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玄幻奇幻>定秦曲>第一五三章

在张嘉师的想法当中,骑士团这种组织的出现,与后世德国人在一战战败之后,开办所谓的飞行同好会之类的组织,培训出一定质量的飞行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对于张嘉师而言,骑士团这种组织在东方的情况而言,却是很难完全照搬的。

尤其是在一些方面的影响而言,张嘉师不认为眼下的大秦帝国有着这样的基础。

因为骑士团的出现以及发展,很大程度上与宗教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而中国第一支有着宗教背景的军事力量,恐怕得要首推在张嘉师所知道的历史当中,作为汉末群雄之一的汉中张鲁所掌握的军队了。

当然,假如说黄巾军也有宗教背景的话,那么这一种情况则是以黄巾军作为优先。

虽然说张角等人本身就是宗教人士,张角更加是创建了太平道。但是黄巾军本身与张鲁麾下军队,有不少人信奉五斗米道的情况而言,有着根本的区别。黄巾军的一开始,不少所谓的渠帅根本就不是太平道的信徒。

……

张角以黄天为至上神,认为黄神开天辟地,创造出人类。又信奉黄帝和老子,认为黄帝时的天下是太平世界,是人类最美好的事情。在这个太平世界里,既无剥削压迫,也无饥寒病灾,更无诈骗偷盗,人人自由幸福。在此基础上,张角提出了“致太平”理想。这也是太平道的基本教义和宗教理想。

太平道创建背景:东汉末年,政治黑暗,民生凋敝。朝廷内,宦官与外戚尔虞我诈,轮番乱政;地方上,豪强地主与割据军阀为非作歹。又逢连年灾荒,以致出现“死相枕藉”、“民相食”的人间惨剧。正是在这种广大民众痛苦万状、已无生路的时势下,冀州巨鹿人张角创立了太平道,组建黄巾军,提出“致太平”的理想,以善道教化百姓,以推翻黑暗的东汉反动统治者为目标。以公正的眼光来看,黄巾军无疑是正义之举。黄巾军经过10个月的战斗,终因缺乏经验而失败。

黄巾军失败后,代之而起的是“奉天子”为名、靠镇压黄巾起家的各路军阀,进而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太平道的教义大致如下:大道、阴阳五行、符箓咒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其传教方式是:“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

教团:大贤良师张角,黄天张角,天公将军张角。太平道以“方”为单位组织教徒,每方设“渠帅”统领。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共建三十六方。

但是很明显,黄巾军更多的是裹挟一些活不下去的平民才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动摇东汉统治基础的一支力量。

《后汉书?皇甫嵩传》说:“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蓄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呪说以疗病,病者甚愈,百姓信向之。角派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入州之人无不毕应。”

《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说:“张角为太平道。太平道: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病或自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云不信道。”

《后汉书?襄楷传》说:“初,顺帝时,琅琊宫崇旨阙,上其师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青领书》,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经,乃收藏之。后张角颇有其书焉。”

《太平经》说:“老子者,得道之大圣,幽明所共师者也。应感则变化随方,功成则隐沦常住。住无所住,常元不在。……周流六虚,教化三界,出世间法,在世间法,有为无为,莫不毕究。”

“太平道”的开始,缘起于事奉“黄老道”;它的主要经典则是《太平经》;它的发展情况,是以善道教化,符水治病为基础,十数年间,徒众数十万,遍布八州。

《太平经》是黄老道的主要经典。《太平经》作为黄老道的著作,是以老子等黄老列庄的道家思想为核心的。但是它成书于东汉中晚期,所以书中的思想也受到当时的汉代谶纬神学的影响。这也就是说,《太平经》非作于一时,也非作于易人。

《太平经》是道家从老庄思想演化为宗教的重要文献,主要是把阴阳五行和老庄结合,同时又披上了神话的外衣。

《太平经》的思想基本上保持了老子的观点。在对万物的认识方面。继承先秦两汉道家元气论的哲学思想,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元气”,事物都是由“元气”变化生成的,同时还提出“太阳、太阴、中和”的“三合相通”观点。在政治和社会道德方面,政治上主张平均财富。修持上主张反本。

《太平经》将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结合,社会道德上提倡“忠孝”。同时,它还进一步提出“天人合一”的唯心主义观点一,《太平经》内容驳杂.涉及天地、阴阳、五行、十支、灾异、神仙等,对黄老道思想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道教思想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太平经》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一)继承老子之道和传统的天神信仰,重新构筑了早期黄老道的神学思想体系,即天人合一的神学思想,提出了神仙不死,


状态提示:第一五三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