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玄幻奇幻>定秦曲>第六十九章 西方古典军事典籍(6)

张嘉师本身并没有想过之后的事情,他也许在眼下面对匈奴人的全面攻击,也不会预料到自己日后会有跟罗马共和国作战的一天。(.)

而在某个意义上,公元前200年前后的罗马共和国,事实上已经逐渐的走向强盛。

这个时期的罗马共和国的第一个大敌,并不是自顾不暇的大秦帝国,而按照原来的历史,哪怕是终汉一朝,都没有跟罗马共和国以及罗马帝国正式爆发战争的事情。

在两年前,也就是公元前202年,罗马人在扎马战役当中,取得了一次辉煌的胜利。

因为这一次的胜利,在某个意义上宣布罗马对于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受到其多年压制的历史终结。

……

扎马战役发生于公元前月19日,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阿非利加的)统率的罗马军队(2.5—3万步兵,骑兵)在扎马(北非古城,在迦太基西南120公里处,今卡夫地区)附近与汉尼拔统率的迦太基军队(3.5万步兵,骑兵,80头战象)进行的一次作战。

这一次是当时的名将汉尼拔与大西庇阿的唯一一次正面冲突,并使汉尼拔一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战败。

当时的汉尼拔由于深入意大利,虽然搅得罗马人心,但也由于自身兵力得不到补充,而不敢再进行大的正面冲突,而罗马人也忌惮汉尼拔而不敢主动攻击他,公元前208年,汉尼拔的弟弟哈斯德鲁巴尔仿效哥哥的行军路线从西班牙前往意大利支援哥哥,罗马让人自然不会让他们再次得逞,而哈斯德鲁巴尔也没有哥哥那样的才能,前207年尼禄于梅托汝斯河战役全歼了这支援军,这次失利对汉尼拔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这使得他在直到扎马会战的前期不敢再有任何行动。

罗马没了这个钻心刺,也开始有所行动了,大西庇阿基本控制了西班牙半岛,开始看向了迦太基非洲本土,他先联合了迦太基后方的努米底亚,然后开始进军非洲,两次乌提卡战役他以微弱的伤亡胜利,从而在非洲站稳了脚跟,并软硬兼施的威胁着迦太基本土。这时汉尼拔也奉旨回到非洲,汉尼拔15年的意大利征伐成了无用功,还为他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敌对两军战斗队形编成的原则是:轻装步兵在前,其后两列横队是重装步兵;两翼是骑兵。罗马人特别加强了自己战斗队形的右翼,在此配置了努米底亚骑兵;在左翼是罗马骑兵。迦太基人把自己的骑兵平均分配,而将战象和轻装步兵置前,并把战斗队形的第二列横队配置在第一列之后200米。为了同迦太基的战象斗争,西庇阿指定了专门投掷手。受过训练和具有经验的罗马军队在素质上超过迦太基军队。战斗由迦太基人发起,把战象投入冲击。但由于罗马军队投掷手机智行动,并用喇叭和号角发出强烈的喧嚣声,致使迦太基战象调头回走,在步兵和骑兵队伍中造成混乱。罗马骑兵趁此转入冲击,尔后有意后退并将迦太基骑兵从战场上吸引开。汉尼拔决心以自己的步兵包围敌人两翼,并为此使军队的两列横队从两翼开进。罗马人也重复了这种机动,于是战斗成为战线正面的冲突。在激烈战斗过程中,西庇阿命第二列横队的军人——主力兵成大队地前出至两翼侧并拉长战斗横队而包围敌人。迦太基人由于受到从两翼的冲击,开始后退。罗马人将最有经验的军人——后备兵投入战斗,编成方阵(10列)并冲击由老兵组成的迦太基人的第二列横队。迦太基人经受住了这次突击。

但这时他们受到展开的罗马骑兵从后方的冲击,于是这就决定了交战的结局。迦太基的军队被粉碎。其损失达万人之众。汉尼拔得以逃命。罗马人共损失1500人。点评:在扎马的交战中第一次实行了战斗队形的梯次配置,扩大了军队的机动能力。战斗队形的第二列横队得以机动灵活打退突击或向敌人翼侧和后方实施突击。战斗队形的纵深增大了。不仅骑兵,而且成纵深梯次配置的步兵也成了机动的手段。对罗马人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交战开始之前东努米底亚皇帝马西尼萨转到了他们一方,他强有力的骑兵在罗马人的骑兵中造成了总的优势。

战斗看起来似乎在兵力上势均力敌,但其实不然,汉尼拔战法的精髓就在于两翼骑兵的机动性和包夹,而这时候汉尼拔精锐骑兵努米底亚骑兵在意大利已几乎损失殆尽,到非洲后虽有些许补充,但临时拼凑的队伍显得不堪一击,“莱利乌斯与马西尼萨已将汉尼拔的骑兵逐出战场并回头冲击迦太基军的后方”,可见这支骑兵已不具备当年的雄风了,大量新加入的非洲步兵(主要是马戈的部队以及来自毛里塔尼亚、利古里亚、高卢、巴利阿里群岛与利比亚的步兵)更是未战先怯,直接导致了失败。

……

汉尼拔的兵败原因,在某个意义上与其弟在之前率领援军支援,最终兵败战死有着相当的因果关系。

若是哈斯德鲁巴尔成功与汉尼拔汇合,汉尼拔统帅一支生力军,说不定可以对罗马人发起再一次的乘胜追击。

只不过历史没有假如,汉尼拔在扎马战役战败之后,最终也走向了最后的人生道路:

迦太基在此役战败后对汉尼拔的军事能力失去了信心,于是随即向罗马投降,正式结束第二次步匿战争。战后罗马向迦太基定下了极为苛刻的条款,除了巨额战争赔款之


状态提示:第六十九章 西方古典军事典籍(6)--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