士人有族望者。”
《北史?朱弁传》:“弁又为本州大中正,姓族多所降抑,颇为时人所怨。
《旧五代史?晋书?李专美传》:“专美之远祖本出姑臧大房,与清河小房崔氏、北祖第二房卢氏、昭国郑氏为四望族,皆不以才行相尚,不以轩冕为贵,虽布衣徒步,视公卿蔑如也。男女婚姻,不杂他姓,欲聘其族,厚赠金帛始许焉。唐太宗曾降诏以戒其弊风,终莫能改。其间有未达者,必曰:‘姓崔、卢、李、郑了,余复何求耶?’其达者则邈在天表,复若千里,人罕造其门,浮薄自大,皆此类也。
《晋书?石季龙载记上》:“镇远王擢表雍秦二州望族,自东徙已来,遂在戍役之例,既衣冠华胄,宜蒙优免。从之。”
宋?秦观《王俭论》:“自晋以阀阅用人,王谢二氏最为望族,江左以来公卿将相出其门者十七八,子为主婿,女为王妃,布台省而列州郡者不可胜数,亦犹齐之诸田,楚之昭、屈、景氏,皆与国同其休戚者也。”
清?昭连《啸亭续录?德尚书》:“德尚书瑛,姓?通颜觉罗氏,满洲望族也。”
而历史上最早记载的望族体系,是春秋时期的晋国六卿世家:赵氏、韩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六家。
晋国六卿即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其中中军将为正卿(上卿),中军佐为次卿(亚卿),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四个则是下卿。
公元前633年,晋文公在设立三军六卿制度,将佐主要由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栾氏、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等十一个世族所把持,他们按照长逝次补的原则,轮流执政。在晋国内部,卿大夫与卿大夫之间、卿大夫与国君之间相互积极扩张自己的势力,对外时,六卿又能联手团结在晋国的大旗下,“尊王攘夷”,抵御四夷入侵,维护周室王朝,捍卫华夏文明。
到公元前453年晋阳之战,韩、赵、魏联手打败了晋国的执政大臣智伯,并瓜分了晋国,韩赵魏虽然成为独立的国家,但最后逐一败倒在秦国的铁蹄下,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晋国是天子的兄弟之国,并一直是周王朝的肱骨,地位显赫。周平王东迁,晋文侯仇出兵勤王,功在社稷。晋文侯还有个弟弟,名成师,史称曲沃桓叔,都是在战争中生的,仇这个名字确实没有成师好,当时就有人预言要出乱子。
前784年,晋穆侯去世,其弟晋殇叔短暂的篡位,又被晋穆侯的长子公子仇夺位,晋文侯在位35年。前745年,文侯子昭侯即位后,时曲沃附近有叛乱,晋昭侯就把叔父成师封到曲沃,这是比都翼还要大的都市,麻烦来了:成师和他的子孙数十年如一日地开始和晋侯争国君之位,斗争极其复杂的残忍。
总之,前679年,经过长达67年的内战,成师的孙子晋武公称终于消灭了“仇”的子孙,晋国暂告安定,史称“曲沃代翼”。当时,齐桓公小白已经开始了他的霸业。前677年晋武公死,儿子晋献公诡诸即位了。诡诸在位期间干的两件大事——扩张国土与屠杀宗族。
晋献公诡诸也许是晋国67年的内斗形成的惯性吧,晋献公即位后,即使他想仁慈都难以作到了——他的曾祖父成师的公子、公孙(史称桓庄之族)也不少,时时想着干掉诡诸,晋献公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于是以士蒍之谋,离间群公子,遂用8年的时间屠杀。本家杀得差不多了,基本上也就没什么问题了,但血腥的杀戮惯性使得诡诸不由自主的把毒手伸向了自己的儿子。前672年,即晋献公五年,“伐骊戎,骊姬、骊姬弟,俱爱幸之。”
骊姬为了给自己的儿子谋取继承权,经过姐妹的一系列阴谋夺嫡活动,当然最根本的还是诡诸的残忍本性,前65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