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玄幻奇幻>定秦曲>第九十章

三眼铳在明朝后期逐渐成为了明军火器部队的主流装备之一,最主要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因为明军的作战阵势的改变。

在明军九边当中,三眼铳比例最高的无疑是辽东镇,而辽东镇的火炮战术体系逐渐成型之后,辽东军的火器部队有不少成为了这些火炮部队的主要护卫力量之一。

因为在辽东镇的火炮战术体系,在野外作战当中同样很倚重车阵。

在某个意义上,车阵在野外作战当中,往往会成为明军火炮部队的主要作战掩体。而远程部队也需要依靠车阵来进行作战,在车阵内向外射击。

而三眼铳相对于鸟铳之类火器,射程确实是处于劣势,而且在装填速度方面,更加是缓慢无比。但是在紧急的情况下,能够三发连射或者是直接齐射的三眼铳,无疑在火力倾泻方面形成更强的密度。

同时,三眼铳有着一个鸟铳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假如说鸟铳在近战方面只不过是一个烧火棍的话,那么三眼铳好歹还能够用来当钝器来砸向敌人……

……

明末时,辽东各镇几乎都以三眼铳作为制式装备,无论骑兵还是步兵都普遍装备着三眼铳。根据辽东镇于1630年的编制,正兵火器营的基本战术单位”队”,即是全装备三眼铳部队。

《开原图说》列出了三眼铳部队的作战方式:

正兵枪手四百名分为四方,每方一百名,百总统之,共百总四人。每总分为四队,队二十五人,队长统之,共队长十六人。每方大炮十位,四方四十位,一炮二人,共炮手八十名。每方三眼枪八十杆,四方三眼枪三百二十杆,共枪手三百二十名。每枪十杆间大炮一位,共大炮八位,余二位设于营门。车营既苦无军,若前无障拒又不得施火器之用,每方且安拒马枪八十架,四方共三百二十架,行则带于枪手,马上驻则以铁锁环之,此方营也。其中子营以协营门,下人役二百名,内丁一百名,中军内丁五十名,共三百五十名,分十四队,羽翼主将即兵法所谓握机也。

其射打号令掌,一声号各枪手上马,二声号各挨队伍站立,三声号各照队伍前行。遇敌掌喇叭即止,点鼓下营,枪炮手各按队伍摆列,先列拒马枪,次大炮及三眼枪,摆列齐备。摔响钹一声鼓止,如遇贼冲,一阵击金一声,枪手点放三眼枪一孔,击金第二声点放第二孔,击金第三声点放第三孔。如遇贼三连冲不止则连声击金枪炮更番装打不绝。则退起营,掌号一声收拒马枪及枪炮入队,二声号上马,三声号条队前行。若追袭之际,卒遇逹贼不及下营,枪炮各按队伍条为长营轮番更打且战且行,有进无退焉。(‘逹’是“达”的讹字。)若与贼持久,欲使炮声不绝,则以四炮为朋,每方二朋,四方八朋,共炮三十二位。每朋马兵十六名,骡四头,八朋共马军一百二十八名,骡三十二头。

一朋十六人之中选能干有眼力者一人看苗头,选有胆气者一人点放,选手疾者一人安火线,选便利者一人装火药,一人装大小铅子,再选有力者专管捅炮二人,一炮共八人,余三人捉马骡看苗头及点放,二人在营前不动,装完候放之炮,在见放炮后之左安火线装火药铅子,三人在装完候放炮之后,放过候装之炮,在装炮三人之后各专一事不许错乱,各按方位不许那动,轮流装替更番打放庶循环不绝。每朋布药袋一筒,木马二十筒,皮条串带装火药之人司之,大小铅子袋一筒,木手捶一柄,铁通杖一根,皮条串带装铅子之人司之,火线袋一筒,铁锥二把,小刀一把,皮条串带安火线之人司之,火绳点放之人司之,支炮木马厚薄不等三四十筒,皮条串带看苗头之人司之,平居‘稽’查庶临事无误。

…………………………………………分割线………………………………………………

而这些列装三眼铳的部队数量不少,但是比较著名而且成建制的是关宁铁骑。

关宁铁骑,作为明末历史上的一支颇有传奇色彩的骑兵部队,其争议考究于后世而言,算得上是一个有意思的地方。

后人认为,清顺治九年成书的《绥寇纪略》中首次明文使用“关宁铁骑”这四个字。但是依据当时的舆论倾向,“关宁铁骑”不大可能是指袁崇焕训练的骑兵,而有可能是戚继光抗倭之兵中的一个分支。

袁崇焕当时有“投敌叛国”之嫌,直到清朝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清人根据《清太宗实录》编写《明史》时,乾隆下诏为袁崇焕翻案,而这时已经是150年后了。而《绥寇纪略》成书於顺治九年,此外《太宗实录》六十八卷,吴伟业本人没有参与《太宗实录》的编纂,不可能有机会提前知道内幕,所以他本人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为袁家军歌功颂德。

根据《绥寇纪略》明确指出所谓“关宁铁骑”指的就是祖大寿的家将入关所带的军队。祖宽(胡人,见明史)是祖大寿的家仆,祖大乐是祖大寿的堂弟。此两人携家将部队入关清缴农民军。

根据《明季北略》明确记载祖大寿组织家丁,形成一支善战的部队。《明季北略》明确给出了关宁铁骑的定义:“铁骑者,山北近河北、山西、辽阳人,俱控弦习战之士。”可见家丁中的来路是比较复杂的,多是弓骑的战士。

同时《明季北略》里说吴三桂也有一支“关宁铁骑”。考虑祖大寿与吴三桂的关系(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舅,


状态提示:第九十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